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紅
淺論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現狀及問題
羅麗紅
會計信息化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貫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促進會計工作水平具有積極意義。本文從會計的信息化必然性出發,指出了我國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我國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對策,目的是促進會計行業的發展,使我國會計行業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使會計更好地發揮其職能,為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及相關經濟利益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會計作為一門經濟管理學科,主要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會計的基本原理與專門方法,對企業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系統、全面、連續的反映和監督。通過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為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的有關部門和人士提供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等方面的會計信息。從會計活動的特點看,是對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系統記錄與管理;從會計服務對象看,在內部主要是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在外部主要是投資者、債權人、財稅部門、金融部門、證券交易所等。這些部門無一不需快速獲取全面而有用的會計信息,以輔助科學決策。任何環節的信息不暢都可能導致決策失誤,進而帶來嚴重經濟損失,這也說明了會計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運用給會計帶來了新的機遇,使會計的深度、廣度和高度都有長足的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沒有終止的進程,凡是經濟決策都需要隨時獲得會計信息,隨時做出必要的反饋和調控。因此,建立健全規范高效有序的會計信息化架構、充分發揮會計信息的引導作用,對實現會計的可持續發展及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會計管理手段、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會計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構建會計管理信息系統,它不僅可以提高勞動效率、節省人力、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迅速、準確,是會計管理高技術化、最優化的實現途徑,并盡可能滿足會計迅速發展的需要。
由于國際國內市場趨于統一,無國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會計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化,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越來越相互依賴,緊密聯系。會計管理和信息提供越來越趨于國際標準,呈現一體化的無國界狀態。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上稱“現代信息技術或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工作”為“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雖然僅僅是一個稱謂,但這個名稱本身降低了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工作中的作用和意義,不能全面地涵蓋其實質和內容。前一段時間,一些會計信息化專家經過對“會計電算化”的長期實踐和思考,鑒于“信息化”是我國重要國策之一,認為“會計電算化”改稱為“會計管理信息化”,簡稱“會計信息化”較為確切,一些論文和教科書里面也出現了會計信息化概念,但還遠遠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會計電算化對人們思想和認識上的影響。
我國會計應用信息技術已經20多年,但應用水平依然處于初級階段,表現出保守被動、不成體系和實用性差等特點。目前許多企業的會計仍然采用傳統的手工記賬、算賬、報賬方式,限于人力及成本,若干信息無法披露,導致會計信息不暢,資源無法共享,甚至出現財務管理監控漏洞,市場反應遲鈍。
受企業經濟實力、社會環境及會計自身特點的影響,多數信息處理沒有實現電算化,除了上市公司外企業信息披露沒有網絡化,信息處理僅維持在局部的范圍,沒有形成全國有機聯系的網絡,造成會計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傳遞。
1.內部人員對原始信息進行非法篡改或泄密,造成會計信息虛假。
2.磁性介質易受損壞,信息和數據存在丟失或毀壞的危險。
3.電算化系統遭破壞,如硬件故障、軟件故障、非法操作、計算機病毒等可能導致電算化系統陷入癱瘓,使會計信息質量受到影響。對基于網絡技術的用財務軟件,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造成不法分子對企業內聯網的非法入侵,使得人為破壞的風險時刻存在。
目前,我國許多單位、部門的會計人員很多,而且對會計業務也很精通,但是精通計算機知識的人員卻不多,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的信息化會計人員,對計算機知識了解極其有限,無法將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造成了會計信息化人員知識的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統:另外,一些計算機專業人員對會計知識又比較貧乏,對運行會計軟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和處理。
1.會計信息化是整個會計理論研究的一次根本性變革。會計信息化不僅改變了會計核算方式、數據儲存形式,數據處理程序和方法,擴大了會計數據領域,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而且改變了會計內部控制與審計的方法和技術,因而推動了會計理論與會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完善,促進了會計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個會計理論研究的一次根本性變革。
2.會計信息化使會計理論和實務的許多方面都發生深刻變化。會計信息化使會計理論和實務的方方面面都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比如具有數據集中存放和管理特征的“信息化會計”,采用先進的數據庫及數據倉庫技術,實現了數據分類集中存放,完全取消了各種會計明細分類賬和對賬操作,各種報表數據均能通過數據共享及時而準確地取得。
1.財政部門作為會計行業的主管機關,有充分的理由和責任做好推進會計信息化組織領導工作。在戰略的組織實施中,領導的重視是決定工作成效的首要影響因素。其次是加強組織和協調工作。要進一步確定會計信息化發展戰略涉及的不同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的事權和職責劃分,建立分工合理、責任明確的信息化推進協調體制。再次,要加強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和監督,監管會計信息化工作是否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制度、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和會計信息標準。最后,財政部門要做好宣傳推廣,營造良好的會計信息化環境也是加強組織領導的一個重要內容。
2.設置程序保密控制、文件密碼存儲控制、用戶進入操作系統口令控制、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措施和用戶權限設置限制等手段,以防止非法進入財務系統、非法使用財務數據及非法修改數據庫等情況的發生。
3.建立一致的會計信息化協議。應由相關的上級部門組織、協調各單位情況,提供一個適應大多數單位情況的會計信息化協議,各單位遵照執行,使各單位有共同的工作方式。同時,企業管理信息化軟件的良好運行,不僅需要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財會人員有效應用系統,還需要生產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企業高層領導參與和配合,特別注意企業管理信息化各子系統之間的有機銜接,以保證數據的共享。
1.財務上的數據往往是企業的商業秘密,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于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加電磁屏蔽,以防電磁輻射和干擾。制定計算機機房管理規定,制定機房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實行用戶權限分級授權管理,盡力減少人為因素。系統用戶只負責提供待處理數據,而不介入系統部門的日常業務;系統部門只負責數據處理,不經管系統部門以外的財產物資。系統內部系統分析、程序分析與計算機操作等職責應予分離。建立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崗位責任。建立健全對病毒、電腦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會計信息資料的備份制度,對重要的會計信息資料要實行多級備份。
3.會計信息化無非是將會計信息與計算機、網絡、數據庫、信息技術融合的產物,要求信息具有全球性、聯通性、開放性、共享性。其核心問題就是會計信息網絡披露的安全,來自黑客的攻擊是重大的安全隱患。由于企業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相對較低,這就要求企業與技術提供商緊密合作。
1.加快高校高層次的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可以在院校開設會計信息化專業或在財會專業中增設計算機編程、維護等課程,可以讓財會人員進修計算機課程,還可以讓計算機人員、在崗人員實習并進修財會知識。
2.加大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要針對單位會計人員的特點和工作要求,科學地確定培訓內容,做到教育對象層次化,知識結構系統化,更新會計人員的知識,提高會計技能,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3.更新培訓,完善會計人員會計信息化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在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新的應用軟件不斷涌現,操作系統也不過一兩年就升級,所使用的財務軟件即使未更換,但也存在升級、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這都要求不斷地適應形勢變化需要,對會計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再培訓。
4.企業培養會計信息化骨干力量,帶動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建議實施電算化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培訓數名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與維護能力,熟知財務軟件知識,對計算機與會計電算化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會計人員,既可提高本單位會計電算化應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時在部門內開展不定期的培訓活動,帶動其他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武漢市武昌區會計核算中心教育局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