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瓊 徐軍華
(1.湘潭大學圖書館,湖南 湘潭 4 11105;2.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圖書館,湖北 武漢 4 30205)
NSTL[1],全稱“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ationalScience andTechnologyLibrary),于2000年6月正式成立,是國家科技部聯合幾大部委共同建設的國家級科技文獻信息服務機構,按照“理、工、農、醫”四大支柱組建,由9家科技信息機構組成。旨在收集和開發理、工、農、醫等學科領域的科技文獻信息資源,面向全國進行文獻信息服務,為促進政府科學決策、科學技術研究、人才培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服務。
1.1 資源保障:截至2008年3月[2],NSTL有外文期刊15000種,計5100萬條,中文STM期刊6000多種,中文碩士、博士學位論文105萬篇,外文學位論文11萬5千篇,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工具書等3千多套(種),電子圖書部分對讀者開放20多萬種,通過NSTL自身網絡服務系統的集中保障和通過各個成員單位的分布保障,為用戶提供服務。
1.2 服務對象:面向全國開展服務,如其2009年度增訂10家國外學術出版機構的194種網絡版電子全文期刊,并于2009年1月1日為國內學術機構免費開通服務[3],比CASHL主要面向全國高校用戶開展服務的范圍更廣。
1.3 服務方式:由中心主站點統一發布信息、統一開展文獻檢索,并提供咨詢服務,為用戶查找文獻及在查找過程遇到問題尋求幫助提供了較大的方便;集中式的無中介文獻傳遞方式,避免了重復建設,節省了用戶的時間,提高了傳遞的效率;提供多形式、多種類的服務,包括以檢索和原文傳遞為主的NSTL網絡服務系統,目次瀏覽、文摘檢索、全文傳遞、網上信息資源導航、預印本、熱點門戶及參考咨詢等多種服務;與數據庫公司合作,讓用戶從更多途徑獲得文獻信息,如2005年與萬方數據公司的合作,萬方數據公司獲得NSTL的外文期刊文摘數據庫資源,為用戶提供服務[4]。
1.4 管理方式:虛體性質的管理中心,資源與服務均依托成員單位現有的館舍、館藏和人力資源基礎,大大節省了經費開支;由中心統一管理和協調采購,可以有效實現文獻資源的優化配置。
1.5 服務效率:獲取原文傳遞的速度為加急1個工作日,普通兩個工作日,效率較高,方便用戶及時獲取所需文獻。
1.6 節省經費:通過其強大的中外文文獻特別是外文文獻保障功能,為全國諸多科研院所節省了購置自然科學外文文獻的經費。如NSTL的“全文文獻”里有“全國開通文獻、部分開通文獻、免費獲取期刊NSTL研究報告”;其中,前三者可少量下載和臨時保存這些網絡版期刊文章的書目、文摘或全文數據,這為那些經費相對緊缺的單位或個人帶來較大的便利。
截至2008年3月,NSTL有外文期刊15000種,計5100萬條,但大英圖書館文獻供應中心(BLDSC)收藏了26萬種期刊,其中現刊超過5萬種,回溯年份至20世紀60年代[5]。NSTL成員單位僅9個,網上共建單位兩個,而CASHL目前已擁有200多家成員單位[6],在資源保障方面NSTL還需加強。
當前NSTL資源建設的主要模式是紙本外文期刊的聯合采購和文獻傳遞,其網絡版期刊主要在“全文文獻”里報道NSTL訂購的國外網絡版期刊和中文電子圖書、網上免費獲取期刊、NSTL擬訂購的網絡版期刊和NSTL研究報告,沒有為全國范圍大規模訂購網絡版期刊,在數字文獻的保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
NSTL由成員單位將本單位已到館的館藏文獻以手工加工成二次文獻,并定期提供給中心,再由中心將目次數據上網,周期較長。
CASHL管理中心的網站頁面顯得較為友好[7],其右上角為滾動的“最新消息”,正中間上面為檢索框,然后是并列的4大模塊:文獻查詢、用戶服務、咨詢臺、關于我們,它將所有相關信息都相應地歸入各自模塊里,用戶在瀏覽、查詢時只需直接進入相應的模塊即可。而NSTL主站點網站的頁面[8]在內容顯示上顯得有些重復,如“文獻檢索”、“全文文獻”、“目次瀏覽”等在頁面的最上一欄有顯示,而在頁面正中間及最下方又一一將這些模塊予以顯示;同時有些類目名稱表述不夠科學,如“全文文獻”表述不夠完整,建議改為“全文文獻獲取”;有些類目間存在交集,如“網絡導航”與“熱點門戶”可以整合到一起成“網絡資源導航”。
在進行文獻檢索時,要輸入“驗證碼”,這給用戶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或視力不好的(如色盲者)用戶帶來一定麻煩;在進行文獻檢索時,不能同時選擇多個數據庫,如數據庫“期刊論文 會議文獻 學位論文 科技報告”里的“中文庫”和“西文庫”不能同時選擇,數據庫“標準文獻 計量檢定規程”不能與另兩大數據庫同時選擇,給想進行多庫檢索的用戶帶來不便;多個入口進入不同類型的資源檢索界面,無疑給用戶在使用上帶來較大的麻煩。
要享受其文獻傳遞等服務,必須成為其用戶,到其網站上才可享受服務。
如CASHL在每年的教師節、元旦等重要節假日都推行文獻傳遞優惠月活動,在宣傳自己的同時,又鼓勵廣大人文社科研究者利用CASHL開展科研,NSTL卻較少開展此類活動。
3.1.1 投入更多的經費,加大紙本外文期刊聯合采購的步伐,同時在經費使用上向網絡版期刊訂購傾斜。
3.1.2 可以將高校系統有計劃地納入,因為高等學校特別是理工農醫院校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源信息有較為強大的保障系統,將它們納入進來,NSTL將能夠形成更為全面、深入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3.1.3 CASHL的資源和服務體系由兩個全國中心、5個區域中心和10個學科中心構成,其職責是收藏資源、提供服務。而NSTL沒有這樣的資源與服務體系,但擁有區域中心和學科中心,在資源上更能做到優勢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在服務上則因這些中心更接近用戶,更了解用戶,因此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近距離服務。NSTL也可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一些有理工農醫學科資源保障優勢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圖書館,組建相應的區域中心和學科中心。
3.1.4 CASHL與CALIS合作,由CALIS管理中心負責CASHL的技術支持工作,包括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系統升級與維護等,并負責“高校人文社科外文期刊目次數據庫”和“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圖書聯合目錄”的建設與更新,這樣既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又能使數據加工保證較高效率。NSTL也可尋求與CALIS這樣的服務體系開展某種合作,不僅可以節省經費,提高數據加工效率,又能在更大范圍實現資源共享。
3.1.5 增加特色館藏。除了外文圖書與外文期刊,NSTL應將成員單位的特色館藏,如某名人研究特藏、學者贈書、特定地區的地方志以及一些非書資料,如照片、圖片、講座報告、名師課堂等加工整理成相應的二次文獻,提交給中心,再由中心將目次數據上網,進入文獻傳遞渠道。
3.2.1 宣傳工作需加強。應積極向各圖書館特別是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傳遞人員推薦NSTL,讓廣大用戶了解并積極使用。
3.2.2 NSTL主站點網站建議只設3大模塊:信息檢索、用戶服務、關于我們。然后將“引文數據庫”、“目錄查詢”、“特色文獻”、“全文文獻”等歸入“信息檢索”大模塊里;將“參考咨詢”“、代查代檢”“、全文提供”“、用戶熱線”“、熱點門戶”、“網絡導航”、“目次瀏覽”、“預印本服務”、“特色站點鏈接”等都納入“用戶服務”大模塊里“;關于我們”模塊里還應更進一步完善關于NSTL的資源購進進度及具體如何操作使用NSTL等信息。同時將這3大模塊置于整個頁面的正中間,在各模塊下列出詳細的二級類目;另外,勿需在頁面的上下方再重復列出3大模塊名,以顯得整個界面簡潔、友好性強。
3.2.3 針對檢索過程中的問題,建議將在進行文獻檢索時要輸入的“驗證碼”取消;可進行多庫檢索。針對其中心站點分布式檢索的問題,建議建立統一檢索入口,即“一站式”的檢索入口,用戶通過該入口,能一次性在多個庫里檢索不同類型的文獻。
3.2.4 NSTL的鏡像站要加強與地方特色文獻的整合、信息資源共享合作,以共知共享共建的方式構建地方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體系。如:陜西省建立了陜西省科技文獻網絡服務系統,浙江省建立了浙江省科技文獻共建共享平臺,江蘇省成立了江蘇省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等[9]。
[1] [EB/OL].[2010-02-26].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
[2] 張智雄.NSTL三期建設:面向開放模式的國家STM期刊保障和服務體系[EB/OL].[2010-02-26].http://journalfair.cepiec.com.cn/admin/upfile/78/44.ppt.
[3]NSTL新增訂購電子期刊為全國開通服務的通知[EB/OL].[2010-02-28].http://www.nstl.gov.cn/htm/gg.htm.
[4] [EB/OL].[2010-02-28].http://med.wanfangdata.com.cn/Products/.
[5] 李軍凱.從CASHL和NSTL看我國文獻傳遞服務的模式和發展趨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6):33-37.
[6] CASHL成員館一覽[EB/OL].[2010-02-24].http://www.cashl.edu.cn/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whutgest/page/gcyg.psml.
[7] [EB/OL].[2010-02-28].http://www.cashl.edu.cn/portal/index.jsp.
[8] [EB/OL].[2010-02-26].http://www.nstl.gov.cn/index.html.
[9] 王淑云.NSTL哈爾濱鏡像站文獻信息服務與發展[J].圖書館建設,2008(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