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凡
紅色旅游是作為內容的“紅色”和作為形式的“旅游”的有機結合體,是“革命精神”與現代“旅游經濟”的時代結晶?!?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對紅色旅游概念的界定是:紅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
1.有助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革命傳統
紅色旅游是新時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特殊平臺,是進行愛國主義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發展紅色旅游,把我們黨的光輝歷史、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跡,當做教材,使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更加客觀的了解歷史,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黨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有助于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發展
紅色旅游給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創造了契機。發展紅色旅游,是促進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能夠將歷史、文化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3.有助于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
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發展紅色旅游,對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旅游資源。
4.有助于培育發展旅游業新的增長點
紅色旅游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滿足旅游需求、促進旅游發展,增強旅游業發展后勁,開拓更廣闊的旅游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1.各級政府重視
2004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旅游局聯合印發《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就發展紅色旅游的總體思路、總體布局、主要措施和實現目標作出明確規定,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把發展紅色旅游與革命傳統教育、老區脫貧致富等結合起來,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注重改進創新,強化服務意識,開展了規模宏大的促銷宣傳活動,增強教育基地的吸引力與感染力,使紅色旅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2.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廣大群眾對旅游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廣泛,紅色旅游一經推出就受到普遍歡迎,市場發展勢頭強勁。每逢重大節慶日、旅游黃金周和學生寒暑假,到教育基地參觀游覽人數明顯增長。
3.紅色旅游發展初具規模
由于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紅色旅游的良好市場環境,使得目前各地的紅色旅游發展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并且已經初具規模。
1.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產品形式單一
在紅色旅游開發中,對紅色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還不夠深入,對紅色資源社會經濟價值和旅游價值缺乏深度認識,致使紅色旅游產品開發方式簡單化、程式化、趨同化。
首先,紅色旅游開發方式粗糙,表現手段落后,枯燥乏味,很難適應現代審美觀和旅游者的消費傾向,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同時,紅色旅游景區的導游詞大都直白簡單,就事論事,以事說理,嚴肅教育有余而生動活潑欠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紅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潛在的教育效果。其次,紅色旅游缺乏參與性和體驗性。紅色旅游產品僅停留在“參觀學習”的層面上,向休閑、度假、參與、體驗等方向發展不夠,缺乏多樣化的旅游產品項目和內容,很難對游客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情感震撼。游客參與性不強,導致了游客停留時間不長,消費低,旅游收入的總量比較少。
2.宣傳力度不夠,促銷意識不強
目前,紅色旅游宣傳問題主要表現為:政府在紅色旅游的宣傳促銷方面還做得不夠,沒有聘請專業的營銷團隊和專家學者進行紅色旅游景點的營銷和品牌的策劃。宣傳方式不豐富,沒有有效地利用旅游分銷商,大眾媒體,戶外媒體,專業媒體進行宣傳促銷。沒有專門的紅色旅游網站對丹東紅色旅游資源的專門介紹,沒有形成專門的平臺對紅色旅游進行推介。這些因素導致紅色旅游無法形成固定的客源,無法保證紅色旅游的快速發展。
3.資金缺乏,投資融資渠道單一
由于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政府所能提供的資金嚴重不足,加上紅色旅游景區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帶有明顯的社會公益性質,門票價格相對較低,資金來源主要是上級撥款,缺乏紅色旅游商業化運作經驗。相對于景區的軟硬件建設來說,資金缺口仍較大。
4.旅游人才匱乏,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紅色旅游是一項文化旅游活動,這就必然對提供這種旅游形式服務的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旅游從業人員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大多數從業人員沒有受到正規的旅游專業教育,缺乏必備的專業知識。不僅如此,相關部門對紅色旅游景區乃至其他景區的旅游從業人員,尤其是景區管理者、導游員的職業道德、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也存在不到位現象,這些因素致使紅色旅游管理、服務總體水平不高。
首先,要挖掘紅色旅游資源的文化和精神內涵。紅色旅游產品是一種文化旅游產品,文化性是產品生命力的精髓,只有保持旅游產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旅游產品長盛不衰。其次,紅色旅游產品要市場化?,F代旅游者越來越注意旅游活動過程中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因此,在開發紅色旅游產品的過程中要結合旅游體驗的相關理論,注意使游客完全融入到旅游產品中,深刻體驗紅色景區的特色和文化,開發適應現代游客需求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旅游產品。開發如穿紅軍服、套上粗布鞋、唱紅色歌曲、吃戰時飯菜、制造戰時武器等相對簡單的體驗式旅游產品。有條件地區可以建造馬場,開展紅色藝術節,開發真人彩彈射擊、攀爬、紅軍生活等體驗項目。再次,“紅色旅游”要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旅游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剔除紅色旅游中的單調成分,延長旅游產品鏈條,提升產品品味,提高產品的競爭實力,同時亦可以豐富旅游者的旅游體驗內容,滿足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
只有加大宣傳力度,才能使紅色旅游資源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認識;只有不斷拓展營銷渠道,才能使紅色旅游產品的潛在旅游者變成現實的旅游者。宣傳促銷上,可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等媒介,介紹紅色旅游重點線路、景區景點和有關知識,報道紅色旅游景區的新動向、新產品。邀請報刊、電視、電臺旅游專欄的記者到紅色旅游景區實地考察,通過他們宣傳擴大紅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首先,政府要制定積極的投資政策和優惠的稅收政策。一方面,鼓勵社會投資,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另一方面,要適當地加大財政資金對紅色旅游產業的基礎性投入和導向性投入,以改善落后的旅游基礎設施,增強紅色旅游地的吸引力。其次,拓寬企業和民間的投資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先導、企業自籌、金融貸款、社會融資、吸引民間和海外資金等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紅色旅游投入格局。最后,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以及景區管理部門的積極性,以市場為導向,把紅色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把產品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紅色旅游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紅色旅游人力資源開發是指通過學習、教育、培訓、管理等有效方式,為實現紅色旅游發展戰略與目標,培養、利用、改造、發展人力資源的活動。目前,人才已成為旅游業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重視人才的培養,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
相關職能部門和旅游企業可與當地高校或一些重點院校合作,引進專門人才。通過本地高等院校對旅游從業人員,特別是導游講解人員的業務培訓和革命傳統教育,提高景區從業人員素質。對紅色旅游景區居民進行教育培訓,使當地居民意識到自身與紅色旅游發展的關系。
在紅色旅游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注重培養既熟悉紅色旅游業務又具備專業技術知識,既能熟練使用外語又擅長交際溝通,既懂紅色旅游開發又有創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各類人才。
[1]高舜禮.發展紅色旅游的思考[N].中國旅游報,2002-08-21,(4).
[2]胡念龍.黃岡紅色旅游發展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3):182-184.
[3]劉正芳.試析政府促導紅色旅游的著力點[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5,(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