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穩山
(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江蘇 泰州 225300)
自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實施以來,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這種傳統模式是指在學校、家庭、社會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針對大學生個體或群體開展的面對面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它的最顯著特點是受教育者與施教者能夠在現實環境中發生直接接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并日益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休閑、娛樂、交往、貿易等活動的主要載體。根據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年12月發表的“第21次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網民已達2.1億人,24歲以下的占50.90%,其中大學生占 34.80%(大專生為 18.70%,本科生為16.10%),可見大學生網民已經成為上網一族中的主力軍。面對大量以虛擬網絡生活為主要生存狀態的大學生,傳統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漸暴露出其時空資源的利用缺陷,因此,需要構建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來彌補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在虛擬網絡領域里可能存在的或未能充分涉及到的教育盲區。
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對網絡過度使用者和網絡成癮者的咨詢與治療,而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網絡技術及其相關功能,以多種方式幫助大學生求助者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分析心理困惑、解決心理問題、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從而促進大學生心理發展成長的過程。它主要包括網絡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網絡心理咨詢、網絡心理測量、網絡職業生涯輔導、網絡心理危機干預等。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如下五點特征[1]:第一,突破了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時空限制;第二,實現了心理健康知識信息資源共享;第三,能夠運用網絡本身具有的虛擬性、保密性功能,促進大學生積極袒露自己的真實內心世界和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實現較小阻抗甚至于無阻抗的心理援助;第四,可以在網絡環境下實現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無法達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第五,可以根據求助者的需要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轉化成現實環境下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與運行必須依賴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來提供領導支持和管理支持。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僅靠高校自身的獨立行為無法發揮足夠的效用,必須有政府的直接參與,并自上而下地構建出中央、省、高校三級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與管理體制,才能最終實現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本課題組研究認為,保障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的組織核心是國家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廳,教育部和教育廳的功能不應僅僅停留在發文與號召的層面,而應該在全國和各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中扮演領頭羊角色,發揮更加具體和明確的作用。首先,在國家層面,應由教育部牽頭,在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中成立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門。該部門一方面要行使行政指揮職能,負責指揮、協調各省和各部屬高校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體現技術服務功能,研究并整合國際與國內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資源、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技術資源等,組建面對全國大學生的國家級官方網站,及時在全國范圍內通報各地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狀況、國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網絡途徑解決全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為全國大學生心理發展成長提供各類學習與實踐資源。第二,在?。ㄖ陛犑校┘墝用?,應由教育廳牽頭,在省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中設立專門從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機構,該機構一方面要接受教育部相關部門的指導,承擔指揮、協調各市及各省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整合全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資源,組建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為全省的大學生心育提供網絡服務。第三,在高校層面,應由高校黨委牽頭,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中成立既是執行者又是指揮者的網絡心育機構,一方面負責貫徹執行中央、省兩級領導機構下達的任務,另一方面負責指揮全校的各級各類組織、部門協調開展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所有參與人員不但要有豐富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經驗,而且要擅長使用網絡技術,熟悉網絡的各種功能,但是,要求心理工作者是全才是不現實的。因此,無論是中央級、省(直轄市)級還是高校內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都必須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網絡的運行和維護,確保心理健康工作者在人-機-人互動中沒有阻礙發生。本課題組研究認為,這些技術維護至少應包括8個方面:①網頁設計的吸引力。許多高校現有網站的頁面,特別是主頁面,要么單調、呆板,顯得平庸乏味,要么成為街頭廣告,顯得花哨。因此,網頁設計人員必須要認真調研當代大學生的視覺心理,讓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的所有網頁對大學生產生強烈而持久的吸引力,體現出心理網站應有的特色;②網站欄目內容的更新頻度。部分高?,F有網站的欄目內容由于沒有及時更新,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陳舊過時的信息;③網站中病毒的清除。由于網站具有開放性,很容易遭到病毒的感染,必須不斷清除感染的各類病毒,才能確保網站的健康運行,對有心理危機的學生實施及時而不間斷的干預;④網站中各類心理測量軟件的使用與維護;⑤不良信息,特別是暴力、色情信息的屏蔽;⑥網站內各類心理健康指導的課件、心理電影等的順暢播放;⑦心理健康相關網站的互相鏈接;⑧求助者由網絡咨詢轉為電話咨詢的轉換等。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補充形式而發揮作用,它的目標必須依靠網絡系統的支撐才能得以實施。實施途徑包括如下6種:
網站的建立與運行需要經費的支持。本課題組認為,網站維護的費用應該由所隸屬的部門負責落實。但是,截止目前,我國沒有一家由中央、省級政府部門撥??钔顿Y組建的官方網站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務,因此,建立由政府投資的中央、省級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應是實施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工作;高校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已經普及,但是良莠不齊,許多網站只有簡單的應付檢查的內容,沒有真正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用,原因是網站的經費與人員均沒有到位。本課題組認為,這些高校可以尋求與當地的一些電信企業進行合作,從而解決技術人員與維護經費的不足,與合作單位實現雙贏。
由于學生在網絡的影響下,視野更廣、要求更多、意識更強,這就要求作為主導地位的教師要有更為廣博的知識、更細心的觀察、更有針對性的方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如果要從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首先深入到網絡世界,親自去經歷學生所經歷的各類事件,獲得網絡生活的各種體驗,才能找到與學生進行對話的平臺,從而不被學生視為外行而被拒絕。另外,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學生有可能會提供虛假信息[3],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具有較強的判斷力,能夠從眾多的信息中迅速選擇所需的有價值的信息加以思考和評價。在網絡環境下,心理健康教師要努力擁有突出的指導能力和較強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
我國許多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不但現有的欄目稀少,而且欄目中的內容非常貧乏,甚至有些欄目內竟然充斥了各類廣告。為了發揮網站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欄目管理者必須從大學生的視角來設計欄目種類,精心選擇和設置欄目內容。
網絡咨詢包括在線咨詢和離線咨詢,其中在線咨詢包括網上文字、語音咨詢和視頻咨詢等,離線咨詢包括電子郵件咨詢、QQ離線咨詢等。許多高校網站的首頁上沒有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的鏈接,學生需要網絡咨詢時,很難在學校的首頁上找到進入網上心理咨詢的鏈接,即使存在網絡心理咨詢,大多是指離線心理咨詢而不是在線心理咨詢。有些具有在線心理咨詢鏈接的網站,卻僅限于在校園內使用此項功能,如果在校外發生緊急狀況,受校園網限制,學生根本不能夠進入學校的心理咨詢網站,無法及時向教師發出心理援助的請求。在中央、省、高校三級心理網站開展真正的網絡心理咨詢,可以讓廣大大學生在校園內外都能夠獲得及時的心理幫助,減少各類心理危機事件向災難性事件轉化的幾率。
由于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的,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運用計算機終端設備連線中央、省和學校的心理健康網站。在鼓勵學生上網接受心理幫助的同時,學生必然要接觸到網絡世界中的暴力、色情等各種不良網站、網頁,因此,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須融入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利用網絡,如何消除各種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正視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根據心理援助對象的實際情況,及時將網絡上建立起的良好咨訪關系轉化成現實生活中的面對面咨詢,實現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互補。
[1]孟維杰,張曉書.網絡心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與關鍵[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2):151-153.
[2]徐曉芳.論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轉變[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5,77.
[3]王孝紅.大學生網絡行為與心理健康教育[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23(9):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