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黑龍江省龍建路橋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再制造處于修理和制造之間。再制造技術是直接將產品中的零部件功能恢復、升級或再造,最大限度地達到節省資金、節約能源、節約耗材和保護環境的效果,再制造工程在節約能源、節約耗材、提高經濟效益上的作用是巨大的。表1是汽車發動機再制造的綜合效益統計表。

表1 汽車發動機再制造的綜合效益
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在保障質量的同時又將成本大大降低。再制造一產品所需能源是生產一新產品成本的50%,使再制造產品的價格降低為新產品的40% ~60%,同時也避免了生產新產品帶來的污染。
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使維修業效率提高。在汽車維修行業中,傳統的汽車大修,對零部件(主要是發動機)的修理大都采取原件修理,修理時間長。應用再制造的零部件后,很短時間內即可完成修理工作,由此大大縮短了汽車的在修時間,提高了汽車維修企業的效率和效益。
再制造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能夠達到或超過新產品,再制造一產品所需能源是生產一新產品所需能源的1/5~1/4,可以節約能源60%,節約耗材70%,對環境的影響與制造新產品相比顯著降低,減少了其他成本的投入。尤其在提倡綠色產業和可持續發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
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是把零部件經過若干個加工工序,恢復出廠時的使用功能的一種加工制造,這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因此采用逆向工程的思維。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的逆向工程,是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一系列工作方法的技術組合,是對已有產品進行解剖、深化和再創造的過程。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可以采取先零件、后總成,先配件、后組裝的循序漸進的工藝路線。進行發動機、變速器、驅動橋、轉向器、鋼板彈簧、發電機、起動機和空調壓縮機等總成的再制造,同時要有科學的再制造工藝流程。例如在德國,汽車零部件拆解企業在流水線上,汽車以逆向制造程序被分解,發動機、金屬車架、塑料、導線和稀有金屬等被分門別類堆放在一起,完好的部件被作為再制造的母體,其余材料作為回收料進行再生處理。
在國內,已經有發展較快的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公司。其中發動機是很有代表性的汽車再制造總成,它的典型零部件有缸體、缸蓋、曲軸、連桿、各種傳感器和其他小件等。針對零部件的尺寸超差和材料缺陷這兩大類因素,采用先進的再制造設備對它們進行加工,可以挽救大部分次品,重新賦予它們生命。
(1)舊機檢測。舊發動機是進行再制造產品生產的原材料,必須能夠進行再制造。舊發動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成本,所以舊發動機入廠必須進行檢測。
(2)拆機、清洗。拆機、清洗發動機是再制造主要特點之一,生產人員根據零部件的用途、材料選擇不同的清洗方法。例如,直接剔除易損件(軸瓦、活塞、活塞環、墊片和橡膠件等),拆機時剔除明顯損壞的零部件,剔除清洗后目檢無法進行再制造的零部件。
(3)缸蓋。其再制造工藝順序為水檢、噴油器襯套更換、氣門導管更換、氣門座圈更換和加工、缸蓋下平面的平面度校正和缸蓋裝配等。對超差缸孔進行再制造的關鍵在于設備的加工精度,通常缸孔的圓度小于0.005mm,直線度要求達到0.005mm以內,缸孔內表面必須有符合要求的平臺網紋。其具體工藝流程見表2所示。
(4)氣缸體。氣缸體常見的損傷有上平面度超限、水套壁裂紋、氣缸磨損超過最后一級修理尺寸等。其制造工藝流程見表3。

表2 缸蓋再制造工藝流程

續表2

表3 氣缸體再制造工藝流程
(5)曲軸。首先要消除曲軸內應力,然后進行曲軸加工、曲軸探傷、曲軸熱處理,最后是曲軸拋光和曲軸清洗。曲軸有-0.25mm和-0.50mm兩個修理級別,使用曲軸磨床修復它們的尺寸,對于需要滲碳或氮化處理的曲軸,磨削之后必須再次進行同樣的處理,詳見表3。
(6)連桿。連桿再制造先要進行連桿探傷處理,再進行大頭孔珩磨、小頭孔更換襯套、加工襯套孔、連桿重量分組,最后進行連桿大、小頭孔平行及扭曲的檢查。
(1)發展零部件再制造工藝的當務之急是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應該得到法律的界定和肯定。當前,當務之急是處理再制造涉及的知識產權法問題和產品質量法問題,建立回收處理工藝和操作規程、再制造機械產品零部件技術及檢測標準等。
(2)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工藝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撐。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除了傳統上的磨、削、銑、焊、金屬噴漆、電鍍、膠粘等工藝,還需要綜合集成熱噴涂、激光強化、特殊加工、快捷檢驗乃至納米等先進技術,需要運用先進的清洗、修復、表面工程處理和先進的質量檢驗等技術。
(3)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要做好相關政策的推廣宣傳。再制造作為一個新的理念還沒有被人們廣泛認識和接受,社會各界對發展再制造產業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需要做好零部件再制造相關政策的制定及推廣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各界對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認識,鼓勵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
4結論
機械產品再制造,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需要具備科學的再制造工藝。科學的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工藝,特別是傳統加工工藝技術較為成熟的零部件再制造,能夠使機械產品零部件不斷得到技術改造,達到延長產品壽命、節約能源和創造更多利潤的目的,使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的生產成本和所耗能源較維修大大降低。機械產品零部件再制造工藝需要法律、技術和相關政策的支持,這些問題的解決可為零部件再制造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1] 周常英,張景來.關于發展我國汽車再制造的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05,8(24):3-5.
[2] 徐濱士,劉世參,史佩京,邢忠.汽車發動機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對循環經濟貢獻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2005,(1):2-7.
[3] 陳迅,簡怡,王臻.再制造及對我國汽車再制造的思考[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4,(2):59-61.
[4] 邢忠,姜愛良,謝建軍,馮義成.汽車發動機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術的應用[J].中國表面工程,2004,(4):1-5.
[5] 韓乾翰.汽車回收現代化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J].交通工程通訊,2006,(4):44-46.
[6] 徐濱士.綠色再制造工程-21世紀的重要產業[J].航空制造技術,2002,(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