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凱 朱斐斐 陳怡欣
(南通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江蘇 南通226001)
金融危機形勢下我院畢業生心理狀況的分析
楊 凱 朱斐斐 陳怡欣
(南通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江蘇 南通226001)
本研究采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對南通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09屆144名畢業生進行測試,將測試結果與全國常模進行比較,并對畢業生的性別、城市和農村畢業生、師范和非師范畢業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比較,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群體差異,以便及時為心理困難畢業生提供心理輔導和就業指導,準確把握工作的側重點。
金融危機 畢業生 心理健康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2008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而起的金融危機影響到全球各國的經濟健康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大的挑戰。中國對美國經濟出口直線下降,東部沿海的一批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關門破產,國內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幾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在不斷上升,大學生就業形勢遭受了空前的壓力,針對金融危機形勢下面臨畢業的大學生,在嚴峻的就業壓力下,我們有必要掌握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心理輔導,為我院的畢業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
南通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08屆畢業生144人,年齡18—25歲,平均23.11±1.41歲。男64人(44.44%),女80人(55.56%)。城鎮70人(48.61%),農村74人(51.39%)。師范生33人(29.73%),非師范生111人(70.27%)。
在地理科學學院2008屆畢業生畢業前兩月內,采用由教育部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課題組鄭日昌、鄧麗芳編制的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1]按班級進行集體測試。CCSMHS由104條題目組成,主要檢測大學生心理健康的12個維度,包括軀體化、焦慮、抑郁、自卑、社交退縮、社交攻擊、性心理、偏執、強迫、依賴、沖動、精神病傾向。施測者由心理健康輔導員擔任。測試按照量表規定的程序進行。強調被試者在讀懂指導語后方可開始答題,告之個人檢測結果僅供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使用,不影響被試者的學籍、入黨、考研、獎懲和就業等,所有問題無對錯之分,按照自己的情況真實回答。被試采取答題卡答題,測試結果通過讀卡機錄入電腦。測試中發放問卷144份,回收有效問卷144份。
采用Stata7.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各組因子分以x±s表示,組間比較分別使用t檢驗、方差分析。
我院2008屆畢業生CCSMHS各因子分除抑郁顯著低于常模外(P<0.05),均極顯著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P<0.01),表明其整體心理狀況要好于全國大學生平均水平。(P<0.05—0.01),詳見表1。

表1 我院畢業生及常模CCSMHS比較結果(n,x±s)
檢出標準:只要高于一般關注對象得分,即為心理關注對象。即具備以下4個條件之一:①抑郁大于或等于23分;②焦慮大于24分;③精神病傾向大于17分;④偏執+攻擊+沖動大于66分。按照量表的篩查標準,共檢出關注對象13人,占2010屆畢業生總人數的9.03%。
男生與女生CCSMHS各因子分比較,在社會攻擊、偏執、強迫、精神病傾向4個因子分上都顯著高于女生(P<0.05),有明顯差異性,其它各因子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2。
表2 地理科學學院畢業生不同性別因子分比較(±s)

表2 地理科學學院畢業生不同性別因子分比較(±s)
與女生畢業生比較,*P<0.05,**P<0.01。
?
CCSMHS各因子分中,農村畢業生的社交退縮和性心理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城鎮畢業生,有明顯差異性 (P<0.05),其余各因子分間均無顯著性差異,詳見表3。
表3 地理科學學院畢業生不同性別因子分比較(x±s)

表3 地理科學學院畢業生不同性別因子分比較(x±s)
與農村畢業生比較,*P<0.05,**P<0.01。
?
CCSMHS各因子分中,師范畢業生和非師范畢業生各因子分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4。

表4 地理科學學院畢業生不同性別因子分比較(x±s)
(1)與全國常模比較,我院畢業生各項因子得分均顯著低于全國常模,在關注對象檢出率方面,我院畢業生關注對象,即心理問題檢出率為9.03%,低于其它相關研究所得出的10%—30%[1-2]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結果顯示我院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全國青年平均水平,這與有關研究結果有所不同[3]。綜合原因分析,我院大學畢業生心理健康良好應該與我院在金融危機形勢下加強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有關。首先,在金融危機形勢下,我院加強了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輔導,強調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促使他們擺正心態來接受社會的挑選。其次,加強對所有畢業生的動態篩查和摸底,對就業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關注幫助和心理輔導,提升他們的就業心理水平。再次,及時推出一系列的就業幫扶政策,如 “導師一幫一聯系制度”“組織專場招聘會”等來促進畢業生就業,這也是金融危機形勢下改善畢業生心理應激水平的有效方法。以上這些都是我院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重要因素。
(2)在男女畢業生比較研究中,結果顯示男生在社會攻擊、偏執、強迫3個因子分上都顯著高于女生(P<0.05),有明顯差異性。這與相關研究結果接近[4]。此差異可能與男女生的就業期望值和本身的個性特點有關。男生有事業心,希望找到較好的工作崗位,但金融危機形勢下往往事與愿違,就業招聘中容易遭受挫折,承受的心理壓力較大。且男生年輕氣盛,血氣方剛,遇事容易沖動,遇到煩惱不善傾訴,容易鉆牛角尖,故容易造成偏執、強迫等狀況。而女生就業期望值相對較低,容易接受靈活就業現狀,且心境平和,善于溝通,遇事沉著冷靜,因此也就較少產生偏執和強迫傾向。另一方面,也與我院男女生的學習動機有關。我院男生學習不夠刻苦,學習目的不強,有的同學還迷戀網絡,甚至有課程掛科等,這都是負性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而我院女生學習刻苦,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目標,在學習生活中能不斷體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心理素質也就相對較好。
(3)在城鎮畢業生和農村畢業生比較中,結果顯示農村畢業生的社交退縮和性心理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城鎮畢業生,有明顯差異性(P<0.05),說明農村畢業生的心理狀況要差于城市畢業生,這與有關研究的結果相同[5]。我院農村畢業生大部分來自蘇北農村,少數來自西部邊遠地區,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一般都較差,大部分父母務農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型工作,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家庭不是獨生子女,甚至多子女上學,這類同學在學校學習的同時,心理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一般比較內向,不善于與同學交流,與有著較好家境的城市學生相比,具有自卑、內向、敏感等性格特點。在即將畢業的情況下,尤其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就業機會較少,在就業應聘中遭受挫折后容易產生社交退縮等心理問題。而且,農村的科學普及較差,農村大學生在家庭和學校接受的生理衛生知識較少,也是他們性心理水平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4)在師范生和非師范生比較研究中,結果顯示CCSMHS各因子分中,師范畢業生和非師范畢業生各因子分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可能與國家師范教育政策有關。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師范生政策的變化,師范生包分配已經成為過去。金融危機形勢下,師范生也一樣面臨著就業形勢的壓力。隨著教師招聘競爭機制的引入,我院師范生的畢業就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他們和非師范畢業生的就業處境相同,本研究結果顯示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處于相同水平。
本研究結果提示,我院的畢業生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全國青年大學生常模,他們總體的心理水平較好。同時在群體研究中,我們發現男生和農村大學生心理水平相較女生和城市大學生為差,這也為我們做好畢業生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在金融危機形勢下,要更注重男生和農村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幫助,提高他們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發展現狀,更好地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1] 樊曉光,周東明.青島大學師范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評價[J] .中國學校衛生,2006,27(4):326-328.
[2] 趙巖,王江洋.師范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47-49.
[3] 趙書越,韓柏,唐榮華等.大學新生和畢業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 .調查研究,2009,6(8):130-131.
[4] 劉藝敏,王海峰,紀梅等.上海某大學547名畢業生心理狀況[J] .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28(4):101-103.
[5] 阮碧輝.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畢業生心理健康調查[J] .教育與職業,2010,6(2):69-71.
2009年南通大學團建課題。(通大團2009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