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丁丁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基礎課部,江蘇 淮安 223200)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應重視思維能力的課堂訓練
闞丁丁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 基礎課部,江蘇 淮安 223200)
制約五年制高職學生應用寫作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不適應應用文寫作的思維方式,缺乏應對應用文寫作的思維能力。針對學生寫作思維水平較差和學習惰性較強的實際,在寫作訓練中我們應高度重視課堂訓練,通過研讀范文、編寫提綱、段旨撮要、一題多做等方法,不斷提高其對應思維、類化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其應用寫作水平,并促進其職業能力的發展。
五年制高職 應用文寫作教學 思維能力課堂訓練
目前五年制高職應用文寫作在課堂教學方式變革和加強實踐訓練上花了較多的力氣,但不少學生反映“上課聽聽覺得很有意思,動起筆來還是不會寫”,“特別是進行公務文書、調查報告、新聞采訪一類寫作時,仍然感到無從下手”。寫出的文章思路散亂無序、表達重復矛盾、論述沒有重點、結論偏頗片面、面孔呆板陳舊等毛病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不熟悉、不適應應用文寫作的思維方式,缺乏應對應用文寫作的思維能力。
當代寫作學的寫作原理觀認為,寫作活動表面上看是一種外在的書寫行為,但本質上是一種語言生成行為。語言生成的活動是一種思維的活動過程。美國著名寫作學家唐納德·奎德認為:“在整個寫作中,寫作和思維是同時產生的,寫作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過程。”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語言乃是思維的有機的創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從思想中不斷地發展起來;所以,誰要想發展學生地語言能力,首先應該發展他的思維能力,離開了思維單獨的發展語言是不可能的。”實踐證明,提高高職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強應用文寫作思維能力訓練。
從應用文的特點來看,應用文不是一般的有感而發,而是針對社會活動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綜合,以文字的形式作出的適當的反映和處理。因此,只有通過縝密思維,深入地反映客觀社會生活,揭示其本質和規律,才能解決實際問題。五年制高職學生年齡偏小,心智不夠成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其寫作思維訓練欠缺、思維固化、能力不足,很難寫出質量較高、言之有物的應用文。文理即事理,忽視對內在邏輯關系的把握,導致文章“看上去很美”,實際“貌合神離”。即使課堂上暫時掌握了,面對復雜、微妙的工作實際也難以應對自如,最終應用文寫作也只是“照貓畫虎”,不得要領。
美國教育家赫欽斯認為:“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文章寫作,無論文學寫作還是應用寫作,本身就是學生科學認識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人們不僅運用思維和智慧來寫作,而且通過寫作活動本身,即在寫作過程當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智慧水平。因此,在應用文寫作教與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作理論和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思考和分析,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職業能力的發展。
從應用文發展趨勢來看,現代經濟高度社會化、國際化、自由化、通訊設施現代化,形成了現代應用文不同于傳統應用文的特點,新的文體不斷出現,功能不斷拓展。且應用文種類繁多,常用的就有兩三百種,學生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掌握全部應用文的寫作格式和寫作要求。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只有提高應用文寫作思維能力,熟悉寫作思維模型,提升寫作素質,打下寫作基礎,才能應對應用文發展的挑戰,適應崗位需要和社會發展。
應用文以解決工作事務、生活交往中出現的問題為目的,要以理服人,故而應用寫作中主要以抽象思維為主。在具體寫作中,無論是立意階段還是行文階段,都要正確使用概念,恰當進行判斷和推理,善于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最終實現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轉化。五年制高職學生長期接觸文學類作文訓練,形象思維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且受到應用文程式化特點束縛,創新思維較差,故要重視以下思維能力訓練。
1.類化思維。寫作主體根據事物的共同屬性、特征,對事物進行歸類分析的思維能力。在應用文寫作過程中,從材料的收集、主旨的提煉、整體的布局和材料的組織安排均離不開概括、歸納和抽象分析。若類化不當,材料不能反映主旨,結構定然無序。實踐表明,五年制高職學生不善于對材料進行歸類,或提煉主旨無從下手,或以偏概全、膚淺表層,或文章層次不清、條理不明,嚴重影響應用文寫作質量。
2.對應思維。寫作主體在寫作中根據寫作目的和閱讀對象確定并靈活調整主題、選材和語氣的思維能力。應用文不同于自我表露性的文章,更多體現互動性,有著對象化特點,其寫作不能自說自話,而要在動筆之前明確主題、角度和閱讀對象。例如晚輩給長輩寫信或長輩給晚輩寫信,其內容和語氣一定大相徑庭。作者在寫作時必須具有角色認知的思維能力,頭腦中始終有一個明確的角色位置指向。缺失對應思維將導致寫出來的應用文即使格式規范,內容齊全,結果卻達不到“用”的目的。
3.創新思維。寫作主體充分發揮認識的能動作用,突破固定的邏輯框架,不斷以新穎方式和多維角度的轉化來尋求獲得新成果的思維活動,主要表現為求異和創新。應用文一般具有固定的格式,具有明顯的模式化思維的特點。掌握固定的模式有助于快速理清思路,迅速落筆成文。正因為如此,應用文寫作教與學容易陷入“格式”至上的陷阱。模式并不意味著缺乏創造性,因為在寫作過程中作者要運用高度的心智去構思、立意、選材、布局和表達。在寫作中如果不善于創造性地提出新觀念、新措施、新辦法,那么所寫出來的文章就沒有生命力和實用性。特別是演講稿、廣告策劃和新聞寫作,要想引人入勝就需要創新思維,千人一面、刻板僵化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
寫作思維訓練的方法很多,因五年制高職語文應用寫作模塊課時有限,學生寫作基礎較差,訓練內容要對提高其應用寫作能力效果明顯而又能易于操作,一般來說,課堂訓練較為合適。課堂訓練相對于實訓和社會實踐而言,主要指利用課堂時間結合應用寫作課程內容對學生開展單項和綜合能力訓練。課堂訓練對于學習惰性較嚴重的高職學生而言尤為重要。
1.范文研讀。仔細分析研究優秀作品的遣詞造句、篇章結構、內容邏輯,從而把握不同應用文寫作中因場合、身份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語境、情態、氣勢、意味,做到反復揣摩,爛熟于心,從中獲取知識、智慧、寫作技巧,不斷提高類化思維、對應思維等能力。重點從優秀作品中學習三方面內容:一是如何實現主旨和材料的統一;二是如何開頭、結尾和起承轉合;三是如何根據實際確定行文語氣。
2.編寫提綱。提綱對于寫應用文、特別是寫較長的應用文有重要的意義:一是提高寫作效率。寫作前編寫提綱使文章主體層次清晰,整體協調,首尾一貫;可以使作者根據基本框架的需要對大量的素材進行取舍、裁剪;可以使作者提高分析綜合能力和提綱挈領的本領。二是節約時間。應用文不同于散文、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格式固定,邏輯性強,材料定好后,寫出了結構提綱,文章已基本成形。訓練方法之一是編寫提綱與范文研讀相結合,在閱讀范文時學生列出范文提綱,增強對文章層次結構、謀篇布局的整體把握。訓練方法之二是寫作練習時,不必每個習題都讓學生寫作全文,只布置編寫提綱即可。編寫提綱應包括如下幾項內容:一是把文章的主題句或基本觀點用準確完整的語言寫下來;二是要把文章需寫幾個部分確定下來,而且要寫出每部分的內容要旨;三是寫出每部分的材料名稱(或事實材料,或理論材料);四是開頭和結尾,開頭和結尾可以寫完整些,也可以只寫出大意。
3.段旨撮要。在每一段的開頭,也用一兩句話將本段的中心意思表述出來,統領本段或本層次的全部內容。同時,各段的顯旨句之間,要講究對稱(不見得對仗),最好語序也基本一致。撮要需要有較強的概括能力和類化思維能力,也是訓練類化思維的有效手段。在寫作整篇文章前將段旨撮要與提綱相結合,則文章層次脈絡不亂,整篇文章就會顯得嚴謹、提氣,寫較長的文章也比較方便。課堂訓練課采取三種方法:一是選擇一篇段旨撮要較好的文章,將段旨句去掉,要求學生閱讀文章,進行概括提煉,最后教師講解;二是列出一篇文章的各段段旨句,要求學生結合主題,進行擴展寫作。
4.一題多做。一是提供一則材料,學生根據材料寫作多種文體;二是根據材料,提煉多種觀點。前者重在增強學生的文體意識,后者重在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此類訓練在新聞、廣告、調查報告寫作中較為重要。通過逆向、發散等創新思維的方法,開展跨時空立體分析,或改變思考方向多項理論,鼓勵學生打破傳統的、通行的定論,另辟蹊徑,不斷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廣闊性、深刻性,從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1]裴顯生.寫作學新稿[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第二版.
[2]孟昭蘭.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3]馬正平.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本文為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立項課題“高職應用文寫作思維能力課堂訓練方法研究”成果。
book=239,ebook=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