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剛 王 嫻 宋 芳
我國汽車行業物流管理探討
王樹剛 王 嫻 宋 芳
根據美國物流管理協會(CLM)發布的物流管理的定義(LogisticsManagement定義),物流管理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對產品、服務和相關信息從生成點到消費點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動和儲存的進行計劃、執行和控制部分的供應鏈過程。物流管理的活動主要包括內向和外向運輸管理、車隊管理、倉儲、物料處理、訂單完成、物流網絡設計、存貨管理、供應,需求計劃和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管理。在不同程度上,物流功能也包括外包和采購、生產計劃、包裝、組裝和客戶服務。它也涉及各種層面的計劃和執行——戰略的、運營的和戰術層面的計劃和執行活動。物流管理是一個綜合的功能,它對所有物流活動與包括營銷、銷售、生產、財務和信息技術在內的其他功能進行協調和優化。
雖然我國某些汽車生產廠商已經開始關注并實施整車物流外包,但總體而言,基本模式還是以自營物流為主。發達國家的經驗數據表明,當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占某產業物流的比重大于50%時,該產業才算實現了物流社會化,而我國整車物流外包遠未達到這個水平。盡管自營物流具備信息溝通方便、指揮調動靈活等優勢,但在當今的供應鏈環境下它的劣勢愈發凸顯。國內大部分的汽車整車物流提供商都是汽車制造商的下屬企業。這種業務關系模式限制了物流企業與其他品牌的汽車企業進行整車物流方面的合作,制約了整車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這種業務運作模式還導致第三方整車物流企業有效市場需求不足,影響了設施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目前,我國汽車企業普遍存在著信息化程度低的問題。大部分汽車企業的整車物流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造成了差錯率高,信息傳輸慢,管理效率低等問題。這與許多國際著名的汽車制造商都在加大信息系統的建設力度,以求提高整車物流效率,縮短交貨時間,提高交貨質量,降低物流成本的做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顯然,沒有高水平的信息技術支撐,我國汽車整車物流業要提高競爭力、與國際接軌只能是紙上談兵。
盡管我國汽車整車物流市場還存在著種種不足。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國際著名汽車物流企業紛紛登陸我國以及國內汽車物流企業的成長壯大,中國的汽車物流業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成功的汽車物流源于對汽車市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對市場發展趨勢的掌握以及主動適時采取對應措施的能力。而那些僅限于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反應的物流公司,將會很快落后于行業的發展。
由于國內汽車制造商對顧客承諾零公里交貨以及自建汽車運輸網絡和倉庫等原因,重復建設及運力資源浪費等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隨著汽車市場的持續升溫,汽車物流企業紛紛成立,據悉已達500多家。這些企業規模大小不一,運力資源分散,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在當前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競爭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一條供應鏈與另一條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整體來看,我國汽車物流供應鏈流程長,這主要體現在汽車零部件、配件的采購上。首先是CKD件的采購。目前中國整車生產廠和關鍵零部件制造商大都是合資企業,為保證產品質量,原材料采購中絕大部分都是采用進口件。由于進口件的采購比重過大,生產籌措階段和運輸周期變的很長,以至于整個供應鏈庫存居高不下,供應鏈缺乏柔性,從而導致供應鏈流程時間長,物流組織難度加大,費用增加,有時甚至需要采用空運的方式來滿足市場短期的需求波動。
汽車整車物流涉及面廣,物流行業規劃、基礎交通設施建設、運輸管理等諸多方面無不影響著整車物流優化效果,而這些都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政策扶持才能夠統一協調起來。整車物流市場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各級政府加強宏觀管理和規劃。
信息網絡技術是構成現代汽車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汽車物流服務效率的重要技術保障。汽車制造業應積極利用EDI、互聯網等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將企業經營網點連接起來,這樣既可以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又可以通過網絡與用戶、制造商、供應商及相關單位連接,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對汽車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以此來降低整個供應鏈上的庫存浪費,以信息來取代庫存。同時也要加快汽車物流與電子商務的融合,一方面,汽車物流要為電子商務服務,另一方面,汽車物流業要積極運用電子商務,實現電子化的汽車物流。物流信息系統將致力于采用合適的運算模型和數據模型幫助實現對物流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
針對我國汽車物流資源浪費嚴重的狀況,整合物流資源勢在必行。在摒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認識到整合資源的必要性的前提下,汽車生產企業應該以核心競爭力為根本,以市場配置為主導,以政府協調為支撐,重新整合中國汽車物流市場資源。
汽車物流供應鏈流程的縮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提高汽車生產技術水平。汽車物流的發展與中國汽車生產能力緊密相連,提高中國汽車制造技術水平是發展中國汽車物流的基本前提。如前所述,目前中國汽車生產制造中進口件采購占很大的比重,CKD零配件采購成本占整個采購成本的9%,但是其物流成本卻占總成本的70%。因此提高中國汽車的生產制造水平,將CKD批量訂貨轉為單件訂貨的形式,提高零配件國產率,縮短供應鏈流程,從而達到降低整個物流成本的目的。二是合理規劃汽車生產網絡。建立合理的汽車生產工業園是優化汽車生產結構、降低汽車物流成本的好辦法。在汽車廠附近將汽車生產所需要的主要供應商集結在這個工業園區內,將重要工序放在工業園區以JIT、JIS的形式供貨,降低整個供應鏈上的庫存成本以實現與總庫廠同步生產,真正實現供應鏈拉動式生產減低運輸成本。
汽車的銷售網絡和配送網絡也需要進行科學的優化。整車的運輸成本高、體積大、各個環節質保要求高,建立合理的整車配送體系不僅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同時也能提高配送質量,提高客戶服務水平,保證零配件的供應。零配件運輸網絡也需要優化。區域運輸商可將該區域的零配件組合運輸到整車生產廠,降低遠程運輸成本,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的效果。
由于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將帶動我國汽車物流作業的成倍增長,汽車物流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同時,通過對中國汽車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分析,我們也認識到:汽車物流的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只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整合各方社會資源,提高整體汽車物流運作水平,才能在未來的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系、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