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穎
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業績評價
于海穎
現有的企業業績的評價體系普遍采用的是建立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基礎之上的以會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的指標體系,而不考慮用于償債的實實在在的經濟資源——現金。近年來國內外資本市場上頻繁出現的會計造假、股市欺詐大案使得人們警醒:利潤是容易被人為操縱的。本文將提供有基于現金流量的指標體系。
經營性現金流量是企業創造現金的最主要途徑,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收現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此種分析理論比較成熟。
投資性現金流量是企業維持并擴大企業資產創造收益能力的基礎,對企業而言具有非常的重要性。重點在于關注企業當期的現金投資額,了解投資資金組成及成本,并分析投資項目收益變動及跟蹤風險變化,確定現有投資的安全性及后續投資資金的來源。
自由現金流量在防止臨時性財務危機、臨時性投資需求及增加融資時評級質量等因素上發揮重要作用。但是自由現金流量是留在企業中反而不利于股東價值最大化的那部分資金,因此自由現金流量最需要關注的是其余額的合理性。
企業的管理性現金流量可以分為三類:浪費性、維持性和創值性管理現金流量。對于管理性現金流量重要的是區分其產的原因和動機,盡可能的增加創造價值部管理現金流量,減少維持性管理現金流量,消除浪費性管理現金流量。
籌資性現金流量對于企業而言,發揮著“血庫”的重要作用。對于其分析應該區分流入量、流出量及儲備量(可獲得未使用籌資額度)分別分析。
(1)凈利潤指標未考慮取得的時間和取得的風險;(2)會計利潤是基于權責發生制和歷史成本計價基礎上的核算結果,易于操縱,從而誤導投資者;(3)凈利潤是基于歷史業績的評價指標,未充分考慮企業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1)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容易被人為的操縱。由于現金流是以收付實現制計算基礎上的核算結果,不易受會計政策和估計等因素的影響,具有較高的客觀性和可信度,所以,是評價企業業績的較優指標。
(2)現金流量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還反映了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還可以用于現金管理業績的計量。
(3)便于理解,尤其是行業外的人。
(4)比傳統的利潤指標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體現了較強的實際意義。
(1)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
a.現金流量結構比率=各項活動現金流量/各項活動現金流量之和。企業的現金流入量是由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該指標反映了每種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在企業全部現金流入量中的比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比率越高,企業的財務基礎越穩固,持續經營及獲利能力越好。
b.現金流入對現金流出的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該指標表明了企業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滿足現金開支的程度,它體現了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有利現金流量的能力,同時也反映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
(2)現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a.主營業務收現比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形式的好壞,如果該指標接近1,說明公司當期的收入全部變現。
b.主營業務成本付現率=購貨支付現金/主營業務成本。如果該比率大于1,說明企業不僅支付了本期的全部賬款,還償還了以前期間的欠款。
c.每股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顯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在外的每一普通股所占的現金流量,也反映企業每一普通股可以從經營活動中獲取的現金凈流量。
d.現金流量充足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長期負債償還額+資本性支出額+股利支付額。該指標大于或接近l時,企業的收益質量較高,持續經營能力強;但是該指標并非越高越好,如果顯著的大于1,說明現金利用率很低。
e.盈利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利潤總額。該比率越高,說明利潤總額與現金流量凈額的相關性越強,利潤質量越高。
f.投資收益收現比率=投資收益所取得現金/投資收益。該指標如果接近于1,說明投資收益的收現能力強,收益質量高。
g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平均資產總額。該指標表明每一元資產經過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現金凈流入,即企業自有資產經營的收現水平。
h.資本金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自有資本金總額。該指標反映企業以自有資本金創造經營現金的能力。
i.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每股現金股利。該比率越大,說明公司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
(1)基于現金流量的短期償債能力的評價
短期償債能力評價指標應包括:經營活動中產生現金能力的指標、反映企業流動資產質量的指標以及反映企業現金流量與債務比率的指標。
1)與經營有關的現金流量評價指標
a.主營業務收現比率=銷貨收到現金/主營業務收入。
b.經營利潤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營業利潤。
這兩個指標反映了企業會計收益得到現金支持的程度,也可以用于評價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現金的能力。
2)與流動資產有關的現金流量評價指標
a.平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流動資產。
b.(現金加現金等價物—當期現金費用)/流動資產。
這兩個比率大,說明企業流動資產的質量高,變現能力強,也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強:反之,則應結合企業的行業特征,現金管理水平及現金利潤率、現金周轉速度等方面綜合考慮,以判斷企業是否面臨流動性風險。
3)與流動負債有關的現金流量評價指標
a.現金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流動負債。該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債權人而言該比率總是越高越好,而對于企業來說,保持過高的現金比率,雖然提高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卻是以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作代價的。
b.現金到期債務償付率=經營現金凈流量凈額/當年到期的債務總額。該指標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每一元到期的負債有多少經營現金流量凈額來補充。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越強。
c.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該比率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
d.凈現金流量與流動負債凈增加額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凈增加額。它反映了公司凈現金流量的凈額是否同流動負債增加同步,據此可以判斷公司新增負債的償還是否有充分保障。
(2)基于現金流量的長期償債能力評價
a.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有形資產。有形資產負債率表明企業有形資產總額中債權人所提供的資金占的比重,以及企業資產對債務人權益的保障程度。
b.資本負債率=長期負債/資本總額。資本為所有者權益和長期負債之和,資本負債率更能反映資本與負債的比率關系。
c.利息現金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債務利息。現金利息保障倍數能較好的消除利息保障倍數這一缺陷,它剔除了經營利潤中的非現金項目。該指標值越大,說明當期現金流入對償還到期利息的保證程度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d.債務本息償付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債務利息+債務本金)。此比率用于衡量企業債務本息可由經營活動創造現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
e.固定支出補償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固定費用。該指標反映公司支付不可避免費用的能力,也可以據此評價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
f.資本性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額/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是指企業為維持或擴大生產能力而購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而發生的支出。這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創造未來現金流量或利潤的能力越強。
g.現金償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長期負債。這一比率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活動提供現金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大,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h.債務償還期=長期負債/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此比率實際上是長期債務的期限,即在現有現金流量水平下,用現金償還全部長期債務所需的時間。該比率越小,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自由現金流量不受會計方法的影響,受到操縱的可能性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指標在衡量企業業績的不足,能更有效評價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
(作者單位: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天津財經大學高校教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