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浙江 杭州 310002)
電子資源是圖書館館藏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印刷出版物相比,具有載體體積小、存儲量大、成本低、信息組織合理、檢索方便、具有交互性而且傳播和更新速度快等優點。隨著電子資源出版的增多和讀者對電子資源需求的旺盛,圖書館大量采購了不同形式的電子資源。如何對電子資源進行編目,充分地揭示電子資源的特征,滿足讀者檢索的需求和提高電子資源利用率,是圖書館編目人員需要認真加以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光盤型電子資源為例,通過實例探討電子資源的編目方法,以期與圖書館界同仁商榷。
1997年,國際圖聯在《電子資源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SBD (ER))》中將電子資源描述為:“電子資源是計算機控制的資料,包括需要使用計算機外部設備(如CD-ROM播放器)的資料。這種資料的使用可以是交互式,也可以是非交互式。包括數據(數字形式、字母形式、圖形形式、聲音形式或混合形式的信息)和程序(執行某種任務,包括數據處理的計算機指令或例程)兩種類型。此外,它們也可以包括電子數據和程序(如聯機服務、交互式多媒體)。”從這一對電子資源的描述中,我們可發現,電子資源是將信息以數字形式存儲在光、磁等存儲介質上,并通過計算機或類似設備閱讀使用的產品。圖書館收藏的電子資源通常包括圖書類、影視類、音樂類、教學類、軟件類、數據庫類等資源。按載體形式劃分,電子資源分為磁盤型、光盤型、網絡型等資源。光盤型電子資源是電子資源的一種形式,如CD、VCD、DVD。然而,目前光盤型電子資源與音像資料混淆出版,使得圖書館編目人員對諸如CD、VCD、DVD等光盤資料的著錄難以確定采取何種著錄格式。筆者認為,區分光盤性電子資源和音像資料,主要從信息的記錄方式、制作方式、使用設備、信息內容和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光盤性電子資源是用計算機數字存儲設備(光盤),以數字代碼的方式記錄信息的,利用數字化設備和技術、數據組織技術、軟件技術、超文本超媒體技術、數據壓縮技術加工信息,供計算機或類似設備使用,具有交互功能。而音像資料是以音頻信號、視頻信號或二者混合記錄而成,其信號的記錄方式是按脈沖編碼調制原理記錄模擬信號,主要利用錄音機、錄像機等音像制作設備進行編輯制作,一般利用音頻或視頻設備播放,通過聲音、活動圖像方式傳遞信息,只以直線性的單一路徑連續播放,不可進行交互。
在著錄上,光盤型電子資源與圖書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記錄頭標區、016字段、101字段、200字段、215字段、230字段、304字段等。并且,在著錄細節上,CD、VCD、DVD三者相互之間又有區別,以下列舉實例進行分析。
固定為24個字符長,包含記錄處理所需的一般信息。光盤型電子資源的著錄規則大部分都和中文文獻的著錄規則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電子資源著錄中應注意第6位字符要著錄為“l”(電子資源 )或“m”(多媒體資料 )。一般光盤型電子資源的第6位字符即記錄類型選擇“l”(電子資源)。
(1)圖書數據的頭標區為:
HEA##00939nam0#2200301###450#
(2)光盤型電子資源數據的頭標區則是:
HEA##01212olm2#2200349###450#
標識塊的必備字段為 001、010、016、071。 010字段用于著錄國際標準書號,016字段用于著錄國際標準音像制品號ISRC。有些分電子資源沒有ISBN,016字段的著錄就顯得尤為重要。在ISRC中,編目員可以獲取光盤資源的錄制年。例如:016##@aCN-A03-07-0100-0。從這一字段可知該光盤的錄制年為2007年,借鑒這條信息,編目員可以對100字段和210字段進行規范著錄。
編碼信息塊的字段為 100、101、102、105 和135。大部分字段都和中文文獻的著錄相同。要注意的是100字段的出版年可以根據016字段的錄制年獲得。101字段是著作語種字段,只有在光盤附有語言時才使用,如果是CD或者是MP3等純音樂類型資源可以不著錄。
2.3.1 101字段
一般情況下,在101字段@a正文、聲道等語種子字段著錄光盤的正文、聲道語種。只有在光盤字幕語種和聲道語種不同時,才需要在@j字幕語種子字段著錄字幕語種,并在300字段做輔助說明。
例如:1012#@achi@aeng@ceng@jchi@jeng
300##@a中英雙語,中英文字幕。
2.3.2 105字段
105字段為專著性印刷文字資料的編碼數據字段,如果是光盤型出版物的電子資源,本字段可以省略。
2.3.3 135字段
135字段是電子資源特有的字段,是必備字段,此字段記錄電子資源相關的編碼數據,包含的元素有電子資源的類型、特殊資料標識、顏色、尺寸、聲音、像位深度、文件格式種數、質量保證指標、前身/來源、壓縮級別和重格式質量。例如:135##@abo。如果不打算為這個數據元素賦代碼,本字段可不用。
2.4.1 200字段
光盤型電子資源題名的選取不同于中文普通圖書,中文普通圖書題名的規定信息源是題名頁或代題名頁,主要信息源是題名頁;電子資源題名選取的規定信息源是內部信息、物理載體上的標簽、說明性資料、容器或其他附件,主要信息源是電子資源本身,即電子資源內正式出現的信息,如屏幕題名、主菜單、程序說明和盒面標簽等。200字段的正題名應該是電子資源屏幕的題名,其他題名在附注項進行說明。另外,在@b字段的著錄上,CD、VCD、DVD 有所不同。
例如:
(1)2001#@a國語老歌之音@9Guo Yu Lao Ge Zhi Yin@h第一輯@b電子資源.CD@f鄧麗君 [等]演唱
304##@a題名取自盒面標簽
(2)2001#@a 贖 罪 @9Shu Zui@b電子資源.VCD@f喬·懷特導演@g詹姆斯·麥卡沃,凱拉·奈特利主演
304##@a題名取自盒面標簽
(3)2001#@a 流星蝴蝶劍 @9Liu Xing Hu Die Jian@b電子資源.DVD@f古龍原著@g趙依芳,吳敦出品@g王艷[等]主演
304##@a題名取自盒面標簽
(4)2001#@a第四屆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9Di Si Jie Xiao He Feng Cai Quan Guo Shao Er Wu Dao Zhan Yan@i少兒組@i彩虹塔@b電子資源.VCD@b電子資源.CD
304##@a題名取自盒面標簽
陳寅恪先生是20世紀的史學大家,對中國古代詩詞曲賦也頗有心得。《元白詩箋證稿》旨在通過對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敘事詩的考證,闡發唐代政治史。作者認為中國詩包含時間、人事、地理三點,故與歷史發生關系。將所有分散的詩集合在一起,將同一時代人物關系和地域連貫起來,則可以補充和糾正歷史紀載之不足。《元白詩箋證稿》既利用中國古詩的特點來研究歷史,同時又以史家的眼光來拓展文學的視界,開啟了“以詩證史,亦詩亦史”的研究風尚,堪稱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2.4.2 215字段
光盤型電子資源的215字段與中文文獻有比較大的不同,本字段主要包含電子資源的物理形態、數量及其單位標識、尺寸、附件等信息。
例如:
215##@a3光盤(CD)@c有聲@d12cm
215##@a1光盤 (CD-ROM)@c有聲,彩色@d12cm
215##@a2光盤(VCD)@c有聲,彩色@d12cm
215##@a3光盤(DVD)@c有聲,彩色@d12cm
215##@a2光盤 (VCD,CD)@c有聲,彩色@d12cm
215##@a1光盤 (VCD,Ver2.0)(150 min)@c有聲,彩色@d12cm@e附書1冊(18頁)
2.4.3 230字段
230字段為電子資源的必備字段,記錄有關電子資源類型和容量等文件特征的信息。一般內容為計算機程序和數據、音頻數據和圖像數據、計算機數據等。
(1)CD-ROM形式的程序光盤著錄形式為:
230##@a數據和程序
(2)無影像的純音樂光盤CD著錄形式為:
230##@a音頻數據
(3)既有影像又有聲音的VCD、DVD光盤著錄形式為:
230##@a音頻數據和圖像數據
光盤型電子資源附注塊著錄字段有300、304、307、312、323、322、327、337。其中 304 和 337 字段是一般光盤資源著錄必備的。304字段記錄題名的來源,例如:304##@a題名取自屏幕或盤面。電子資源不同于紙質文獻,它必須依賴特定的設備才能夠閱讀,所以在337字段著錄系統要求附注是必需的。例如:337##@本數據只能在Windows98以上環境運行。有些光盤型電子資源在封套上會標明系統要求,但是大部分是不會標明的,因此編目人員要自行判斷系統要求,并在337字段加以說明。
其包含的字段有600、605、606、607、610 和690(中圖分類號 )。在主題分析的基礎上,提煉出主題詞,并在610非控主題詞字段加以著錄。例如:6100##@a譯制片@a美國。
本塊特殊的字段有701、702、711。由于光盤型電子資源涉及多個責任者和責任方式,不可能一一著錄,但是為了準確地反映文獻的特征并為讀者提供檢索便利,每個責任者必須著錄。主要責任方式如主演、導演、編著等要著錄在701字段,其他的責任方式可以著錄在702字段。
光盤型電子資源的著錄格式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目前圖書館的光盤型電子資源編目還是參照《中文文獻編目規則》和國家圖書館周升恒先生于2002年編寫的 《電子資源著錄規則、電子資源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進行編目。面對日益增多的光盤資源館藏和新出現的光盤出版物類型,需要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光盤資源編目規則。同時也要求光盤型電子資源的出版發行行業進一步確定電子出版物的分類標準,制定適用于電子出版物的分類主題詞表,統一電子出版物的著錄規則,加快光盤資源書目數據庫的建設,以便達到資源共享和編目的統一,使光盤著錄工作有章可循,使光盤編目工作標準化。
[1]簡美玲.光盤型電子資源機讀目錄編制[J].圖書館建設,2009(1):55-57.
[2]羅丹梅.光盤型電子出版物編目方法探討[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6(3):170-171.
[3]劉崢.對電子資源編目的幾點認識[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5):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