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拉(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天津300201)
誰動了誰的奶酪:馬化騰還是周鴻?
■ 李拉(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天津300201)
騰訊與奇虎360的沖突,導致用戶被迫做“二選一”的決定,引發網絡翻江倒海般的聲討浪潮。馬化騰的這一昏招究竟是被逼急了,還是源于對QQ的過度自信?

“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剛剛做出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在360公司停止對QQ進行外掛侵犯和惡意詆毀之前,我們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2010年11月3日,習慣打開電腦同時啟動QQ聊天程序的用戶,在熟悉的QQ彈出窗口中讀到了這則通知。騰訊與奇虎360之間的戰爭隨即被這個所謂的“艱難的決定”推到了輿論的浪尖風口。這一行為的霸道無禮,與騰訊CEO馬化騰一向給外界的清秀斯文印象截然相反,而騰訊這一“店大欺客”的要挾行為也遭到了眾多用戶的口誅筆伐甚至是棄用QQ軟件。
馬化騰,騰訊主要創辦人之一,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2009年,騰訊入選《財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在2010年由財經雜志《新財富》發布的“2010新財富500富人榜”上,馬化騰以334.2億元的身家位列第五。
1984年馬化騰隨父母從海南來到深圳,1993年深圳大學電子系計算機專業畢業,同年進入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供應商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做軟件工程師,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1998年和好友張志東注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從1998年開始我就考慮獨立創業,卻一直沒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創業的想法并沒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對著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覺可以在尋呼與網絡兩大資源中找到空間。”其后馬化騰自主開發了基于互聯網的網上中文ICQ(即時信息傳遞軟件)——OICQ,并成為全國在線人數最多的中文ICQ服務商,1999年10月得到美國數據集團(IDG)和李嘉誠旗下的香港盈科數碼各11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2001年OICQ更名為QQ。目前QQ在國內外(以國內為主)擁有注冊用戶9.349億,可謂國內網民使用最多的即時通訊工具,而QQ本身也從廣告、移動QQ、QQ會員費等多種領域實現了贏利。馬化騰為人親切禮貌卻沒有多余的客套,對媒體的關注并不在意,可是卻偏偏有無數媒體對其進行報道。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普通網民,都對馬化騰的遠見和魄力頗為贊賞。
影響人數過億的騰訊與360之間的“拉鋸戰”,源頭要追溯至2010年的春節前后。當時,騰訊選擇在二三線和更低級別的城市強行推廣QQ醫生安全軟件,一夜之間,QQ醫生占據國內1億臺左右電腦,市場份額高達近四成。而真正掀起雙方紛爭高潮是在9月27日,360高調發布隱私保護器,專門曝光窺私軟件,并將矛頭直接指向即時通訊軟件——騰訊QQ。騰訊隨即發表聲明回應,稱騰訊QQ軟件絕對沒有窺探用戶隱私的行為,也絕不涉及任何用戶隱私的泄露。10月11日,處于風口浪尖的360發布《用戶隱私保護白皮書》,詳細闡述360旗下每款軟件的工作原理,同時呼吁其他互聯網軟件廠商把自己的行為全部透明化及公開化。兩天后,騰訊QQ與360之間的“隱私之爭”開始轉戰用戶桌面,騰訊QQ向1億多在線QQ用戶大規模彈窗稱“被某公司誣蔑窺視用戶隱私”,360則對外聲明稱QQ涉嫌掃描用戶隱私是長期存在的歷史問題,用戶最有權力監督QQ。
10月27日,這場“口水戰”升級成五大公司對360的聲討。百度、騰訊、金山、傲游、可牛共同發表一份《反對360不正當競爭及加強行業自律的聯合聲明》,聲稱倡導同行公平競爭、呼呼主管機構介入調查。隨即,360給以反擊,披露騰訊偷偷掃描用戶硬盤的最新證據——“超級黑名單”。10月29日,360推出一款名為“扣扣保鏢”的安全工具,稱該工具全面保護QQ用戶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戶隱私文件、防止木馬盜取QQ賬號以及給QQ加速等功能。對此,騰訊方面再次申明“使用非法外掛會威脅用戶賬號及虛擬財產安全,請廣大用戶提高警惕,不要下載安裝該軟件。”
11月3日傍晚,騰訊突然發表公告宣布拒絕為安裝360的用戶繼續提供服務,此事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網友對騰訊的強烈不滿。11月4日,政府部門公開介入,要求雙方不再爭斗。至此,這場紛紛攘攘的互聯網大戰宣告進入平靜期。
騰訊與奇虎360本無太多利益沖突,一個做即時通訊,一個做安全產品,這些年一直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騰訊強行推廣QQ醫生安全軟件后,360意識到了威脅。這場戰爭的導火索,起因于中秋節假期,眾多QQ用戶發現QQ軟件附帶的“QQ軟件管理”和“QQ醫生”自動升級為“QQ電腦管家”,而安裝過程中并未出現任何提示信息。
騰訊產品眾多,已經不下200余種,IM、游戲、輸入法等等,不斷向外擴張,如今又在安全領域強勢出擊,但360只有安全產品這一方領地。于是奇虎360 CEO周鴻 悍然出手,推出“360隱私保護器”、“扣扣保鏢”,處處打擊騰訊痛處。“扣扣保鏢”這一產品的推出驚動業界。因為“扣扣保鏢”直接屏蔽QQ的插件、彈窗和廣告,目標直指騰訊的核心利益。當天,馬化騰從香港緊急趕回深圳總部,以圖應對之策。據知情人士透露,馬化騰在辦公室里摔了杯子,“這是他創業以來,遇到的最危險的挑戰。”
在這場戰爭中,一共出現了三次彈窗。兩次來自騰訊,一次是因為網絡隱私,騰訊借助QQ彈窗,向全國用戶公告。雖沒有指名道姓,但也等于指明了騰訊與360之爭。第二次就是10月27日,用彈窗向用戶公告騰訊、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聯合發布的聲明,公然反對360。據說QQ的兩次彈窗,接收人次達12億。
不止騰訊給360“做廣告”,360也借助彈窗回敬騰訊:“360隱私保護器曝光QQ涉嫌偷窺用戶隱私后,騰訊用QQ全網彈窗報復360。最新證據顯示,QQ長期以‘超級黑名單’方式,偷偷掃描用戶硬盤,從而獲取巨額利益。騰訊對利益的追逐不止于此,據媒體報道,騰訊CEO馬化騰身家近300億元,卻仍在領取經濟適用房補貼。”這一彈,揪出了馬化騰的“隱私”,互聯網大佬卻領房補,這是網民乃至公眾所忿恨的。360成功轉移了視線。終于,騰訊于11月3日下了殺招——QQ還是360,騰訊宣稱把選擇軟件的權利交給用戶自己決定。并且起訴360不正當競爭,索賠400萬元,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受理。360公司則公告表示:“我們已做好了充分準備,保證大家能夠繼續同時正常使用QQ和360軟件,相應措施將盡快推出,騰訊的做法是置6億QQ用戶安危和利益于全然不顧的暴行。”
騰訊與360的戰爭爆發以來,騰訊一直采取的是“有我沒他”的進攻策略,逼用戶“二選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民怨、輿論都紛紛責怪騰訊動用壟斷優勢,干預用戶自由。而360沒有做到這一步,所以它得到了更多網民的同情和支持。
這場戰爭沒有逼死360,騰訊的聲譽反倒受損。馬化騰已被與360之間的纏斗弄得焦頭爛額,11月5日,馬化騰在深圳騰訊總部約見了經濟觀察報記者,稱他當初讓用戶“二選一”是由于“扣扣保鏢”發布僅僅3天,就已經有2000多萬用戶感染,并且以每天過1000萬的速度增長。壓力當前,騰訊的決定屬迫于無奈。
一家公司如果企圖利用自己的壟斷優勢去脅迫用戶做出選擇的話,肯定是一個敗招、昏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倒霉的終將是托大的自己。
戰爭平息后,無論是騰訊受到行政處罰,并向用戶道歉,還是360“扣扣保鏢”全部被召回,向騰訊賠償損失并道歉,都是一場悲劇的零和博弈,雙方都沒賺到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