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
(澧縣雷公塔中學,湖南 澧縣 415500)
21世紀將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21世紀對教育需求的特點也就是信息化社會對教育需求的特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而且從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諸多深層面賦予教學以新的含義。新課程教學改革強調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正在非常有效地幫助教師實現著教學方式的變革。近年來,多媒體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一改傳統的“黑板+粉筆”的單一呈現方式,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可視化、互動化、個性化,使課堂教學變得“活”起來,變得更加生動和高效。
可見,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之中勢在必行,它在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上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在提高教學效率、創設情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在教學《安塞腰鼓》時,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安塞腰鼓”表演,讓學生欣賞,從中感悟、體會安塞腰鼓的節奏和美,以及西北漢子通過安塞腰鼓所釋放出來的那種奇偉磅礴的能量和他們的陽剛之美。學生們興趣盎然,有的好似已經跟著打起來、跳起來了,這時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身臨其境,投身其中,融情于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來,朗讀效果自然無可挑剔,同時也帶動了對文章的品味理解,不再是那種枯燥、呆板的朗讀和教師機械灌溉、學生被動接受,而是學生自愿、自覺、自主、充滿興趣地學習。
一種好的學習方式能刺激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使每個學生的需求得到及時的反饋。學生學習真正的持續的動力是來自內在的、自發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外在的教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在傳統的學習環境中,固然有著許多有效的刺激學生學習的力量,如來自各方面的獎懲手段,社會環境的潛在影響,等等,但大多最終指向今天的學習對未來生活的影響上,如果缺少真正的內在的興趣,學生很難為了一個遙遠的目標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學生在某一學科上下功夫為了什么?除了興趣外最直接的就是為了分數,學習內容在考試后異化成了分數、結業憑證、錄取通知,最終造成了學生的厭學,甚至造成了無意義的教育——背離了本來的教育目的。而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的表現欲望被激發并得到滿足,而學習內容所自然形成的評價標準使學生只有在深入學習后才能有更充分、更出色的表現。現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課堂并非孤立于真實的世界之外的學習空間,要把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語文與生活的關系是最為密切的,用語言表達和交流是人類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傳統的語文教學卻常常進行架空的技巧訓練,學生缺少表達和交流的欲望。在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生必須通過語言來表達、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語言運用中去學習語文。這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在網絡中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帶動語言及思想上的突飛猛進。
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理應學好,但是中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怎樣深入理解,深入作者的內心,認真去把握一篇文章的內涵,對于初中生而言,確屬難事。因此,在教學時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深入作者的內心。但是,有些內容,僅靠作者的語言描寫是不夠的,學生也是難以想象和接受的。
如《斑羚飛渡》一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課文中斑羚為了自救的“成功試跳”的大段描寫。雖說語言文字非常生動、形象,描寫也特別細膩,但對這種極少見、極特殊的悲壯畫面,學生理解起來是很費力的。為了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老斑羚為了種族生存而甘心犧牲自己的精神,我利用了多媒體將這段描寫制作成動畫,把老斑羚為了種族生存而甘心犧牲的精神生動、形象、直觀地演示出來,也將即將墜落深谷的老斑羚的命運展現得悲壯而燦爛。學生被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深深感染,大為震憾。
新課程標準在語文學習中加入了信息選擇和處理的內容,以期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更有效地適應未來的信息社會。由此可見,教師對信息處理的選擇也顯得尤為重要。
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給語文教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現在對教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去創造。對于農村中學的教師來說,時常遇到的困難是資料不足,難以得到名師的指點、專家的點撥??墒窃诮裉?,隨著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農村中學的教師有了良師益友,坐在學校、電腦旁,能看到示范課,能從許多教育成功者那里吸取精華,充實自己,武裝自己,并在自己的教學中,加以運用。比如,遠程教育資源里面所提供的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優美的圖畫,能讓學生不僅展開想象,而且親眼目睹。在教學《紫滕蘿瀑布》一課時,憑作者優美的語言,學生能夠想象到紫滕蘿的形狀、顏色,但不能直觀地展現出來,于是,我利用了遠程教育資源里面所提供的精美課件,學生看一幅幅美的畫面,同時,運用已有的語言文字積累,這對學生的練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教學《月亮上的足跡》一課時,對于月球,我們只是想象,不能親眼目睹。鑒于此,在上這一課時,我利用了遠程教育資源所提供的媒體展示,讓學生從語言上感悟,從畫面上目睹,從而想到這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的一步。我相信,只要開通遠程教育資源的學校,都能合理地、有效地、有意義地、恰到好處地選擇與運用,就既能豐富老師的知識,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達成資源共享。
當前,語文學科面對的是未來的挑戰,前機遇,應著力構建新課程體系;語文教學面對的是空前廣袤的視野,是空前拓展的豐富資源,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學生自主性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所實現的空前便利條件;語文教師面對的是課堂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都可能在極大程度上被突破,是師生互動在過去難以想象的同步、異步等多種方式下所實現的空前優化??梢姡瑢崿F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完美運用,即二者的有機整合是時代的迫切要求。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多媒體電子期刊(語文).
[2]習鵬程.語文學科信息技術整合的網絡應用.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3).
[3]施妮.激活網絡環境優化語文教學.
[4]陳立龍.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