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娟,沙 莎,趙春艷,劉薇群
隨著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我國現有糖尿病病人約3千多萬人,居世界第2位。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1]。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如代謝控制良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但就目前臨床觀察來看,作為健康教育主體之一的臨床護士自身的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并不高,極大地影響健康宣教的效果及病人對糖尿病信息的接受程度?,F通過對臨床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臨床護士糖尿病知識水平,為病人提供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上海市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98名臨床護士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1人,女197人;職稱:護士101人,護師90人,主管護師7人;內分泌科護士24人,其他科室護士174人;學歷:中專24人,大專122人,本科51人,碩士1人;內分泌科工作經歷:27人有,171人無;參加過糖尿病相關培訓:是38人,否160人。
1.2 研究方法 選用世界健康基金會中國糖尿病教育項目組提供的糖尿病知識問卷5進行調查。問卷共30道題,滿分30分。內容涉及糖尿病病因、飲食、運動、危險因素、緊急處理、血糖監測、藥物治療及并發癥等多個方面。共發放問卷220份,回收207份,其中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回收率為90%。
2.1 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 198份問卷中,最高分為29分,最低分為14分,平均25.6分。掌握率最低的5道題目見表1。
2.2 內分泌科護士與其他科室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內分泌科護士與其他科室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2.3 是否參加過糖尿病培訓的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參加過糖尿病培訓的護士與未參加過的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表1 護士掌握率最低的5道題目(n=198)
3.1 臨床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參差不齊 近年來,糖尿病防治工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不同形式的糖尿病知識學習班、講座的廣泛開展,內分泌專科護士的糖尿病知識有較大提高。本次調查也顯示,內分泌科護士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高于其他科室護士。而從病人角度來看,許多病人是在患有其他疾病的同時患有糖尿病,根據優先治療的原則,他們并非住在內分泌專科,而是分散在其他???這就要求非內分泌科的護士也要對糖尿病知識有所了解,才能更有效地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2]。研究發現,約有60%的病人是在出現早期并發癥以后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3]。由此可見,廣大群眾對于糖尿病的認識不足。護士作為醫院健康教育的主體之一,與病人接觸機會最多,若能及時發現病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隨時抓住機會對病人進行教育,讓病人盡早認識和掌握長期健康飲食、合理運動、自我血糖監測、正確的服藥方法以及胰島素注射等重要性,這對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發生和發展、提高今后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4]。
3.2 糖尿病緊急處理和藥物知識是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在錯誤率最高的前5道題目中,糖尿病發病緊急處理一題錯誤率達到75.8%,究其原因,可能與院內護士較少碰到糖尿病病人病情加重并需要緊急處理的情況有關。病人住院期間胰島素注射與藥物服用均由護士負責直接執行或者督促使用,因而血糖控制相對較好,病情也較平穩,病人發生糖尿病加重的情況并不多見,這可能是導致護士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低的主要原因。而在對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如何在家中獨立處理緊急情況,這對病人和家屬來講卻是至關重要的。在沒有醫生、護士等在場的情況下,在“120”救護車沒有趕到之前,先控制病情的發展,這對病人入院后的治療以及疾病的預后是有積極意義的。從調查結果中也看到,錯誤率排序第2道和第4道的題目都隸屬于糖尿病藥物知識范疇。臨床常用的降糖藥物主要分口服和注射兩大類:注射用胰島素分為速效、中效、長效;口服降糖藥物有磺脲類、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等。降糖藥物種類較多,使用方法和使用時間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護士對各類藥物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如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應餐前半小時給藥;雙胍類在餐中口服胃腸道反應較小;α糖苷酶抑制劑應在進餐時與第一口飯同時服用,而噻唑烷二酮類與進餐無關。在強調不同降糖藥物作用時,還要強調藥物的副反應及預防措施,例如平時在身邊準備一些糖果、餅干,出現頭暈、心悸、出汗、乏力等低血糖癥狀,應立即按鈴告知護士,并原地休息,即刻服用糖果升高血糖。臨床護士應主動加強糖尿病藥物知識及緊急處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為進一步向病人提供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打下基礎。
3.3 糖尿病培訓效果不理想,需進一步加強 如表3所示,198名護士中僅有38名(19.2%)護士參加過糖尿病相關培訓,且讓人意外的是,參加過培訓的護士在糖尿病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并不明顯優于未參加過培訓的護士。提示:現階段糖尿病培訓效果不理想,以往的糖尿病培訓針對的通常是糖尿病專科護士,是為有一定基礎的糖尿病專業高級護理人才開設的,培訓周期較長,要求水平較高。由于糖尿病病人遍布醫院各個臨床科室,而目前糖尿病??谱o士多集中在內分泌科,而且數量也不能滿足各個科室護理會診的需求。因此,如何突破專科護理的局限性,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一系列旨在普及糖尿病??浦R的培訓活動顯得至關重要。
4.1 調整現有培訓的側重點,全面提高護士糖尿病知識水平非內分泌科室護士糖尿病知識基礎相對較差,甚至某些常識性知識由于平日工作中用不到也逐漸遺忘。通過此次調查,可以明確現階段臨床護士知識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培訓課程的設置應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調整培訓的側重點,向基礎知識方向靠近,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逐步升級課程內容,全面提高護士的糖尿病知識水平。但過程不應操之過急、進展過快,防止因內容不能及時消化而引起資源浪費和受訓者倦怠情緒產生。
4.2 擴大培訓范圍,分層培訓 根據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需求,培訓工作可分為兩個層面:第1個層面是普及型的繼續教育,針對非內分泌科護士;第2個層面是培養臨床專家型的專業(科)護士,針對內分泌科護士、糖尿病護理專家及儲備人才等,培養全院共享型人才,以滿足非內分泌科護理會診的需求,為國內糖尿病護理與國際接軌打下基礎。
4.3 改變傳統培訓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調查表明,約95%的護士仍認為院內講座是獲取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最佳途徑[5]。也有研究證明,實踐技能培訓能全面、較快、較好地提高護士教學實踐技能,能在培養實用型人才過程中,將專業知識與臨床技能進行有機整合,以適應學科發展的需求和臨床工作的要求[6]。因此,可在傳統講座的基礎上,增加臨床護理實踐培訓,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利于學員記憶和掌握,進一步提高有效護理能力;熟練運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進行糖尿病教育[7];提高糖尿病護理科研及臨床研究的能力等。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14.
[2]馮琳,周克雄.非內分泌科護士對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A):104-106.
[3]范麗鳳,黃艷,黃玉榮.216例糖尿病病人接受教育情況初步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5):304-305.
[4]黃敬亨.健康教育學[M].第 2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14.
[5]陳霞,程恩荷,姚紅萍,等.臨床護士糖尿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J].安徽醫學,2010,31(3):276-277.
[6]黃天雯,何翠環,肖燕,等.教學實踐技能培訓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代臨床護理,2010,9(1):63-65.
[7]張麗.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糖尿病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0,8(10C):280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