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榮 邱錦芳 吳雪玉 魏薇 呂佩珊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腫瘤,臨床表現以乳房腫塊、乳房外形改變等。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婦女生育次數的減少,乳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乳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改良根治術是常用術式之一。由于手術治療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所以術中護理非常重要。我院從2006年7月~2009年7月,對62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取人性化護理,以探討新的護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
1.1 一般資料 乳腺癌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為女性。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例。對照組年齡31~72歲,平均(55.4±4.2)歲,I期17例,II期36例,Ⅲ期9例;治療組年齡32~73歲,平均(56.2±3.9)歲,I期17例,II期35例,Ⅲ期10例。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手術方式均為改良根治術。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基本的健康教育。實驗組患者通過和患者本人及其患者家屬交流,對患者身心狀況做全身評估,根據患者病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方案。
2.1 術前護理 術前,手術室巡回護士主動到病室向主管醫師和主管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病情和術前實驗室檢查情況,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情況,手術、麻醉方式,使患者有粗略的了解,介紹術中注意事項、配合方法,主動同病人交談,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病人需求,介紹各種檢查的目的、要求,囑病人做好術前準備,讓已完成手術的相同疾病患者現身說法,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術中護理 幫助患者取平臥位,患側上肢外展90°,肩、胸側部位置薄墊墊起,顯露腋后線部位,要盡量使病人身體舒適,避免上肢過度外展,同時要暴露手術野。選擇健側肢體建立靜脈輸液通道。麻醉穿刺時,巡回護士站在麻醉師對面,用身體和手保護病人,使其放松緊張的情緒。手術護士要充分做好護理前的準備工作,了解病人的病情,以更好地做好術中配合。術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熟練掌握手術步驟,做好與手術醫生的配合,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人痛苦[1]。術前術后護理人員要做好物品的清點工作。術中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并給予相應處理。
3.1 術前心理護理 乳腺癌患者常見有復雜的心理變化,由于不了解疾病知識,對手術和麻醉方法也缺乏認識,對癌癥及手術預后有恐懼,擔心手術后胸部形態改變,對乳腺缺如的憂慮,乳房的缺如對女性尤其年輕女性的打擊是巨大的,擔心家庭是否支持等,護理人員應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根據病人的職業、年齡做好針對性的解釋,并向患者家屬做好解釋,介紹主刀醫生良好的技術水平和完善的治理方案,給予病人耐心的安慰,消除患者恐懼感,囑病人放松,以保證充足的睡眠,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進行手術。
3.2 術中護理 如手術室前,巡回護士應提前半小時到手術室,調節好溫度、適度,做好消毒工作。仔細檢查儀器、設備是否齊全、完好,病人進手術室后, 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主動同病人交流,幫助病人適應手術室的環境,介紹主刀醫師的技術水平。巡回護士要配合麻醉師完成麻醉工作,在麻醉穿刺時握緊病人的手,談一些輕松地話題,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使患者身心得到放松。成功的麻醉術可以減少病人術中痛苦。護理人員要對手術過程做好解釋工作,指導病人用放松術[2],讓病人產生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病人在手術室的時間,是整個治療過程關鍵環節,也是病人身心最脆弱的時刻。消除病人非特異性反應及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士的職責和職能[3]。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既利于手術的進展,也提高了病人的應對能力,消除了一系列不利于手術進展的不穩定情緒[4]。高度的責任感和嫻熟的專業技術水平也是人性化護理的一部分,護理人員要加強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高度的責任感和嫻熟的專業技術水平、操作技術可以幫助病人盡量減少痛苦,及時發現異常給予正確處理。術中要加強心電監護,觀察病人皮膚顏色的變化,觀察輸液是否通暢,觀察體位是否變化,如有變化,應幫助病人及時糾正。觀察尿液的顏色、尿量的變化,術中需要輸血時,應復溫至室溫時再給病人輸入。冬天的時候,術中沖洗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減少對病人的刺激。術后,護理人員要協助醫生包好刀口,擦凈患者身上的殘留血跡,將患者安全送至病房。
3.3 術后回訪 患者術后2d內,手術室護士要到病房了解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查看患者傷口,有無滲血、液體增多現象,有無并發癥。乳腺癌根治術創面大,滲液多,皮瓣下常規放置引流管,以及時引流滲液和積氣,使皮瓣緊貼創面,避免感染、壞死,促進愈合[5]。要查看引流管是否暢通,觀察并詢問引流液的量和顏色,觀察有無滲血。并對手術計劃進行評價。
4.1 效果評價 患者生活質量調查表共12項指標,每項指標分5級,每級1分,總分60分。其中<30分為差,31~40分為一般,41~50分為較好,51~60分為良好。
4.2 療效觀察 觀察組良好以上占85.5%,對照組為72.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人性化服務的核心就是要尊重、理解病人, 給予病人關愛[6]。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但是乳腺癌手術病人因手術切除乳房使軀體功能的完整性喪失,使病人感覺自尊心受到傷害[7],易產生焦慮、悲觀、絕望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認清并接受現實,主動去關心、照顧病人,用溫馨的語言去問候病人,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變化,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指導。本組患者在人性化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說明人性化護理是有效的。
總之,重視護理,實行人性化護理,可以提高手術效果,減少并發癥,有利于病人的恢復,值得推廣。
[1]張翠芝,李翠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中護理應用體會[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09,3(4):236-237.
[2]王倩.83例乳腺癌患者手術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09,6(7):115-119.
[3]錢玉秀.中日兩國手術室護理的比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2):17-18.
[4]謝金芝,王云彬.新式剖宮產術320例術中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8):118-119.
[5]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00-208.
[6]闕子文.對腫瘤病人陪護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5,19(4B):738.
[7]于艷靜,王金香.乳腺癌病人發生抑郁的相關因素及成因[J].護理研究,2005,19(12A):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