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紅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城鎮人民就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眾多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融資難問題一直制約著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2008年的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的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解決好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就成為理論界和業界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本文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截至2008年末,我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高達11.6%,而我國銀行業整體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2%。較高的不良貸款率直觀的說明了,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的信用現狀較不理想。中小企業多數情況下無法為貸款提供高質量的抵押或者擔保,雖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信用擔保機構自身發展不完善,所以對于解決這一問題也是杯水車薪。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金融機構貸款(35.2%)、企業職工自籌資金(21.5%)、占用客戶資金(19.3%)、票據融資(13.4%)、民間借貸(6.4%)、外商投資(3.1%)和證券市場融資(1.1%)等七個方面。中小企業內部融資能力較差,間接融資在整個融資中占較大的比重,但是過度依賴金融機構貸款。融資租賃、典當融資和風險投資市場發展相對落后,信用擔保也是剛剛起步,而中小板塊上市的門檻又太高,中小企業無法充分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這給企業的融資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由于中小企業存在著較高的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雖然其信貸款數金額較小,但是放貸的程序與大型企業無異,這必然導致貸款程序復雜,這使得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居高不下。據相關的研究統計,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貸款頻率是大企業的5倍,但是平均的貸款額度僅為大企業的5%,其貸款的管理成本自然會高過于大型企業。
商業銀行基于“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經營原則,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必然會采用嚴格的審批程序。從融資的能力來看,大中型企業相對于中小企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有調查顯示,在提出貸款需要的企業中,能完全獲得100%足額貸款的中型企業為78.9%,而小型企業僅為36.4%。
政府作為企業經濟的維護者,為企業的正常發展提供必要的政治環境和法律環境。而現階段,政府觀念并沒有徹底的轉變,政策也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我國的政策環境總體上對中小企業持歧視態度,國家的政策扶持一直向大企業傾斜。同時,我國的中小企業法規建設尚不完善,中小企業的法律地位還未得到法律有效支撐。
對于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必須從理論上尋找其根源。信息不對稱理論和信貸配給理論是產生這一現象的理論根源,這兩個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而言有著更大程度的信息不對稱性,進而引發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商業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往往傾向于在低利率水平上篩選信息充分和低風險的貸款申請人,而不是通過利率的靈活變動手段來調節信貸市場的供求關系。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必然會發生的,也是無法徹底消除的一個問題。
中小企業能否解決融資難問題,起決定作用的不是銀行或政府,而在于企業自身。本文認為以下的原因是造成融資難的內部原因:中小企業的規模太小,技術裝備落后,優質的可抵押的資產較少;中小企業的管理機制落后,治理結構不規范,管理水平低下;中小企業信用等級偏低,不良貸款較多,逃債、廢債現象嚴重。
首先,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不全面,銀行尚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由于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并未從實質上完成市場化改革,對市場的反應較為緩慢,不能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特點;其次,我國銀行經營管理水平落后,銀行業的結構不合理,均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產生了不利影響;最后,我國現行的相關制度不盡合理,法律法規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正常的融資活動。
首先,必須完善企業管理制度。中小企業必須構建科學的法人治理制度,推動股份制改革,推進企業建立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其次,必須加強企業信譽建設,樹立企業品牌。企業必須提升內部管理人員的素質,強化誠信教育,樹立企業品牌化意識;最后,開拓和培育適合自身情況的融資渠道。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制定融資方案,可以通過內源性融資、民間資本等途徑拓寬融資渠道。
首先,政府必須大力扶持有利于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的中小企業,對符合政策條件的中小企業進行政策上的扶持;其次,加快中小企業的信貸現代擔保機構的建設,創造條件重點扶持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的擔保機構;最后,對信譽較好的中小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當企業遇到資金困難時,政府給予特批在一定時間內緩繳稅款。
一方面,金融機構應針對我國中小企業有著多種成分這一特殊情況,建立多層次的金融支持系統。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金融支持系統才能更好的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必須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擔保方式進行創新。由于中小企業的抵押物不足難以獲得優質的信譽擔保,金融機構必須創新出適合中小企業特色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但是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析,豐富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研究,拓展了相關的理論文獻,希望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