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曾莉琴
(蕉嶺縣計劃生育服務站,廣東 蕉嶺 514100)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多數因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或不恰當,導致遷延不愈而形成,病情反復或時有急性發作,可引起不孕或異位妊娠,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患者常因盆腔疼痛就診。我們采用中藥保留灌腸配合坎離砂熱敷下腹進行治療,并與單獨用中藥保留灌腸及單獨用坎離砂熱敷下腹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我站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66例,年齡21~50歲,病程2個月~8年。診斷標準按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5版規定[1]。通過詢問病史、婦科檢查、化驗檢查及B超檢查確診。
1.2 用藥方法和分組 中藥保留灌腸組方:敗醬草30 g、紅藤20 g、丹參30 g、赤芍12 g、茯苓20 g、昆布15 g、柴胡15 g、黃柏20 g、黃芩15 g、元胡12 g、香附15 g、川斷15 g、黃芪24 g、路路通15 g、牡蠣30 g。坎離砂,62.5 g/袋,天津康樂產業有限公司產品。將266例患者隨機分為A、B、C三組,分別是113例,102例,51例。A組:中藥保留灌腸加坎離砂熱敷下腹;B組:中藥保留灌腸;C組:坎離砂熱敷下腹。中藥保留灌腸方法:將組方配伍濃煎成汁約100 ml,藥溫39℃左右,取側臥位,用一次性注射器經導尿管緩慢注入直腸內約14 cm處,注藥后改仰臥休息40 min,1次/d,于排便后進行,10 d一個療程,休息5 d后進行第2個療程,經期停用。使用坎離砂方法:撕開坎離砂外包裝,用康樂牌醫用熱療繃帶裝好熱敷下腹部,注意溫度適中,1袋/d,10 d一個療程。三組均無同時加用抗菌素或其他任何藥物。
1.3 療效標準 ①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婦檢或B超檢查子宮及附件正常,盆腔無包塊無積液或輸卵管檢查通暢。②有效:自覺癥狀明顯好轉或基本消失,婦檢或B超提示盆腔炎癥體征減輕。③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三組均治療2個療程,治療結束后3個月復查,判定療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經嚴格統計后,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2.1 一般情況 A、B、C三組患者年齡、病程、病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 266例患者均經2個療程治療后3個月復查,復查率為100%。A組113例,治愈71例(62.8%),好轉40例(35.4%),無效2例(1.8%),有效率為98.2%;B組102例,治愈38例(37.3%),好轉60例(58.8%),無效4例(3.9%),有效率為96.1%;C組51例,治愈10例(19.6%),好轉33例(64.7%),無效8例(15.7%),有效率為84.3%。治愈率及有效率A組最高,三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B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又比C組高(P<0.05)。三組不同病型療效比較見表2。

表1 三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例(%)]

表2 三組患者不同病型療效比較(例)
2.3 副反應 中藥灌腸及坎離砂熱敷下腹患者均未出現明顯副反應。
慢性盆腔炎之所以病情頑固,久治不愈,是由于長期炎癥刺激,致結締組織增生,器官周圍粘連,有些病例已反復應用抗生素,療效欠佳,相對藥物的副反應卻顯得突出,故患者不易接受。慢性盆腔炎中醫辯證屬濕熱瘀結型、寒凝氣滯型、癥瘕型(炎性包塊)。針對發病特點,以治本為目的,調整為主導,消除癥狀、體征,達到標本兼治效果。
中藥灌腸組方中敗醬草、紅藤清熱解毒,化瘀止痛;丹參能改善微循環,促進包塊的吸收,鎮痛并防止組織粘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香附、赤芍、元胡有鎮痛、鎮靜、抗炎、解熱作用;茯苓利水滲濕[2];黃柏、黃芩清熱燥濕,有明顯抑菌、抗病毒、殺滴蟲、滅真菌等作用,還能增強免疫調節,阻止內生致熱源的合成[3];黃芪補氣升陽、益衛固表、行滯健脾、誘生干擾素驅邪扶正[4]。昆布、牡蠣軟堅散結;昆布含碘,碘能促進病理產物崩潰和炎性滲出吸收,抑制結締組織增生,改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5];川斷補肝腎,通血脈;路路通活血通絡。全方清熱解毒、抑菌抗炎、活血祛瘀、通絡止痛,化滯除濕。
坎離砂由凈鐵末、米醋、防風、當歸、川芎、透骨草及清水制作而成,袋裝密封、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藥保留灌腸加坎離砂熱敷下腹比單純中藥灌腸或坎離砂熱敷下腹部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明顯提高;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又比坎離砂熱敷下腹的治療效果好。中藥灌腸加藥渣外敷下腹部治療慢性盆腔炎有效率達97.2%[4],較本研究A組的結果(98.2%)略低,且本研究用坎離砂熱敷下腹比藥渣外敷下腹應用更方便。
綜上所述,中藥灌腸加坎離砂熱敷下腹治療慢性盆腔炎應用安全,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樂 杰.婦產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03-304.
[2]柯新橋.新編婦產科驗方薈萃[M].廣州: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442.
[3]畢玉環.黃芩的管理和臨床應用[J].中級醫刊,1998,33(8):53.
[4]徐 娟,劉旭輝,呂玲香.中藥外用治療慢性盆腔炎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2,10(8):490-491.
[5]吳貽谷,宋立人.中華本草[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