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金 輝,康艷輝,賈 慧
(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河北 邯鄲 056029)
護理美學教學方法改革研究
王培培,金 輝,康艷輝,賈 慧
(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河北 邯鄲 056029)
目的探討護理美學教學方法改革及其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07級護理本科1班護生94人、2007級護理本科2班護生77人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多元化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法。課程結束后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對2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實驗組護生考試成績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生對多元化教學法總體評價較好。結論多元化教學法有利于培養護生能力和興趣,促進知識理解和掌握。
護理教學;教學方法;護理美學
護理美學是將美學基本原理應用于護理實踐中的新興學科,是一門運用美學原理、原則、觀點和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護理學科領域美學問題和護理人員審美觀、素質及訓練問題的學科[1]。其作為護理專業人文課程之一,對于提高護生審美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塑造護理人員良好專業形象有重要作用。但是受傳統醫學教育教學模式影響,人文素質教育成為醫學院校護理教學的薄弱環節,且大多停留在人文知識傳授層面,教育形式和內容不完善。為滿足護理教育改革需要,筆者以護理美學教學為突破口,構建一種促成護生人文素質內化的教學模式。現報告如下。
選取河北工程大學醫學院2007級護理本科 1班護生94人、2007級護理本科2班護生77人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86人)和對照組(85人)。
根據課程內容,實驗組采用感染與熏陶、角色扮演、情景教學、互動教學、PBL等多元化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并自制臨床教學片;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教學法。課程結束后用主客觀評價方式對2組護生進行測試,并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實驗組護生進行評價。
根據護理美學課程內容及特點,設計課外作業、儀表考核,理論考核采用主客觀相結合方法進行考核[2],其中課外作業占40%,儀表考核占30%,理論考核占30%。實驗組護生86人,成績在 80分及以上者 46人(53.5%),80分以下者 40人(46.5%)。對照組護生85人,成績在80分及以上者25人(29.4%),80分以下者60人(70.6%)。2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可見,采用多元化教學法的實驗組成績高于對照組。
課程教學結束后,向實驗組護生發放問卷86份,收回有效問卷8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

表1 實驗組護生對多元化教學法的總體評價[n(%)]
培養護生新的求知模式和激發護生高水平的認知需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索,變學習知識為學會學習,變死學為巧學是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3]。護理美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其目的是引導護生正確認識、體驗多種美,以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鑒賞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從而促使護生熱愛和尊重護理專業。為實現此教學目的,在護理美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法,如結合情景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加深學生對護理美學的認識和理解,使護生感到自己面對的不再是枯燥的書本而是鮮活的場景,激發其學習興趣。
多元化教學法將護生學習和教師講課相結合,增強了師生互動,增進了師生感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給護生提供了積極參與和主動思考的機會,實現護生對新知識體系的建構。例如:“美學的基本原理”內容采用了師生互動、角色扮演等教學法,使護生樂學、愛學,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2組護生主客觀評價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75.6%的護生認為多元化教學法有助于加深對美學知識的理解,91.9%的護生認為多元化教學法有助于將美學理論應用于現實生活。
護理工作要求護理人員樹立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所以,培養護生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融入角色扮演、師生互動等群體性活動的多元化教學法,使護生充分感受到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在以小組為單位的角色扮演中,護生能夠從不同方面解決問題,共同承擔任務,并利用課余時間排練及互相學習,整個活動體現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集體智慧,使護生體驗到協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會了用恰當的語言和方式協調各種關系,這對其今后臨床護理工作有很大幫助。
教師在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教學法運用中起著評審作用,既要評價學生創作和表演質量,又要鼓勵學生,引導其積極思考,加深對知識理解。所以,教師只有對書本知識、生活常識、社會人文等有較深刻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才能更加透徹地講解理論知識,避免學生感到枯燥。同時,教師也要具有良好的組織和管理能力,能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護理美學教學質量。
總之,采取多元化教學法是提高護理美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只有根據護理美學特點,靈活采取與各部分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法,才能收到最佳教學效果。但由于護理美學本科教育處于起步階段,還在不斷探索多元化教學法,需要完善和經受實踐考驗的內容還有很多[4]。
[1]吳明,丁言雯,錢曉路.護理美學教學方法及其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3):81~82.
[2]王芳,顏文貞.《護理美學》考核方法改革實踐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0):2707~2708.
[3]孫勤,左月燃.護理大專外科護理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6):76~77.
[4]姜波.對《護理美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吉林醫學,2006,27(10):127~128.
G424.1
B
1671-1246(2011)05-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