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冬英
(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725)
特色數據庫是指依托館藏信息資源,針對用戶的信息需求,對某一學科或領域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評價、處理、存儲,并按照一定標準和規范將其數字化,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信息資源庫。它是數字圖書館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最主要的信息資源,是傳統圖書館特色館藏在數字圖書館時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十一五”規劃期間,許多高校圖書館已經將特色館藏建設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并積極規劃實施。各高校特色數據庫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為圖書館服務相關專業學科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保障,也為圖書館特色化服務開辟了一個新的局面。
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以水上航運專業為主的專科院校,目前圖書館有針對性地積累了較系統的、與本校專業設置相關的文獻資源,形成了能滿足本專科教育需求的特色館藏,同時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相關虛擬資源。因此,整合各種相關資源建立起航運專業知識體系特色數據庫,為教學科研師生用戶提供專業性的數據庫需求,適應學校的發展及為航運專業學術和文化提供專題研究,服務于本校用戶及周邊與航運專業相關的企事業用戶,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建庫必須依賴一定的軟件平臺。圖書館對國內眾多建庫軟件進行了調研,重點確立TPI,該系統是一套基于網絡平臺用于知識倉庫創建、生產、管理、維護和發布的工具軟件系統,為圖書館的數字化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它包括全文檢索服務器程序、電子圖書制作、元數據加工、內容發布系統、數據轉換、遠程教育等子系統。該系統完全兼容現階段圖書館普遍使用的CNMARC及USMARC標準;支持特色數據庫所需求的多種不同類型和格式的信息資源檢索,特別是多媒體資源信息的檢索。航運專業知識體系特色數據庫是一個集駕駛、輪機、通訊、氣象、海事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能性較強的專業數據庫,除了文字類型的信息以外,更多的是一些實用性強的實訓方面的圖片及視頻。而TPI在這方面的技術指標比較完善。
標準化是數據庫建設的生命,使數據庫在質量或今后內容擴展上得到保證,更是今后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礎。建庫時須遵循的標準包括各個環節的技術標準、數據標準、質量控制標準和合作性跨平臺媒介的信息交換標準等。盡可能采用國際國內通用數據著錄標準、數據格式標準、數據標引標準、規范控制標準及協議進行系統化、邏輯化組織,這樣既有利于實現數字圖書館系統與其他系統的數據庫之間的轉換和互聯、互訪,同時又為用戶節約檢索時間,提高檢索效率。
在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一系列建設標準規范中,元數據標準是實現信息數據有效檢索與利用、合理管理與整合、充分共享與交換等目標的重要技術之一,也是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建設的重點內容。我們根據數據庫的對象資源及使用范圍確定合適的核心元素和元數據標準,如題名、關鍵詞、信息來源、語種、時間、資源類型或格式、資源簡述、全文等。其中,全文是利用TPI軟件加工平臺支持全文檢索的功能而設立的元素,滿足用戶對數據庫深層次檢索的需求。
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的服務對象是本校教學科研師生用戶及校外周邊航運企事業單位,要求數據庫是一個集學術研究與學習于一體的專題特色數據庫。
在內容分類上依據《中圖法》,航運專業學科間緊密聯系,相互滲透,信息資源相互交叉,我們在類別的設置時兼顧航運歷史的階段性發展情況,進行橫向的機構與專業設置,建立適合本校用戶需求的專業詞典庫,詞典的建設需盡可能全面和準確,注重內容的擴展與關聯,做好專業詞匯和通用稱呼的相關和互檢,保證用戶利用資源的全面性。
特色資源數據庫的建設需從多途徑多渠道搜集整理數據信息。將與數據庫相關的零散無序的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和數字化。
4.2.1 館藏紙質文獻及非書資料光盤
依據學校專業設置及教學科研需求,圖書館在館藏規劃上一直側重水上專業文獻的采訪,擁有較系統完整的水上交通、通訊、駕駛、輪機、海事等專業特色文獻,很多專業圖書使用時序長,內容不容易滯后,屬于圖書館珍藏文獻,特別是近些年出版社隨書附送相應非書資料,對圖書進行補充或詮釋,對文獻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將這些館藏文獻數字化,并將對應非書資料進行整合,為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奠定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4.2.2 系部專業資料
對于學校重點專業,系部通過會議、報告、互助辦學等方式積累了很多珍貴的專業文獻,珍藏有海圖、儀器圖片或實驗數據資料等,這些紙質文獻較多已打上了歲月的印跡,發黃變舊,影響使用,時間久了由于破損很可能會失去很多有價值的文獻信息。因此,通過圖片拍攝處理和文字掃描將這些文獻數字化是保留其使用或珍藏價值的最好方法和途徑。
4.2.3 航運專家學者資料
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是華南地區唯一一所航運類工科院校,教學科研師資團隊專業實力較強。專家學者的案頭保存有寶貴的會議文獻、項目資料、白皮書、教案、課件等,他們很愿意通過圖書館將這些文獻資源分類整合,豐富特色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促進學科專業更好的繁榮和發展。
4.2.4 畢業生論文、實踐實習資料等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將畢業生論文作為圖書館特色館藏的一部分,TPI系統也提供有畢業生論文數據提交的模塊。如果任這些論文資料流失,實為可惜,并且水上專業用戶實踐實習課程很多,提交的實習實踐資料都是他們的心得體會,非常有收藏價值。本館正在加強這方面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后續用戶提供更多的文獻參考依據。
4.2.5 網上資源搜集整理
網絡資源是一個海量的信息寶庫,內容豐富,信息更新速度快。但這些信息大多處于零散、無序的狀態。需要館員去之糟粕,留以精華,有鑒別地區分、選擇、下載和整理,作為航運知識體系數據庫建設的有效補充,將豐富的網絡資源轉化為館藏資源的一部分。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已購數據庫中國知網、維普期刊、超星數字圖書等大型網絡數據庫中篩選出與特色資源相關的信息進行重組、整合與發布,這樣可以節約經費,又可以有效利用資源,豐富現有特色數據庫內容,也更方便快捷地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
4.2.6 多途徑搜集零散資料
零散資料的留存形式比較散亂、無序,但卻極可能具有獨特的利用價值。如技術分析、會議資料、總結報告等資料,常因專業范圍比較窄未能公開發行,但往往專業性極強而內容豐富,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對教學、科研和生產者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本校處于華南港口區域,周邊很多企事業單位都與航運專業有關,如船廠、海關、港務等。圖書館與這些單位達成信息合作共識,文獻信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既豐富了我們的特色館藏,又使我們的特色資源數據得以擴大宣傳和有效利用。
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建設需要一個專業知識很強的資源整合過程,基于館員對相關專業、技術及經驗不足的局限性,需要與數據庫建設重點專業相關的學科帶頭人積極參與到數據庫建設中來,其豐富的專業、科研、教學和實踐經驗背景,是航運專業知識體系數據庫建設得以合理架構和豐富數據內容的必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有圖書情報專家委員會,委員會成員都是相關專業的骨干力量,他們是圖書館與各相關教研單位的橋梁和紐帶,他們的專業背景及合理化建議,對圖書館優化資源配置、建設特色館藏都起到有效的補充或導向作用。
高校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主要目的是為教學科研與用戶學習服務,不帶有商業目的,但依然可能會因為處理不當而涉及到侵權問題。一方面,數據庫建設是參與者辛勤勞動和智慧的成果,建設過程中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這種勞動成果須受到法律的保護,享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被收入數據庫中的原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也理應得到保護。建立數據庫時對于受到知識產權保護的信息,應及時與知識產權人聯系,通過協議或購買等方式獲取使用權,對不能獲取使用權的,則在特色數據庫中建立相關鏈接。為用戶提供遠程瀏覽和使用導航。
數字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導向。數字化期刊、圖書、特色數據庫都需要有大容量的T級硬盤作為存儲載體。因為容量大,所以更需要一個完善的備份機制,目前很多高校都是采用磁盤陣列承載海量數字化信息內容。磁盤陣列通過RAID機制,可以實現數張盤的熱備份,因此系統管理員要密切關注磁盤陣列的運行情況,發現壞盤要及時處理,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購置磁帶機,定期對整個數據庫做完整備份。
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目的就是為用戶提供特色化資源服務,要使建成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不是等用戶有需求時才有服務,而應該積極地將圖書館特色資源主動推送出去。可以通過資源更新公告欄、圖書館網站對相應數據庫內容進行概括介紹并附以使用方法說明。另外,通過舉辦培訓班、講座、在線參考咨詢等方式普及數據庫使用方法和知識,幫助用戶掌握數據庫檢索和使用方法,提高數據庫的利用率。
建設特色資源數據庫是一項繁瑣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整體的前期規劃,包括人員配置,數據庫架構,信息源的組織、整理、轉換,元數據標引,發布,管理等一系列具體工作。數據庫建設工作對圖書館來說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永無止境的工程,后期的數據維護及數據庫的及時更新是該特色資源永葆生命力的必要措施和保障。因此,不可輕視后期的數據修正、數據維護、數據更新,不斷豐富和完善數據庫內容。高校圖書館每年都會有大批新用戶加入,所以要一如既往不定期開展數據庫使用培訓,更新和完善用戶使用界面、使用導航,使界面更友好,導航更清晰,用戶使用起來更方便快捷。
[1] 王延紅.廣東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與思考.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8).
[2] 陳俊華.零散資料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的實踐研究.圖書館論壇,2007(6).
[3] 李明伍,呂先競.特色數據庫系統建設評價指標分析.現代情報,2008(1).
[4] 李敏等.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難點與實踐.情報雜志,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