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
關于搭建審計理論研究平臺的思考
林麗
審計理論是審計實踐的科學總結,是通過實踐將客觀的、合乎邏輯的、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東西加以概括、抽象而形成的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審計署在《2008至2012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審計科研工作,深化審計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2012年基本構建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框架”。因此,整合多方面的研究力量,搭建審計理論研究平臺,不僅有助于提升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效果,還有助于整合審計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
在過去的20多年里,審計人員面對不斷變化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經濟環境,開拓進取,總結審計實踐的成功經驗,合理借鑒國外理論研究具有參考價值的成果和審計工作中的有益做法,在創立有中國特色的審計理論體系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推動了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從總體上看,審計理論研究工作是好的,對提高審計工作水平發揮了重要積極的作用。但是,有些理論研究項目存在著“兩頭夠不上”等問題:上不著天,與理論前沿相距甚遠;下不著地,與社會的實際需求關系不大。主要體現為:
1.理論研究力量分散。審計理論研究力量分散,審計機關、審計學會、高等院校等各支研究力量各行其是,尚未形成完善合作研究機制。審計系統內科研人員不多,其中一部分還不熟悉審計理論研究方法,缺乏研究工作所必需的時間,難以滿足集中精力系統深入地展開研究的需要。審計學會作為研究和交流審計科學的群眾性學術團體,是審計人員和審計機構交流信息、研究理論和探討實踐的學術平臺,它的工作性質和任務是審計機關不可替代的,但由于它是社會團體,學會人手較少,理事會成員多為兼職,許多同志也因為本職工作繁忙而難以抽出時間和精力參加學會的活動,進而給審計理論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而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對審計的實際情況缺乏了解,鮮有第一手的審計實務資料,容易出現審計理論研究成果與審計實務脫節等現象。
2.理論研究起點不高。審計理論研究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有相當一部分研究成果水平不高,缺乏深度,有的甚至是低水平的重復。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廣度,對審計工作的指導作用不突出,而且,研究成果多以論文形式存在,轉化運用力度不強。
3.理論研究和實踐脫節。目前,理論研究人員大多沒有直接參與審計實務,使他們難以獲取有價值的理論研究素材。而向基層單位調查了解相關情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關人員不愿也不能提供真正有用的審計資料,只介紹些無關痛癢或一些皮毛的東西給理論研究人員,由此導致調研結果肯定與審計實踐相差甚遠。
4.理論研究方法簡單。長期以來,在審計理論研究中,并沒有對研究方法有足夠的重視,理論研究方法簡單,并且運用不得當。審計實踐上升到審計理論有很多科學的方法,審計理論研究不是簡單地比較,或者主觀上進行推理,這樣研究出來的成果對實踐沒有指導意義??梢詫嵶C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分析并解決問題,推進審計研究的科學化。
5.基礎理論研究薄弱。當前,許多審計的基本概念還不夠科學和準確,另有一些審計理論也還沒有能得到及時的總結和概括。這樣不僅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審計理論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審計工作水平的穩步提升。
審計理論研究平臺總的目標是要達到“五高”,即“高質量的理論研究成果、高層次的理論研究課題、高級別的理論研究獎勵、高水平的社會評價、高效益的經濟回報”。通過創新研究形式,開拓研究領域,組織開展審計相關理論與實務的開發與課題研究,逐步建立一支穩定的研究隊伍,完善平臺研究布局,提高其聲譽和影響力,使其成為審計的科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情報信息中心和咨詢服務中心。
1.成立審計理論研究中心。中心由審計機關、審計學會、高等院校共同建設,三者以審計研究中心為平臺開展合作,日常工作由高等院校負責,重大事項由三方共同研究決定。
2.組成聯合課題組。三者聯合起來組成課題組對重點課題進行聯合攻關,通過理論研討和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研究。便于集思廣益,靈活分工,廣泛調查,要根據課題的不同特點,發揮不同力量的理論研究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課題組,采取項目分工的方式,使課題研究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這樣研究的效果會更明顯。課題的招標可以規定,高等院校的老師投標必須找一個審計機關的研究人員,審計機關投標必須要找一個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員,必須得結合起來。
3.建立審計專家庫。通過建立審計理論研究專家庫的形式,推進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跨越式發展。
1.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工作。(1)探索審計發展規律。我國政治、經濟的變化對審計理論及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進審計理論的創新及發展,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許多規律性的東西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審計理論研究平臺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探索審計工作的規律,引導審計機關和審計理論研究人員把握規律,利用規律,按規律辦事,更好地服務審計決策。(2)總結審計工作經驗。開展審計理論研究工作,就是要對審計實踐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升華,從理論上系統地回答審計工作的職能定位、工作目標、重點內容、方式方法、評價標準和成果利用等重大問題,從而推進審計工作的不斷發展。(3)開展審計課題研究。審計理論研究平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認識和把握審計工作的內在規律,緊扣審計工作的現狀和審計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影響、制約審計發展的關鍵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各項課題研究,整合理論研究成果。
2.加強理論研究成果的轉化。審計理論研究成果是廣大審計理論研究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推進審計改革與發展的動力。因此審計理論研究必須重視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應用。第一、建立理論研究成果推廣應用機制。審計理論研究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理論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工作制度,如年度工作計劃,重點論文、課題寫作及評審辦法、發布應用成果指南,定期推介一些成熟的理論研究成果等。第二、積極引進、吸收國外的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理論研究應解放思想,放開眼光,時刻關注國內外審計改革動態和審計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時收集、整理,并進行推廣應用。利用研討會、講座、培訓等形式,向全體會員介紹一些國外的先進審計方法,促進審計改革與建設事業的發展。
3.開展審計管理咨詢。借助審計理論研究平臺,積極參與各種調研,了解并收集審計實務信息。并以此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審計實務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指出審計實務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并提出建議對策,幫助審計實務工作者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
4.培養審計理論研究隊伍。審計理論研究平臺要培養造就一支既有豐富審計經驗、又有較高理論素養的審計理論研究隊伍,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把廣大審計干部推向審計理論研究的前線,提高審計理論研究積極性,夯實審計理論研究基礎,形成審計理論研究活躍持久的良好局面,支撐、引領審計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把審計科研人員推向審計實務的前線,使其能取得第一手的實務資料,推進審計理論的研究。
(作者單位: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