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亮
保險企業針對新會計準則變化的應對策略
叢亮
隨著我國金融保險業對外開發的步伐逐漸加快,保險行業需要一個科學、統一的會計準則以滿足日益加快的發展要求,并且與國際通行的會計準則趨于一致。財政部于2006年2月頒布了新會計準則,其中35項與保險業密切相關。《第25號——原保險合同準則》和《第25號——再保險合同準則》在保險業產生了重大影響。2 008年8月以來,財政部和保監會先后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和《關于保險業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要求包括境內、境外上市保險公司在內的所有保險公司,在編制2009年境內外財務報告時,均須“統一執行,一步到位”地對目前導致境內外會計報表差異的各項會計政策進行變更。本文主要針對新準則的變化對保險企業的影響,提出應對的建議。
(一)確定保險合同的依據發生變化。新準則從國際慣例出發并考慮到我國現行保險會計實務操作模式,引入了保險風險概念,將是否承擔保險風險作為判斷和確定保險合同的依據。對于既有保險風險又有其他風險的合同則進行分拆,并分別針對保險風險和其他風險的會計處理作出規定。這一要求與國際會計準則相一致。由此定義的變化,壽險、年金和養老金保險、健康保險、醫療費用那個保險、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以及履約保證保險等被包括在該準則的范圍內。而投資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和自保等不符合保險合同的定義,因此被排除在外,以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的標準進行規范。
(二)改變了保費收入的確認口徑。新準則實施之前,中國在保費收入統計時采用了兩套會計準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在海外上市的保險企業依照的是與國際標準一致的香港會計準則,而其他國內保險企業以及在華的外資保險企業則按照1998年財政部頒發的《保險企業會計制度》進行保費收入統計。新準則按照保險合同性質的不同而規定了保費收入的計量辦法,非壽險保險合同的保費收入金額,應當根據原保險合同約定的保費總額確定;分期收取保費的壽險合同保費收入金額根據當期應收取的保費確定;一次性收取保費的壽險合同的保費收入金額應根據一次性收取的保費確定。按照新會計準則,投資性保單如投資連結保險、萬能險中不包含風險保障保費的部分將分拆進“保費存款”,從原有的保費收入統計口徑中剔除,這將直接影響到壽險公司市場份額的變化。
(三)規定了公允價值等多種計量屬性。隨著保險業的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保險卻投資途徑日漸多元化,保險資產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隨著社會環境、市場行情、經營條件的不斷變化,投資資產的標的價值也會發生較大改變。新準則規定了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重置成本等多種計量屬性,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突出了內在價值和價值的公允性,改變了投資的分類方法的計量原則,充分體現了保險企業的內含價值。公允價值的引入加大了計量保險企業財務狀況的準確度,使企業的資產價值更接近真實情況,從而增強被保險人和投資人對保險企業資產性能的判斷力。并且公允價值會計能大幅度提高財務信息的相關性和可比性,使監管機構、保險同業以及社會公眾能從準確清晰的財務報告橫向對比中更準確的了解保險企業的經營狀況,促進規范經營,防范財務風險。
(四)引入準備金充足性測試。準備金是保險企業為履行其未來理賠或給付責任而從收取的保費中提存的負債,是保險企業資金運用中最重要的來源之一。新準則規定了保險合同準備金的確認時點和計量方法,并引入了準備金充足性的測試。在確認非壽險保費收入時,保險人應當按照保險精算確定的金額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在確認壽險保費收入時,保險人也應按照保險精算確定的金額提取壽險責任準備金計入當期損益。由此可見,新準則明確了以保險精算結果來確定未決賠款金額,突出了保險精算的重要作用,同時在確認時點上較之舊準則的相關規定更加提前。新準則還要求保險企業于每年年終對未決賠款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和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進行充足性測試,并按照差額補提相關準備金。這一規定同樣將保險精算提到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也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轉換財務部門的工作定位。新準則對保險企業財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財務部門要把工作重點從傳統的以核算為主轉變為加大企業的風險管控力度。由于在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的概念,使保險企業的金融資產和負債受利率、匯率以及價格等指標的影響越來越大,潛在的風險也隨之產生。如果保險企業的風險控制體系薄弱,將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嚴重后果。為此,保險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建立和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加強自身的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
(二)調整保險企業原有的核算系統。新準則的實施對保險企業原有會計科目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要對原核算系統中相關會計科目和核算內容進行調整。比如,要對賬務體系進行四分類的調整和改造;實施原有賬務的遷移;隨時測算并出具金融衍生產品的定價意見等。在調整核算系統的同時,要保證新體系的有效實行,這要求保險企業的財務部門、運營部門、技術支持部門等密切配合,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更新保險企業的經營理念。由于新準則改變了保費收入的計量口徑,投資性保單如投資連結保險、萬能險中關于投資收益保費的部分將不計入保費收入,這將直接影響到壽險公司市場份額的變化,也促使其改變險種設計策略、調整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新的業績考核制度等各個方面。可見,保險企業要從總公司到子公司各個層次都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更新經營理念并進行積極的管理改革。
(四)引進高素質財務專業人才。新準則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計量標準,對于保險企業會計人員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為了順利實施新會計準則,保險企業需要增加會計人員技術培訓,加大會計人才儲備,建立人才引進制度。務必使保險企業財務人員理解新準則與舊準則之間的差異以及對保險公司經營業務的影響,為新準則的有效實施建立強大的操作團隊。
(作者單位:遼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