徐劍凌 (四川攀枝花學院圖書館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員形象亦是如此。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員并非現實中的某個圖書館員,但人們在觀賞影視作品時,就會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并對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形成一種定式思維。本文在對華語影視作品中塑造的圖書館員形象進行分析歸納的基礎上,從藝術的角度重新審視圖書館員形象和詮釋圖書館精神,希望圖書館同仁們也能據此重新審視自身的社會形象,并為發展圖書館事業提供借鑒。
為了更好地分析華語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員形象,不妨先了解一下外語影片中的圖書館員。美國愛達荷州布里罕揚大學馬凱圖書館的館員馬丁·賴許(Mavtin Raish)編制了一份名為《電影中的圖書館員》的清單,在這份清單中,圖書館員的形象被模式化、固定化。特別是女性圖書館員,她們被定格為年齡在40歲以上、眼鏡過時、工作服保守、發型守舊,經常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眾人安靜,給人古板、古怪感覺的人[1]。如唐娜瑞德(Doma Reed )在《風云人物》中的圖書館員形象,伊爾達普洛賴特(Hilda Plowright)在《費城故事》中的圖書館員形象等,均屬嚴肅的“老處女”類型[2]。與女性圖書館員的古板比較,男性圖書館員形象雖瀟灑一些,但仍脫離不了刻板二字,典型代表是約翰羅思曼(John Rothman)在《蘇菲的選擇》中板著面孔的形象和杰森羅巴茲(Jason Robards)在《魔法當家》中循規蹈矩的圖書館員形象[2]。
沒有人會輕易把圖書館和殺手聯系在一起,但在李連杰主演的《黑俠》中,男主角徐夕在其俠客身份暴露前是一位呆在圖書館中安靜讀書與盡力工作的圖書館員(如圖1)。這位唯唯諾諾、與世無爭的圖書館員,吃在圖書館,住在圖書館,不會打麻將,甚至不會花錢。同事開玩笑讓他賭博,他居然老老實實交出300元錢說算是自己輸了。大家對他的評價是傻乎乎的木頭人、讓人放心的男人、最熱愛圖書的人。而徐夕的真實身份卻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強殺手”的冷血黑俠[3]。但他在做圖書館員時,可用內向、溫和、羞怯、清心寡欲等詞來形容,符合賴許電影清單中正面圖書館員的形象[1]。

圖1 從事圖書管理工作時的黑俠
圖書館在人們心中本應是寬敞、明亮,讀者如熾的場所。但在《周漁的火車》中,圖書館卻給人一種低矮 、昏暗、破敗蕭條的感覺。身處其中的圖書館員陳清,整天守著一些舊書報,平淡如水地過著自己的日子(如圖2)。為了尋求精神寄托,他迷上了寫詩。在他的世界里,除了詩就是書,面對世俗的潮水,他除了美麗的詩句,一無所有。他沒有男人的勇敢與威武,有的只是一份清靜與寂寞。面對周漁的愛情進攻,他顯得被動、拘謹,甚至有點驚慌失措[4]。陳清給人的整體印象是猥瑣、古板、憂郁、頹廢的。在《周漁的火車》中,沒有體現出圖書館和圖書的具體價值,圖書館和圖書成為了陳清消極慘淡境況的背景與寫照。筆者認為,無論是陳清還是他所在的圖書館,在刻畫上都顯得過分夸張和虛幻。

圖2 與舊書報為伍的陳清
田壯壯執導的《藍風箏》是一部未在國內公映但出現在《電影中的圖書館員》目錄清單中的影片。筆者不對影片作任何評價,只是分析影片中林少龍的形象。該片通過一個小孩的眼光來看自己的家庭和社會,講述了中國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的一些故土舊事。由濮存昕扮演的圖書館員林少龍是該片講述者的父親,他在片中給人的感覺是親切、溫和、略帶幾分羞澀。雖然在圖書館工作,但他并不古板、單調,相反,他的生活充滿情趣與快樂。不幸的是,當政治風暴襲來時,圖書館內的右派數量不夠,需要通過大家表決增加一個,去了衛生間不在現場的林少龍就被同事們無記名表決定為了右派(如圖3)。面對這樣的結果,他沒有遷怒于任何一個同事,而是默默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對此我們不能以軟弱來評介林少龍,相反,他圖書館員的寬廣胸懷令人肅然起敬。

圖3 剛被同事表決定為右派的林少龍
舒淇扮演的葉星雨曾是一名下鄉知青,返城后成了學校圖書館的一名圖書館員。她第一天上班,就主動去傳達室領取報紙和郵件,不想,回到圖書館后卻因放在辦公室桌上的一枚雕塑引起了館長視覺錯誤而受到無端指責。面對館長沒頭沒腦的批評,葉星雨顯得有點局促,想解釋卻因緊張而未能開口,只好微笑著面對館長的指責。葉星雨在圖書館的鏡頭不多,但給觀眾留下了端莊、溫和、富有涵養的印象。同時還有兩名圖書館員,一位是年齡較大、戴黑框眼鏡、身穿深色工作服,常稱自己很開放,但又把雕塑想像成人體器官,對葉星雨盲目進行思想教育的館長;另一位是熱情大方,不讓葉星雨把雕塑收起來而要她放在辦公桌上欣賞的圖書館員蓮蕓。在這里館長屬于賴許電影清單中的“老處女”類型,蓮蕓則屬于年輕活潑的美女類型[3]。
在25集電視連續劇《不如跳舞》中,劉蓓飾演的于雅琴也是一名圖書館員。與賴許電影清單中古板神經質的女圖書館員形象不同,于雅琴一出場就給人典雅、時尚的感覺(如圖4)。她堅持照章辦事,要求張國立扮演的葉知良按借閱規定辦理相關手續;面對葉知良的故意搗亂,她固然也很生氣,但盡力克制自己,并未出現外語影片中圖書館員用刻薄語言警告讀者的情景。雖然工作在安靜、嚴肅的圖書館,但于雅琴并不古板、孤僻,相反,她溫婉、隨和、待人友善。在賴許的電影清單中,絕大多數女性圖書館員被夸張地塑造成外形古怪、言語刻薄、行為荒唐的形象,且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一旦與知識性活動相聯系,其女性特征就會大打折扣[1]。但在于雅琴身上,除了能體味到到她溫柔、賢惠的氣息外,還能體味到時尚的風情,因為她不但喜歡跳舞,還敢上電視秀舞技,單身卻沒有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并在跳舞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圖5 典雅時尚的于雅琴
在賴許的電影清單中,唯有《圖書館員:尋找命運之矛的探險》中的圖書館員成為了主角,其余影片中的圖書館員均是配角。但在連續劇《似水年華》中,兩位主人公都是圖書館員,這對圖書館同仁們來說,應該是種慰藉。

圖6 齊 叔

圖7 專心修繕古書的文
在《似水年華》中,朱旭扮演的烏鎮圖書館老館長齊叔是一位熱情、慈祥、可愛、淳樸的知識型老頭(如圖6)。雖然年事已高,但他并不守舊,還有些許浪漫和幽默。他在具有厚重文化遺跡的東山書院里默默無聞地工作了一輩子,他留給觀眾的感覺和古老的書院一樣,清凈、安詳、幽靜、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黃磊扮演的年輕男性圖書館員文是由齊叔撫養長大的北大畢業的碩士,可能是因為個人感情的原因,他對現代都市文明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所以終日埋頭整理古籍,借以修補內心的傷痕(如圖7)。因修繕古書的需要,文工作時總穿著深色圍裙,脖子上圍一條白色毛巾,手持放大鏡,給人的感覺是嚴肅、認真又帶著幾分神秘。與外語影片中“無所事事”的男圖書館員相比,文在忙碌的工作中體現出了儒雅、穩重的形象特征。
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員形象存在著創作者的想象和夸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圖書館員的職業性質和特征。與賴許電影清單中的大多數圖書館員形象不同,華語電影和電視劇中的圖書館員基本上都是認真、負責、恪守職業情操的形象,他們身上體現出了程煥文教授所言的圖書館精神,即愛國、愛館、愛書、愛人[5]。而這其中,最能體現愛國、愛館、愛書精神的圖書館員,當屬《似水年華》中的兩位主人公,無論是在書院工作生活了一輩子、以館為家的齊叔,還是整天專心致志修補古書的文,圖書館對他們來說,不是謀生的場所,而是畢生的精力所在。在《不如跳舞》中,葉知良因按規定不能借閱相關資料與于雅琴發生爭執,于雅琴雖很生氣,但最終還是主動為葉知良復印了資料并送到他手上。這件事情雖小,卻體現出了圖書館員把讀者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職業精神。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豐滿、有血有肉的圖書館員形象。原在教育系統工作的李春到北川圖書館時,面對的是1.5萬冊的破舊圖書,為了增加藏書量,她在北京最熱時穿羌族服裝來吸引高校授課老師的眼球,借助他們的力量向國家圖書館討書,如浙江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副教授李超平就曾為李春提供過幫助。這時的李春顯得很有“心計”,她能夠為自己的職業這么有“心計”實在難能可貴。經過李春和同事們的多方努力,破舊的北川圖書館已由一個門可羅雀的圖書館變成了每天都有上百名讀者來借閱圖書或上網查詢資料的現代化圖書館。當李春和同事們展望北川圖書館的未來時,卻不幸發生了5·12大地震,李春也被埋在了廢墟里,在經過70多個小時痛苦的折磨后,終于被消防官兵救出廢墟。成功獲救后,李春雖立即被送往醫院救治,但因深埋時間過長肌肉深度腐爛,她經歷了4次大手術、6次清創,但心里想的仍是圖書館。病床上的李春很少與人談及父親和哥哥的遇難給她帶來的痛苦和悲傷,但一說到北川圖書館的未來時,她就變得非常興奮,滔滔不絕,不許別人打斷她的話題,完全忘記了自己正在承受傷痛[6]。
綿陽不是5·12大地震的震中,但當大地震發生時,位于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圖書館還是發生了坍塌,當一名大學生頭部受到重創已不抱任何生還的希望時,一位不知姓名的圖書館員不顧個人安危,拼命地將他抱出圖書館,轉移到安全地帶。如果今后的影視作品中需要呈現圖書館精神,那么李春和那位不知姓名的圖書館員的感人事跡將是編導們最好的創作原型。
圖書館員的形象包括內部形象和外部形象。華語影視作品中的圖書館員形象在儀表形態、言行和動作規范上都基本符合圖書館員的外部形象要求,但在圖書館員內部形象中的知識素養塑造上,影視作品的塑造還顯不足。現代化圖書館員,不單是影視作品中只會簡單地借還圖書或排書理架的工作人員,除具備過硬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外,還要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主要是指圖書館員要具有信息處理、信息技術運用及解答讀者各種咨詢的能力。具體說來,信息處理能力就是圖書館員對有用信息的概括、歸納、總結能力。現代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則是指圖書館員要具備使用計算機處理各種信息、建立各種文獻數據庫、在網上獲取信息并指導讀者檢索各種文獻信息的能力。解答讀者各種咨詢的能力,是指圖書館員要能解答讀者的各種咨詢,如文獻檢索咨詢、事實咨詢、數值咨詢、知識咨詢等[7]。此外,今后圖書館員將大部分集中在流通閱覽、參考咨詢、館際互借等與讀者直接交流的用戶服務崗位;涉及用戶服務的后臺支持,包括采編、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維護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包括圖書館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策劃等方面的管理服務[8]。為此,筆者希望在今后反映信息時代生活的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圖書館更現代化,圖書館員更具備知識素養。
[1]張立菊. 電影中的圖書館與圖書館員形象研究[J]. 圖書館建設,2008(6):107-111.
[2]求助:尋求與圖書館相關的電影 [EB/OL].(2006-06-28)[2010-07-09].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6419/.
[3]圖書館與電影[EB/OL]. (2006-04-21)[2010-07-08].http//rigilkent.blogbus.com/logs/2338204.html.
[4]飄忽的人生. 電影《周漁的火車》中陳清人物形象分析[EB/OL].(2006-08-11)[2010-07-0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18b1d010005cl.html.
[5]程煥文, 周旭毓. 圖書館精神: 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J].圖書館,2005(2):3-9.
[6]李春和北川圖書館 [EB/OL]. (2009-02-03)[2010-07-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dd5720100cbak.html.
[7]王美麗, 梁新春. 淺談高校圖書館員的職業素質[J].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07(11):188-189.
[8]美國圖書館員職業發展概況[EB/OL]. (2010-02-19)[2010-07-15].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94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