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云 王俊 李海濤
在肝臟疾病的介入治療中,要想了解肝臟血供情況,從影像學的角度來講,其肝臟內動脈血管成像檢查,是目前最能顯示肝內血管及病變的唯一有效的可靠手段,但由于患者不同的肝內病理表現以及不同導管在肝內血管段的不同位置和血管角度對高壓注射器參數的影響,使得高壓注射器參數的設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也是肝臟疾病介入治療的成敗關鍵。
收集肝臟介入治療肝動脈造影患者117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4例,60歲以上51例,40歲至60歲43例,40歲以下23例。在117例病例中,有CT檢查資料者108例,有MRL檢查資料者9例。在上述117例病例中,有肝硬化病變者77例,無肝硬化病變者40例,從病變類型來看,單個病變(包括區塊型病變)95例,多發或者彌漫型病例22例。首次栓塞患者42例,栓塞復查者75例。本院設備為1250毫安INNOVA平板3100專用血管機并帶數字減影功能,高壓注射器為MARK Ⅴ配套設備,其注射器為流率型設計。常規肝動脈造影,如用5個F數導管行動脈造影,其壓限為300PSI/總量15ML、每秒流量3ML,如使用微導管則常規參數為100PSI/總量6-8ML每秒流量則為1ML-2ML之間,在上述基礎上通過首次肝動脈造影進行評估后再根據不同的肝臟病理因素和血管造影中的導管因素對高壓注射器參數進行調整修改,以達到最佳的血管造影顯示效果。
在117例病例中,因肝硬化和血管本身原因導致血管顯示不滿意者27例,因肝內病變原因導致肝動脈血管顯示不滿意者占20例,因導管原因導致肝動脈血管顯示不滿意者占61例,在117例的肝動脈造影中全部肝動脈造影顯示滿意者僅占9例。
肝臟內占位性病變,從影像學的角度來講,定位及定性并不困難,但從影像學檢查手段的角度來看,利用導管介入方法進行肝動脈造影是目前最可靠的一種方法,盡管肝內病變在部分影像檢查中其病變的走行、分布不能給出較滿意的答復,而利用高壓注射器進行肝動脈造影則能清楚顯示出肝內動脈的不同表現和周圍關系,故此高壓注射器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參數的合理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從結果中我們不難看出,高壓注射器參數能否合理應用是受如下因素制約的:一是病理因素及病變因素對高壓注射器參數的影響。長期的肝硬化會導致肝臟體積變小,此時肝臟內的血管失去正常的走行,又由于長期肝硬化導致肝內血管的柔軟度下降,同時使血管管徑發生改變,使其阻力加大(特別對較小的血管),所以在行肝內動脈血管造影時應適當延長造影劑的推注時間和降低適當壓力。這樣可以長時間保持造影劑對小血管的連續灌注,并使造影劑在小血管的長時間存留,這樣血管就能清晰地顯示出來;還可以防止因壓力過大發生血管損傷或者破裂。大家知道,肝內巨大腫塊病變因占位效應,往往使肝內血管發生推移、擠壓而導致血管因受壓發生角度變化以及因擠壓導致血管內徑變小,因此在行肝內血管造影時也應適當調整高壓注射器參數以避免上述原因發生。
眾所周知,多次栓塞的患者由于治療需要其血管受到導管及導絲的多次進入,這樣就會導致血管內壁因損傷導致疤痕產生,從而使血管管徑發生改變。另一個因素就是多次栓塞治療后導致部分栓塞劑對部分小血管有一定的堵塞,所以在行肝內動脈血管造影時,應適當調整高壓注射器參數,以保證血管的正常顯示。在肝臟疾病的介入治療中,許多患者肝臟中由于腫瘤對血管的侵蝕破壞作用就會出現動、靜脈血管瘺,那么在行肝動脈血管造影時,常規的注射總量及每秒流量往往達不到靶血管及病灶的顯示效果,其原因在于注射的造影劑團到達所檢查的動脈血管時,由于其靜脈分流使靶動脈及病灶無法滿意的顯示,而此時就要調整高壓注射器參數(加大總量及每秒流量),以保證動脈血管的持續灌注滿意顯示。二是導管因素的影響,從上述我們看出,影響高壓注射器參數合理應用的病理及病變因素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從結果中我們也能看出導管因素在肝動脈造影中對高壓注射器參數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家知道,在行肝動脈血管造影時,其導管位置必須根據所檢查的肝內病變位置到達所檢查的血管段。而肝臟病變的介入治療中,導管除了給病變區域輸送抗腫瘤藥物和血管栓塞劑,在治療前首先必須利用導管行肝內動脈血管造影,但是肝內動脈血管顯示滿意程度與導管在肝內動脈血管的位置、角度以及導管距離病變和靶血管距離是有很大的直接關系,同時也必然影響到高壓注射器參數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的合理應用。要顯示清楚肝臟內某一區域的血管和病變及鄰近關系,其導管就必須進入到所檢查的血管段,如導管與靶血管和病變距離過遠,又由于兩者之間分枝血管過多,其設定的高壓注射器參數就必須進行調整,以免因造影劑分流過多使所檢查區域的血管不能充分的顯示出來。特別在使用較細的微導管進行介入治療時,由于所檢查區域的動脈血管較細、導管內徑較小、病變與微導管前段距離較遠,用常規的注射參數是達不到血管及病變顯示效果。而利用增大總量、延長造影劑的推注時間,其動脈的顯影效果是非常滿意的。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從理論上講導管與血管越平行,其影響注射參數就越小,且造影劑團往往能按高壓注射器參數劑量到達靶血管及病變區域。當導管與所檢查區域的血管成較大角度時,由于導管前端與血管壁緊貼導致造影劑流量達不到預設參數的流量,所檢查段血管及病變不能滿意地顯示;如調整部分參數,即增加流量或加大推注壓力,往往會使為導管前端容易發生鞭擺運動,而損傷血管內壁,所以導管應盡量地與血管平行,這樣既避免了血管內壁的損傷,又能在不調整高壓注射器參數的情況下使病變及所檢查區域血管滿意地顯示。總之,在肝臟疾病介入治療中,高壓注射器參數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的應用是受諸多因素制約的,所以在肝動脈血管造影中,密切關注調整注射參數和導管在血管中的位置及角度,是每個放射技術人員必須長期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肝動脈造影滿意地顯示,才能給介入治療提供強有力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