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蕊,潘曉軍
(沈陽醫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關于加強高校黨校建設工作的新思路
張蕊,潘曉軍
(沈陽醫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高校黨校;培訓;新途徑
高校黨校培訓在高校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陣地[1]。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利用高校黨校這一陣地,按照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吸收更多優秀學生入黨,建立新機制、探索新方法、開辟新途徑,不斷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不僅是高校黨的建設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而且對于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
目前,大部分高校黨校培訓采用集中式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多為政黨概述,黨的基本知識,黨員義務與權利,入黨條件、程序和黨章等知識,教學內容理論性強。某些授課教師沿襲傳統授課思路,教學內容陳舊,不能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并與學員生活、學習及社會熱點、重點問題相脫節。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加上培訓時間有限,上課時間緊張,互動交流不夠,這勢必會讓學員感覺黨校培訓枯燥乏味,導致學員缺乏學習積極性[3]。同時,隨著高校擴招,入黨積極分子數量急劇增多,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由于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已遠遠不能滿足學員學習需求。
高校黨校培訓存在的較大問題是考核形式單一。考核以學員上課出勤率和結業考試為主,致使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使黨課更加刻板和枯燥乏味。
高校黨校學員來自不同班級、學院,加之時間有限,很少有機會組織學員參加社會實踐,僅通過幾次黨課,很難讓學員充分交流,致使集體凝聚力缺乏。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分析、研究,總結出以下提高高校黨校培訓質量的措施和方法。
高校黨校應建設專職為主、兼職為輔的師資隊伍,在提高專職教師教學效果的同時,聘請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黨組織中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專家到校講解黨史、黨章和國家大政方針等內容,使學生有效梳理、分析和鞏固各種理論知識。但僅從教師外部強加理論修養是不夠的,還需學生通過自身體驗,自覺提升理論素養、黨性覺悟。
高校黨校的教育對象是思想活躍、熱情向上的青年學生,因此,必須結合學生年齡特征、生活特征和社會發展特征,科學地開展培訓工作,并找準切入點,不斷開拓創新,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掌握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國家大政方針,又擺脫了“知識中心論”的束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圍繞“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這條主線,根據具體學習內容,確定知識、能力目標,根植于黨的知識,注重學生個體差異,使黨校培訓實現知識教育與情感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如在黨校培訓中安排一系列實踐課程,以班級或黨小組為單位開展黨校知識競賽,寓教于樂,以生動的形式讓學員掌握黨的基本知識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也可以組織學員觀看愛國主義系列教育影片,如《南京!南京!》《建國大業》《唐山大地震》等。以問題為中心,組織學員進行討論,不僅可以讓學員大膽發表見解,在討論中批駁錯誤觀點,糾正錯誤思想,還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校園活動課主要以黨小組的形式開展,黨支部、支委是活動的指導者與考察者,黨校要鼓勵學員在支部活動及支部管理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學習、工作中不斷樹立個人威信[4]。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高校黨校更應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從根本上形成黨校的特色與優勢[5]。隨著入黨積極分子數量的急劇增多,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員學習需要,高校黨校在網絡信息時代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資源,開拓適合時代需要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學新途徑,對提高高校黨校培訓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許多高校黨校都在搶抓機遇,依托信息技術搭建富有吸引力的黨員教育網絡平臺。專題學習網站是基于網絡資源的專題研究、協作式學習系統,它強調通過學習者的探索、研究和協作來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習者體驗和了解科學探索過程,提高學習者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實踐能力,培養良好的創新意識與信息素養[6]。它不僅可以為學員提供研究性學習所需要的背景材料,展示各種多媒體信息,還可以創設各種具有逼真效果的虛擬情境。學員可通過瀏覽網絡信息,結合自身知識水平和社會經驗確定課題,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專題學習網站開展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是目前較為流行的數字化學習模式,它是一種生成學習資源的良好方式。黃娟提出了“專題探索—網站開發”研究性學習模式[7]。這種模式的學習過程是:學生根據一定要求,參與網站設計與開發。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學員利用網站自主、協作學習;學員的自主學習成果通過評價整合為網站資源,并可利用網站提供的形成性練習和考試功能,檢測自身的學習效果。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和學生既是資源的直接使用者,又是資源的開發者,學習的過程也是專題學習網站不斷建設與完善的過程[8]。網上教育,從學員學習需要出發,提供學習資源與工具,能有效解決教學交互問題,是完善高校黨校培訓的有效途徑。
根據高校黨校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對保障黨校培訓的嚴肅性、組織性和紀律性具有重要意義。高校要加強完善黨校管理,從教學目標、教師選擇、考勤、培訓學習、溝通交流、社會實踐、參觀調研、結業考試、學員評優、頒發證書、檔案管理等方面對教學管理和學員管理作出規定,確保黨校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9]。
建立“以班級為單位,分級管理,專項監督”的管理模式,明確職責,力求形成學員互相監督、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也可以小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或專題討論,便于集中,利于管理;在嚴格考勤與結業考試的同時,制定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黨校行為考核管理辦法,規范學員日常行為,引導學員認真對待黨校培訓和考核,如建立學員黨校培訓學習檔案,以督促學員認真對待黨校學習[3]。
高校黨校培訓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有著重要作用,高校黨委要高度重視黨建工作,為開展黨校培訓提供保障。高校黨校要積極探索,努力提高培訓質量,為推動學生黨建工作深入開展提供堅強后盾。高校黨校加強學員教育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需要,是保證學生黨員健康成長的客觀需要。教師要準確把握黨校培訓的重點內容,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抓住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學員學習、生活實際,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內容。辦好高校黨校,對于保障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確保高校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對高校黨員、黨員領導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與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1]胡錦濤.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校工作[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2009-10-12.
[2]習近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展黨校工作新局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09-10-12.
[3]董穎.高校黨校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創新性發展研究[J].文教資料,2010,(7):183.
[4]馬國慶,葉訪春,溫多紅.構建高校黨?!耙惑w多元化”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26.
[5]申振東.關于高校黨校教育創新的思考[J].理論與當代,2005,(8):33~35.
[6]謝幼如,尹睿.專題學習網站的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3,(1):34~39.
[7]黃娟,李克東.開發專題學習網站及進行相關研究性學習的思路及方法[J].中國電化教育,2003,(5):25.
[8]林偉濤.高校黨校網上入黨教育的新途徑[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102~104.
[9]黃開勇.試論高校黨校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作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2):164~166.
G47
A
1671-1246(2011)05-0018-02
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創建高校黨校長效機制的探索與研究”(C15-50-5-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