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乃莉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 50018)
社區圖書館是指建立在城市社區,由社區自行管理并服務于社區群眾,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閑性特征的文獻信息集散場所。社區圖書館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平臺,也是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全民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推進社區圖書館建設,對于強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提高社會自我教育水平,加快社區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全國各省市普遍加強了社區圖書館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也都遇到了一些實際問題,如缺少統一規劃、館室場地不足、建設資金缺乏、整合力度不夠、地區分布失衡、管理體制落后等。這些實際問題是當前制約社區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創造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加快推進社區圖書館發展。筆者就如何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實際問題,加快社區圖書館建設略陳管見。
我國社區圖書館在一些地區雖然已經建立并得到一定發展,有些社區圖書館建設也達到一定規模和檔次,但總體上看,多數社區圖書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還不高,發展能力較弱。出現這種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省市缺少社區圖書館建設的總體規劃。不少地區沒有把它作為一項政府投入的公益性工程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而只是依靠基層街道的力量自發性建設社區圖書館,導致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隨意性和盲目性。因此,由政府組織制定統一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確定建設標準是當前社區圖書館建設中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那么如何制定規劃、確定目標呢?社區圖書館建設是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一個重要體現。社區圖書館發展規劃的缺失主要是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的缺失。因此,政府應從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入手來規劃社區圖書館建設。
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標準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依據。其中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是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許多發達國家都通過制定國家和地方公共服務標準對公共文化服務作出規定,作為政府和有關單位公共文化服務的行為規范和作業要求。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出包括社區圖書館在內的公共服務供給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以至于在發展實踐中因缺乏明確剛性規定而產生過度隨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根據社會發展和公眾的文化需求以及政府財政的支持限度,制定出既能滿足文化服務需求又切實可行的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標準,對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數量規模和質量提出最低限度的要求已迫在眉睫。在確定建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社區圖書館發展規劃。同時,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還要把這一標準進行分解,成為社區發展圖書館的實施方案,協調、落實、確定有關部門和單位的任務和責任。
近年來,雖然我國社區圖書館建設取得一定進展,但從總體看,真正建立起標準圖書館的社區比例還不高。有80%以上的社區圖書館還沒有建立起來,主要問題就是社區內缺少辦館場地。最近國家對社區公共服務場所作出明確規定,即必須達到300平方米以上,這也為社區圖書館建設規模和場地來源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那么,如何保證這一規劃得以實現呢?由于需要建立圖書館的社區多處于城市開發小區改造范圍之內,這種情況既給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增加了難度,但同時也給社區圖書館建設提供了機遇,創造了條件,即可以結合城市開發和小區改造,配套建設社區圖書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城市改造建設都制定了若干政策,在這些政策中,都規定有若干配套建設要求,如,水電、道路、橋梁以及一定數量的社區醫院、學校、幼兒園及商服等設施,唯獨沒有對圖書館閱覽室的要求。筆者認為,過去雖然沒有配套建設社區圖書館的要求,但今天作為政府行為可以通過政策調整,在配套建設項目中增加社區圖書館建設的規定。具體來說:①規定城市開發改造過程中,開發建設單位必須配套建設一定規模的社區圖書館或繳納一定數額的社區圖書館建設配套費。配套費或還建面積由當地區級文化部門代收代管。②相對于以往建設單位多繳納的配套費或相當于配套費的還建面積,可由土地價格中沖減,或稅賦中扣除,也可由開發建設單位承擔或置換其他配套項目。③在城市改造規劃中,必須規劃社區圖書館建設位置。設計單位必須依法設計,規劃監督部門應依法審核。對沒有社區圖書館規劃設計的小區改造建設,規劃部門一律不予審批。這樣,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社區圖書館也會得到配套發展。
在社區圖書館建設中,無論是已經建立圖書館的社區,還是尚未建立圖書館的社區,都面臨一個共同問題,就是缺少建設和發展資金。這種情況在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支出中,對于社區圖書館建設支出缺乏制度化保障。有些地方用于公共文化服務的支出本來就很少,根本無力安排資金用于社區圖書館建設。資金短缺是制約社區圖書館建設的重要瓶頸。國外資金來源比較廣泛,除政府每年撥出部分資金外,通過設立基金來籌集資金以及企業和個人捐款等都是主要手段。例如,加拿大政府撥款約占60%,企業和個人捐助占11%,社區服務項目占29%。在我國,要發展社區圖書館必須加大建設資金的投入。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途徑,就是要在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多種方式籌集建設資金。
第一,進一步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政府財政投入是社區圖書館建設的主渠道。政府加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投入,應該包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投入,其中就含有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投入。各級政府應該按照國家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標準的規定,在保證最低標準的基礎上,給予社區圖書館建設更多的財政支持,并不斷提高最低標準的投入額度。例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08年將社區圖書館建設列為公益性重點扶持項目,一次性投入240萬元,市委宣傳部從宣傳文化基金中注入20萬元,同時得到省財政文化建設經費50萬元的扶持。目前,每個社區圖書館的8萬元啟動資金已經制度化。
第二,發行文化彩票籌集資金。彩票是世界許多國家廣泛采用的一種從社會籌集資金的方式,以其低成本無風險廣泛應用于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社區圖書館是一項重要的社會公共文化事業,不僅政府具有責任,社會公眾也負有相應義務。因此,發展社區圖書館可以仿效體彩和福彩,發行文化彩票。根據福彩和體彩的發行狀況分析,發行文化彩票公眾是認可的,社會也是能夠接受的。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立項,待批準后成立文化彩票發行的專門管理機構,組織文化彩票發行,并與整個彩票發行體系并軌。在社會可承受的限度內,設計文化彩票的種類和玩法,創新文化彩票的發行模式。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文化彩票發行,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同時,要制定文化彩票收入的分配和使用辦法,保證文化彩票收入更有效率地投入到社區圖書館建設之中。
第三,增加政府出資設置的社會公益性崗位。社區圖書館應把聘用的管理人員納入社會公益性崗位。目前,各城市政府每年都出資設置一些公益性崗位,安排部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如市政管理、交通協理等等。可以把這種做法擴大到社區圖書館管理人員。即把社區圖書館管理員作為一種社會公益性崗位,由政府出資解決他們的工資問題。這種做法也可視作政府出資購買服務。這樣,圖書管理員有了穩定的收入和可靠的工資保障,就可以安心從事社區圖書館管理,保證圖書館正常運行,實現社區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積極依靠非營利組織拓寬籌資渠道。非營利組織在籌集社區文化建設(包括圖書館)資金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尤其是駐區的非營利組織,由于同社區居民有共同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可以彌補其他籌資方式的缺欠,為籌集資金提供更大的支持。
第五,鼓勵社會捐助。社會捐助是社區圖書館建設不可忽視的資金來源渠道。政府應制定政策,廣泛宣傳,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捐資捐書。個人可以獨立捐建社區圖書館,懸掛個人名義的匾額。居民住戶可以把自家多余或不再收藏的圖書捐獻給社區圖書館,增加圖書館的館藏。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加快社區圖書館建設。
建設社區圖書館是一項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工程,需要充分發掘社會資源,大力整合各方面力量。能否充分利用區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圖書館資源,以及采取和區內中小學共建的方式,是提高社區圖書館建設質量和水平的關鍵。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但真正做到的還不多。從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圖書館來看,真正借助大校大所的力量建設圖書館的并不多,通過個人捐助的圖書館也很少見,而與轄區內中小學共建圖書館的更少。主要原因是當地文化主管部門的整合力度不夠,對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缺乏協調,整合的政策措施不夠明確,鼓勵個人捐助的辦法也不多,使分散的資源和力量并沒有充分發掘和集中起來,難以產生合力共建社區圖書館。
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是建立在財力和資源基礎之上的,有了一定的財力和資源支持,社區圖書館才能得到快速發展。要加快圖書館建設,政府必須發掘和整合社會多種力量,形成一種建設和發展的合力。因此,要“采取多元化的發展途徑,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機制,讓社會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社區圖書館才有生命力,才能穩步向前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社會事業特別是教育科研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特別是中小學幾乎遍布每個社區。這些教育科研單位都建有一定規模的圖書館和資料室,多年來積累了大量圖書資料,具有寶貴的知識和信息資源。在建設社區圖書館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借助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學的力量,把社區圖書館發展起來。這樣,教育科研單位既可以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又可以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增加實踐經驗。
一種方式是依托教育科研單位的圖書館、資料室,利用其閑置的場地和館室,開辟成社區圖書館,或辟出一部分圖書資料和閱覽室供社區居民閱覽。“社區與高校圖書館聯合辦館,實行一館兩用。”
另一種方式是教育科研單位可以貢獻一部分公開發行的圖書資料和設備設施,捐給社區圖書館。學生可以作為志愿者輪流在課余時間擔任社區圖書館管理員和學習輔導員。
還有一種方式是,社區和社區內中小學聯合起來共建圖書館。目前,城市幾乎每個社區都建有中學或小學。由于經費不足,這些學校的圖書館建設質量都不夠高。而如果其與社區圖書館建設結合起來,就可以相互彌補,合二為一,建成高質量的圖書館,既是學校圖書館又是社區圖書館,既可供學校使用又可供社區使用,實現文獻信息資源的整合和共享。
各地對發展社區圖書館雖然給予了一定重視,圖書館建設也有一定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發展還很不平衡,遠未達到一區一館的要求,甚至兩區一館也未做到。產生這種情況根源于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經濟文化發展較好地區,社區圖書館建設就較快、較好。例如,哈爾濱市已經建立起38個社區圖書館,占社區總數的8%多。而經濟文化落后地區,社區圖書館建設才剛剛開始,有些地區還是空白。筆者認為,社區圖書館發展不平衡、不均等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平缺失的表現,而公平、公正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為此,必須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一要實行政策傾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給予更多的扶持和幫助;二要加大財政投入,各級政府要投入更多資金,同時各省市也要通過轉移支付給予更多幫助。這樣,各城市圖書館就能平衡均等發展,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公平公正供給的目標。
在社區圖書館建設中,許多城市雖然是在市級圖書館幫助和指導下建立的,但是在管理體制上并沒有建立一種合理的隸屬關系。這些社區圖書館一經建立,市級圖書館就不再負責,除了業務指導之外,其他發展問題都由社區圖書館自行解決。因此,這些社區圖書館的發展缺乏統一管理,結果虎頭蛇尾,發展后勁不足,有的甚至陷于癱瘓。這種現象在一些地區并不罕見。要發展社區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保證社區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如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社區圖書館的管理,一般是采用總分館制管理模式,市級圖書館與社區圖書館網絡互聯,把社區圖書館作為市級圖書館的分館,進行資源共享和全方位服務。我國上海、深圳、哈爾濱等城市也借鑒國外經驗實行了總分館制,已取得初步效果。把社區圖書館作為市級圖書館的分館,以市級圖書館為主對社區圖書館進行全面領導,總攬各級分館的人事、經費大權,進行財政投入的再分配,制定整體發展計劃,進行自動化建設及人員培訓,集中開展采訪、編目業務,統一訂購、配置文獻。全市書刊借閱實行“一卡通”。這一管理模式推動了城市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我們應該借鑒和推廣這種管理模式,根據本地實際,不斷完善總分館制的圖書館管理體制,加快社區圖書館可持續發展。
[1] 倪麗萍.社區圖書館與和諧社會中的社區文化建設.圖書館學刊,2006(3).
[2] 龔永年:對文化信息網絡建設之思考.圖書館雜志,2002(9).
[3] 楊艷玲.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社區圖書館建設.[2008-12-25].http://www.baodi.gov.cn.
[4] 朱軍.關于社區圖書館建設的思考.揚州社會科學,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