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樹梅,張 紅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是目前評價糖代謝狀況的金標準,同時也是評估B細胞功能的常用方法[1]。因該項檢查抽取靜脈血次數較多,且步驟較普通檢查繁瑣,病人對其認識欠缺,醫護人員需對病人進行反復解釋,才能取得其配合,完成檢查。我科醫護人員總結原有經驗及教訓,針對病人實際,制作了OGTT檢查前教育卡片并用于實踐中,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28歲~64歲;糖尿病已確診37例,未確診病人53例。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排除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外傷、手術等應激狀態及嚴重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等特殊狀態病人。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28歲~64歲;糖尿病確診病人19例,未確診病人26例。對照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28歲~63歲;糖尿病確診病人18例,未確診病人 27例。兩組病人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2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OGTT試驗前應避開腦卒中、心肌梗死、外傷、手術等應激狀態至少2周。OGTT試驗前3 d,每天飲食中糖類含量不應低于150 g,并且維持正常活動。停用可能影響血糖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避孕藥、利尿劑、氨茶堿等)。試驗前8 h~12 h停止進食,可以適當飲水(不能喝茶和其他飲料)。試驗當日將75 g無水葡萄糖粉溶于250 mL~300 mL溫開水中[3]。空腹狀態(停止進食至少8 h)抽靜脈血查血糖。抽靜脈血后立即在3 min~5 min內飲完糖水,從飲第1口糖水開始計時,于30 min、60 min、120 min和180 min分別抽靜脈血查血糖。進行整個試驗中不可吸煙、喝咖啡、喝茶或進食,應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盡量減少走動。
1.2.3 教育卡片的設計及制作 采用寬度為25 cm有孔電腦打印紙制作教育卡片。內容包括:該項檢查的意義;檢查前注意事項;具體實施時間及步驟;可能出現的不適癥狀及處理方法;檢查后應注意的事項。
1.2.4 教育方法 觀察組應用教育卡片對病人實施檢查前指導,對照組按常規指導。
1.2.5 觀察指標 發放調查表,病人匿名對醫護人員的解釋說明工作以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進行評價,病人滿意度=滿意人數/各組總人數。醫護人員工作量以總時間進行統計=醫護人員首次對病人主動進行溝通及教育的時間+病人多次主動咨詢醫護人員的時間,計量單位以s計算。
1.2.6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1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1 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
2.2 醫護人員工作量 觀察組醫護人員工作量為(900±55)s;對照組醫護人員工作量為(1 140±65)s。觀察組醫護人員工作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現代醫療護理以病人為中心,病人滿意度是評價醫療護理質量的最終指標之一,取得較高的病人滿意度是醫療改革的最終目的。病人自我保護及自我保健意識不斷提高,糖尿病病人較健康人而言,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4],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信息及日常保健知識;希望醫護人員耐心傾聽、解釋病情,提供合理治療方案;對自己將要進行的檢查,渴望了解“我為什么要做”“我該準備些什么”“檢查的步驟是什么”“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嗎”“如果出現不舒服了怎么辦”“結束檢查后我該做些什么”“什么時候能得到結果”“檢查費用是多少”等,如果醫護人員未能及時對病人進行解釋溝通,其內心可能出現恐懼、抵觸、懷疑等負面情緒,使診療工作受到阻礙,進一步造成醫患關系、護患關系緊張。所以,及時、充分、必要的病情溝通、健康教育是提高病人滿意度的重要方法。目前,內分泌科病人數量較多,醫護人員工作量較大,如按傳統的工作方法,無足夠時間做到“高滿意度、大工作量”的工作目標,故需尋找新的工作方法。醫護人員前期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搜集了目前病人的主要疑惑,整理成條目。借鑒藥品說明書形式,具體了解病人所重點關心的、最常咨詢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一問一答形式制作了宣傳教育卡片,發放給病人,與傳統工作方法相比,在較短的工作時間內完成了相同的工作任務,取得了相同甚至更高的病人滿意度,初步做到了“高滿意度、高效率”的目標,為今后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奠定了理論及實踐的基礎。
[1]Sakaue S,Ishimaru S,Ikeda D,et al.Estimation of beta-cell function from the data of the o 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J].Am J Phy siol Endocrinol Metab,2007,292:E1575-E1580.
[2]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 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79.
[3]Sosenko JM,Palmer JP,G reenhaum CJ,et al.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ng and extending its application to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type 1 diabetes:T he diabetes prevention trial ty pe l[J].Diabetes Care,2007,30:38-42.
[4]陳亞梅,黃金.社會支持與糖尿病病人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C):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