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瓊
(大連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12)
信息技術是指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F代信息技術主要以計算機技術為典型代表。針對目前圖書館行業的特點,本文所指的圖書館信息技術人才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人才為主。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公共圖書館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無論是圖書館的資源建設,還是信息服務的開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人才的支撐。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隊伍,對于公共圖書館實現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手段的變革,更好地滿足免費開放時代讀者的需求,意義重大。
隨著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進程的加快,公共圖書館在不同程度上加強了信息技術的人才引進和培訓工作,各級公共圖書館尤其是省級圖書館擁有一些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基本能維持圖書館的正常運行,但基層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信息技術人才缺乏、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的現象,難以開展深層次的技術開發工作和個性化的讀者服務工作。如張萍對吉林省前郭縣圖書館、乾安縣圖書館、鎮賚縣圖書館、白城市圖書館、白城市少兒圖書館的調查顯示,被調研的5個圖書館的133人中:圖書館學專業人員為9人,占6.8%;計算機專業人員為1人,占0.8%;其他專業人員為123人,占92.4%。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如袁芳芳對寧波市公共圖書館人才資源現狀進行抽樣分析,結果顯示:在寧波市9個公共圖書館中,圖書情報專業人員占總人數的31.4%,計算機專業人員只占總數的3.4%。同時,由于圖書館工作人員待遇的偏低以及個人發展空間的狹窄,圖書館信息技術人才流失,非常嚴重。圖書館專業人才的流失,不但影響了圖書館正常工作的開展,而且影響了圖書館專業技術和服務模式的創新和發展。面對不斷增長的社會公眾信息需求,公共圖書館要改變觀念,拓寬思路,探索一種免費開放時期公共圖書館信息技術人才管理和建設模式,夯實圖書館服務技術基礎。
計算機硬件技術包括計算機電路基礎和計算機原理與組裝兩部分內容。計算機電路基礎主要包括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檢測工具使用、電子元器件檢測等內容。計算機原理與組裝主要包括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硬件的組裝維護與檢測、計算機硬件常見故障分析等內容。掌握計算機硬件技術的人員具有計算機檢測工具的使用、電子元器件檢測的方法以及電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并懂得計算機硬件系統的邏輯組成和工作原理,具有對計算機硬件結構分析、應用、設計及系統繼承的能力。在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發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不斷推進,公共圖書館大量采購的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存儲設備、UPS電源系統等價值昂貴、技術含量高的設備,需要信息技術人員的管理和維護。在計算機硬件故障導致的系統運行中斷,影響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情況下,更需要信息技術人員的及時維修和排除故障,保障圖書館服務系統的正常運轉。
計算機軟件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軟件的設計、實施和使用相關的多種技術的統稱。根據軟件的功能劃分,計算機軟件可分為系統軟件、編程軟件和應用軟件。圖書館利用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人員應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設備驅動程序和包括磁盤存儲管理工具、系統配置與診斷工具、反病毒軟件、文本編輯器、加密和解密工具、應用程序啟動器、注冊表優化工具、網絡管理程序在內的實用工具,如應掌握Unix系統、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以及SQL和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圖書業務集成管理系統、Office辦公系統、網站開發語言及工具、Internet應用技術、殺毒軟件等技術。對于開發編程軟件的技術人員來說,他們還需要掌握某種計算機程序語言,如VisualC++等。
信息管理技術是指對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加工、表達的各種技術之和,可分為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存儲技術、信息加工技術及信息標準化技術。信息獲取技術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過濾等。信息傳遞技術指跨越空間共享信息的技術。信息存儲技術指跨越時間保存信息的技術。信息加工技術是對信息進行描述、分類、排序、轉換、濃縮、擴充、創新等的技術。信息標準化技術是指使信息的獲取、傳遞、存儲、加工各環節有機銜接,與提高信息交換共享能力的技術,如信息管理標準、字符編碼標準、語言文字的規范化等。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信息資源呈幾何級數增長趨勢,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存儲、管理和利用是公共圖書館必須關注的領域。因此,公共圖書館信息技術人員要通曉現代信息管理技術,特別要掌握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技術,能利用主題樹方式、數據庫方式、文件方式、超媒體方式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從而便于讀者利用網絡信息資源。
21世紀,國際間的交流與協作日益頻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得外語特別是英語成為現代圖書館員對外交流的工具。目前,因特網上的信息95%以上都是用英語進行表述。高素質的信息技術人才必須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迅速地從Internet及其他網絡下載各種資料,能從國外文獻中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成果,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
公共圖書館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在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下,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拘一格地選拔人才,創新人才建設機制,為人才提供更廣闊的天地和發展空間。
據不完全統計,自二戰以來,美國從世界各地吸納的高級專門人才超過50萬人。目前,美國計算機產業領域半數以上的博士是外國人,在硅谷工作的外籍高級工程師和科技人員的比例達1/3以上。外籍科技人才的大量引進,既為美國節省了大量教育經費,又帶來了發展的原動力,使美國的科技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公共圖書館要加大引進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的力度,以改善館員隊伍結構,提高公共圖書館信息化水平,促進圖書館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公共圖書館引進信息技術人才要堅持以我為主、按需引進、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原則,制定中長期人才引進規劃,在引進高校畢業生的同時,創新人才引進渠道,對急需但不能直接引進的高層次信息技術人才,采取短期兼職、客座專家、借聘等方法,或通過項目聯合攻關、學術交流、講座、咨詢等方式,使之為圖書館服務;要打破身份、地域的限制,拓寬選拔渠道,引進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高層次信息技術人才;要對所引進的人才進行考核,從工作、科研、團隊精神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對引進人才進行專業素質考核,以遴選出適合崗位的最佳人才。
公共圖書館要以人為本,根據信息技術人才的性質、特點,建立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機制,不斷完善選任制、改進委任制、規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把民主選舉、競爭上崗和直接聘任、組織委任等形式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選“優才”、用“優才”,充分激發人才的活力,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一要制定崗位的具體需求和用人標準,讓應聘人才明確知道崗位職責。蘇格拉底認為:“不管一個人領導什么,只要他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而且能夠達到這個要求,他就是一個好領導”。這就是說,一個領導必須知道自己的工作職責是什么,同時能夠達到崗位的要求,就是一個勝任工作的好領導。二要拓寬選人視野。選才者視野覆蓋面的大小,決定了選才的廣度。公共圖書館管理者眼光要敏銳,善于捕捉常人所視而不見的蘊藏在蕓蕓眾生之中的信息技術人才。三要暢通選拔渠道。既要從高校選拔符合條件的優秀畢業生,又要跨地區、跨部門、跨系統選拔人才,真正形成廣攬群賢的生動局面。四要用人不拘一格。要打破舊的思維框架,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才,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
激勵理論是由20世紀60年代蘇格蘭經濟學博士詹姆士·莫里斯提出的。一句簡單的激勵話語,往往可以使一個萎靡不振的人突然得到自信和向上進取的力量。激勵機制是指組織為實現其目標,根據其成員的個人需要,制定適當的行為規范和分配制度,以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達到組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一致。公共圖書館對信息人才的激勵,應采取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的辦法。一是公共圖書館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情感溝通激勵方式激勵人才,要有愛才之心、護才之魄、容才之量和舉才之德;要關心人才、尊重人才,充分滿足人才的合理要求,信任人才。二是公共圖書館可采用靈活的工資福利制度,把津貼與人才的業績和圖書館的效益直接掛鉤。具有外部競爭力、內部公平性、適應自身發展的多元化薪酬制度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有效方法。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人才,要大張旗鼓地給予重獎和表彰,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使用、一流業績一流報酬。三是采取培訓或外出進修的方式激勵人才。有組織、有步驟地對信息技術人才進行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與崗位密切相關的專業理論、技術技能,隨時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科研發展方向,以激發信息人才的潛能,增強圖書館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傊?,公共圖書館管理者應通過各種激勵方式,激發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力資源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推動力。在免費開放時代,公共圖書館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公共圖書館界要轉變觀念,重視信息技術人才建設工作,通過多種人才建設機制,培養出一批適合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從而推動圖書館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張萍.吉林省基層公共圖書館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圖書館學研究,2008(11):55-58.
[2]袁芳芳.寧波市公共圖書館人才資源分析與對策[J].寧波通訊,2003(3):34-35.
[3]羅碧文.現代圖書館人才激勵機制探討[J].情報探索,2007(5):27-29.
[4]李劍飛,李茂仁.淺析高校圖書館人才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中國科技信息,2008(2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