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樞敏,張 嵐,陳威濤,顧曉明,王 鉑,劉 芳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甘肅省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分析
楊樞敏,張 嵐,陳威濤,顧曉明,王 鉑,劉 芳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了解全省結核病流行狀況和危害程度,評價《甘肅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執行情況,為制訂下一個十年規劃奠定基礎。方法采取分層整群等比例隨機抽樣方法,對15歲及以上常住人口進行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癥狀調查并拍攝胸片。所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或胸部X影像呈肺結核病變或疑似結核病變者,或已知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但X線影像未見異常者均為痰涂片和痰結核桿菌培養檢查的對象。結果全省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點為30個。抽樣人口為72 256人,應檢人口44 119人,實檢人口42 613人。對實檢42 613人進行肺結核可疑癥狀調查,95.43%的調查對象沒有癥狀,4.57%的檢查對象有相關癥狀。本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對42 353人進行胸部X線拍片,41 182人胸片未見異常,占拍片人口的97.24%;183人胸片異常疑似肺結核,占0.43%;988人胸片異常非結核病,占2.33%。有空洞和可疑空洞者18人,占胸片異常人數的1.54%。129例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的診斷分型主要為繼發型肺結核,占93.02%。全省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302.72/10萬(129/42 613),涂陽肺結核患病率為61.01/10萬(26/42 613),菌陽肺結核患病率為 72.75/10萬(31/42 613)。結論2010年我省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反映了全省結核病疫情,結果顯示全省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下降較緩慢,我省結核病疫情仍然很嚴重。
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
1979年全國29個省開展了第一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首次獲得我國結核病疫情基線資料,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1981-1990年)》;1984~1985年,全國 22個省開展了第二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990年全國29個省開展了第三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對《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1981-1990年)》的實施進行了考核和評價 ,依據調查結果制定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1991-2000年)》;2000年全國開展第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1,2],制定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為考核和評價《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實施情況,了解全國結核病流行現狀及危害程度,為制定下一個全國十年結核病防治規劃提供科學依據,衛生部要求在2010年組織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為了解我省近十年結核病疫情狀況,為制定《甘肅省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20年)》提供依據,我省于2010年5月15日至6月18日與我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點同步進行了代表全省疫情的30個調查點的調查工作。
根據《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通知》,我省需要30個代表性調查點。
采用分層整群等比例隨機抽樣方法,邀請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協助完成我省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抽樣工作。
1.3.1 癥狀調查及拍攝胸片對象 調查點所有應檢人口均進行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癥狀調查并拍攝胸片。應檢人口包括戶籍人口(指持有本地戶籍,但離開本地6個月及以上的人口不作為本次應檢人口)和外來常住人口中的15歲及以上人口。凡拍胸片者,一律拍后前位全胸片。
1.3.2 菌學檢查對象 所有肺結核可疑癥狀者或胸部X影像呈肺結核病變或疑似結核病變者,或已知是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但X線影像未見異常者均為痰涂片和痰結核桿菌培養檢查對象。
1.4.1 痰涂片檢查 采用萋尼氏熱染色法染色、鏡檢[3,4]。
1.4.2 痰結核桿菌培養 采用酸性羅氏培養基進行培養[3,4]。
運用Epidate建庫,由省級人員統一錄入,進行統計分析。
30個調查點包括山區19個、平原8個、其他3個;以農村為主,共21個,城鎮9個。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1 000~7 500元,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500~13 000元。30個調查點抽樣人口為72 256人,其中戶籍人口70 732,外來常住人口1 524人。應檢人口44 119人,其中戶籍人口42 926人,外來常住人口1 193人。實檢人口42 613人,其中戶籍人口41 444人,外來常住人口1 169人。實檢人口占應檢人口的96.59%,占抽樣人口的58.98%。
本次調查對42 613人進行了現場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問卷應答率為100.00%。傳播途徑知曉率為77.96%,16.77%的調查對象不知道傳播途徑;結核病主要癥狀知曉率為82.02%;對肺結核檢查和治療等免費政策知曉率為63.84%;8.81%的調查對象不知道得了結核病后到何處就醫;1.64%的調查對象對結核病治療結果持懷疑態度。上述結果說明我們還需加強結核病知識宣傳,宣傳重點是我國結核病免費政策和治療轉歸情況。

表1 甘肅省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
對實檢的42 613人全部進行結核病基本癥狀(咳嗽、咳痰、咯血等)調查,其中40 664人沒有癥狀;1 949人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相關癥狀,占4.57%。癥狀持續時間小于2周者1 170人,占60.03%;癥狀持續時間在2周及以上者779人,占39.97%。
實檢42 353人,其中41 182人胸片未見異常,占實檢人口的97.24%;胸片異常1 171人(其中183人胸片異常疑似肺結核,占0.43%;988人胸片異常非結核病,占2.33%)。有空洞和可疑空洞者18人,占胸片異常人數的1.54%。
在30個調查點中,29個調查點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占調查點數的96.67%。19個調查點發現涂陽病人,占調查點數的63.33%。20個調查點發現涂陰病人,占調查點數的66.67%。18個調查點發現菌陽病人,占調查點數的60.00%。
共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29例,涂陽肺結核病人26例,菌陽肺結核病人31例。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302.72/10萬(129/42 613),涂陽肺結核患病率為 61.01/10 萬(26/42 613),菌陽肺結核患病率為72.75/10萬(31/42 613)。129例活動性肺結核病人診斷分型,繼發型肺結核120例,占93.0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6例,占4.65%;原發性肺結核3例,占2.33%。129例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中,已知病人32例,占24.81%;新發現病人97例,占75.19%,見表2。

表2 甘肅省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病人發現情況[n(%)]
45歲及以上活動性肺結核、涂陽肺結核和菌陽肺結核患病率較高,并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75歲組達到最高峰,見表3。

表3 甘肅省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實檢人口及各類活動性病人的年齡構成情況
我省曾參與1979、1984~1985、1990年和2000年4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但均不能代表全省的結核病疫情。為獲得全省患病率,以準確反映我省結核病疫情現狀,本次調查邀請了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辦公室協助,并完全遵照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和細則進行。X線膠片、試劑、痰盒等均由省級統一提供。
本次調查對實檢人口進行了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有16.77%的人不知道傳播途徑,13.91%的人不知道結核病主要癥狀,13.07%的人不知道國家免費政策,8.81%的人不知道患結核病后去何處就醫,51.20%的人不知道結核病可完全治愈。說明應進一步加強我省結核病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活動性結核病患病率為302.72/10萬,按照全省2 603.34萬人口估算,全省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有7.88萬。目前,我省每年登記活動性肺結核病例2.5萬左右,近1/3的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未被發現,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結核病檢出率。
實檢人口中15~59歲者占79.12%,活動性病人有64人、新發現涂陽病人9人和菌陽病人18人,分別占各類病人數的49.61%、47.37%和58.06%,顯示該年齡段人口基數大,患病人數多,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較大。60歲及以上組的實檢8 896人,只占總受檢人口的20.88%,而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涂陽病人和菌陽病人卻分別占各類病人數的50.39%、52.63%和41.94%,顯示60歲及以上組結核病問題較其他年齡組更為嚴重,目前我省肺結核病人趨于老齡化。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從2000~201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以來,我省結核病防治工作有了很大進步,結核病疫情下降幅度較明顯,但是近年來,耐藥、流動人口、TB/HIV三大挑戰又給結核病控制帶來新挑戰,需繼續推行新的結核病控制策略,由政府承諾、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共同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
[1]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癆雜志,2002,24(2):65~108.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0.
[3]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辦公室.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實施細則[EB/OL].http:nenku.baidu.com/view/184378c76b7ee06ff91848,html,2010-04-19.
[4]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痰涂片鏡檢標準化操作及質量保證手冊[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R52
B
1671-1246(2011)05-01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