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梅
(江蘇省靖江職業高級中學,江蘇 靖江 214500)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作為一名普通的美育工作者,我談談自己對職業高中美術課素描教學的一些想法。
素描是一切美術造型的基礎,在素描訓練中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職業高中素描訓練雖然受時間、場所等眾多因素的限制,但只要安排合理,即把課堂教學、課外寫生、速寫和臨摹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樣就能達到綜合訓練的目的。
素描訓練是從簡到繁、由淺入深融思維和創造于一體的造型過程。初學素描時,學生由于缺乏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和理解,盡管有正確的視覺感受,但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往往不能正確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結構和內部聯系,缺乏整體觀念,喜歡鉆入局部,結果是費力不討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肯定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為了使學生養成整體觀念,正確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教師可通過石膏幾何模型分層次講解物體的基本組合,如:用圓柱體的構成分析杯子的結構,用球體和錐體組合梨的結構,等等。不管什么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著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觀物象并受制于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舍、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在素描教學中,要注意物體的輪廓準確和畫面的整體性。要求輪廓準確是避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作畫時應培養學生認真求實的繪畫作風。這里所說的輪廓準確并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細摳局部輪廓。在繪畫的第一階段打輪廓時應從整體關系入手,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達到目的了。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著直接的聯系。
初學者在作畫時,往往是盯住一點而忽略全局,目的是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完成一份素描作業時,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思想中形成這部戲或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
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于比較。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整體觀察的習慣。強調整體并不代表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于對局部的深入刻畫。
整體—局部—整體,習作練習時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很多小的階段。在每一階段都要考慮整體,并為掌握整體而調整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因此,掌握整體是對局部而言,在一定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畫物象的整體性特征上。
要想使學生學好素描,教師在教學上就要有長遠的總目標。為了打好堅實的基礎,學生習作應以長期作業為主,這樣便于領會老師的指導,有利于深入理解、反復校正和進行探索。教學上的嚴格要求主要體現在長期作業中。教師要向學生說明長期作業的重要性,對各種不良傾向及時加以糾正。同時,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業作為輔助,臨摹在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通過臨摹,可以學習前人的技法,掌握較規范的方法步驟和處理畫面效果的手段。在臨摹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簡單的描摹,嚴格按照繪畫的步驟逐步深入。有位大師說:“作畫要有信心和毅力,在你的意識中應明確地培植那種熾熱的欲望,你必須懂得大多數的想法來自于鉛筆的另一端,而不是筆尖。”平時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畫一些小速寫。這種速寫時間短,要求只畫出基本形體、動勢、比例和結構,不要求畫得十分完整,它可以直接對物寫生,亦可以根據記憶進行默寫。無論室內室外、人物還是景物,畫起來都比較方便,只要勤學苦練就能提高繪畫水平。
習作的質量還取決于觀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取決于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如:文學、美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它們的主張和特點。這樣能夠使學生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有助于提高繪畫水平。常有一些學生在基礎還未打好時就追求風格、流派,這時教師要適當地加以引導和糾正。要讓學生認識到:沒有渾厚的基本功作基礎,單純地追求某些風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無益的。因為學生不僅要具備照著物象摹寫的能力,而且要培養理解、記憶和想象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具備全面的造型能力。
有的學生開始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銳,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而有些學生則急于求成,時間一長就 “畫煩了”。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在畫面最后的調整階段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認真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素描習作的調整修改應本著整體的原則,反復分析研究,反復比較,理解形與神的關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時那種新鮮強烈的感覺來檢查畫面效果,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主次虛實是否有序。這些因素的調整,會使畫面虛實得當,所畫的物體完整而具體。
這里所講的表現能力是: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的深入觀察和自己的感受,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的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而且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力求形神兼備,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為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于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不應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于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及發展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熱衷個性會在一定程度上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一切自然的東西不經過藝術的加工和處理,不能成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每一張學生的素描作業,都反映著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在評畫時應多啟發、多誘導,盡量保留學生的繪畫個性,不要一刀切。畫面的主觀處理是藝術創造不可缺少的,大膽地取舍和夸張有利于表現畫面的主題。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練外,還要靠藝術的思維,關鍵是用腦分析。素描訓練的目的,不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畫家,而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整體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1]中學美術教參.
[2]少兒美術(教師論壇).
[3]兒童美術跟我學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