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覓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外語系,湖南常德415900)
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熊 覓
(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外語系,湖南常德415900)
隨著我國高爾夫產業的迅猛發展,很多大專院校紛紛開設高爾夫專業。高爾夫專業英語作為高爾夫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教學效果卻不盡如意。從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入手,結合高爾夫專業特色,提出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的建議與對策。
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問題與對策
隨著高爾夫被列入2016年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后,高爾夫運動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發展。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加拿大和英國之后的世界第5大高爾夫國。我們看到,高爾夫即將打破“貴族”神話,越來越平民化。經濟學家遲福林認為,現在中國潛在的高爾夫消費者是2 000萬,2020年將有5 000萬。面對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和燦爛的消費前景,很多大專院校紛紛開設高爾夫專業,培養新世紀的高爾夫專業人才。同時,高爾夫運動的國際化發展對其從業人員的英語水平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產業的特殊性決定了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英語應用能力也成為評定高爾夫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然而,由于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學生素質、教學資料和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匱乏與不足,高爾夫專業英語的教學效果始終不盡如意。經過一系列的教學實踐研究后,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結合高爾夫專業特色,總結歸納出了一些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的學生大多為體育生或是對體育專業感興趣的文化生。他們熱情洋溢、精力充沛,卻往往英語基礎差,學習興趣低,對英語學習存在潛意識的抵觸心理。在筆者所教的2009級高爾夫專業的150多名學生中,有85%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茫然不知所措,下課后更沒有及時跟進復習,一拖再拖,英語越來越差,形成英語學習的惡性循環。在這群學生當中,又有超過60%的學生英語基礎差,對于日益增多的專業詞匯和聽說練習產生厭學情緒和麻木心理;有10%的學生已經完全放棄英語學習,甚至從來不到堂上課。
在僅有的15%的有意識學好英語的學生中,也不是個個意志堅定,他們同樣有被其他學生“拉下水”的危險。通過對這些學生的訪問調查,筆者發現,他們學習專業英語的最大問題在于:英語基礎較差,無法完全跟上教學內容;教學資料枯燥無味、課堂授課單一循環,無法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而他們自身的惰性和不自信也是很難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
高職院校的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師基本上都為英語專職教師。他們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高爾夫技術、禮儀和管理等相關知識卻只是略知皮毛,甚至一片空白。對于教科書中出現的一些棘手問題,教師們還需要通過詢問專業老師和學生才能了解。因此,學生對教師的專業水平產生懷疑,繼而加深對專業英語這門學科的不信任,從而更難開始從頭學習。
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傾向于把專業英語課當做閱讀課來上,他們側重的是對一些疑難詞句的解釋和翻譯,無法很好地聯系高爾夫專業知識進行生動的講解。一堂本應是高爾夫專業的英語課,往往會被學生誤解為是大學英語課,英語聽說課等等。學生在課堂上僅僅能夠學到專業詞匯、常用表達這些支離破碎的知識,無法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高爾夫專業英語教材、教輔和音像資料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的難度、降低了其趣味性和多樣性。而當前所用教材側重篇章閱讀,無法滿足學生真正想要學到的球場實用口語知識。教材所編與學生所需存在很大的斷層。很多學生在頭幾次上課的時候還興趣十足,到了后來,日復一日的閱讀課讓他們又開始了“沉睡”。
單一枯燥的課堂教學也讓這些活潑好動的學生無法在教室里面老老實實地坐到45分鐘。很多時候他們寧愿頂著烈日下場打球,也不愿意呆在教室里面。由于各方面的局限,高爾夫專業英語只能選擇課堂教學,從而無法在實踐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的生動真實性。
我們不能保證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英語、學好英語,但是我們卻可以力爭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去學習英語。在這樣的情況下,分層次教學顯然是最好的途徑之一。目前,我院已經在大學一年級開展了英語分層次教學,并取得初步成效。我院在新生入學時,對學生進行統一摸底考試,再按其成績高低分為A、B1、B2、B3班等。每個班根據學生英語水平的不同,進行分層次教學。比如:在A班,教師可以加快教學進度,并輔之各類課外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在B班,教師可以放慢上課節奏,側重基礎詞匯和日常用語的學習和鞏固。這樣,既保證了那些有意識學好英語的學生不被其他學生“拉下水”,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因為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所造成的教學質量不佳等問題。
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是教育亙古不變的主題。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首先,我們需要從學生著手,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學生究竟想要學什么。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學生盡管英語基礎較差,但是同樣也希望講一口流利的英文,以增加自己將來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他們更渴望通過專業英語學習到真正能夠運用到球場上的英語口語,而不是坐在教室里面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因此,編寫高爾夫專業英語實訓教材迫在眉睫。同時,我們還應該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編寫真正適合他們的教材:以球場實用口語為主,輔之相關短篇閱讀和高爾夫專業小知識,并通過漫畫圖片和音像資料等手段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師應該從根本上認識到這門課程不僅僅是簡單的英語課,它更是高爾夫專業課。同樣,掌握豐富的英語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真正把這門課教好,教師們還需要加強高爾夫這個“第二專業”的學習。因此,學校可以組織專業英語教師進行高爾夫專業知識培訓,通過對高爾夫技巧、禮儀和管理等相關知識的學習,讓教師對高爾夫運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繼而將大學英語課成功轉變為專業英語課,為培養高素質的高爾夫專業人才提供有力保證。
高爾夫專業英語做為一門實用性英語學科,考核方式不應局限在筆試上,專業英語教學并不是專注培養學生的默寫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而是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筆者建議考核內容分為筆試、口試和實訓3種:筆試側重考查學生的基礎詞匯和語法以及高爾夫專業英語常識;口試側重考查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聽說能力;實訓則側重考查學生在真實的高爾夫環境中的口語表達能力。這種考核方式能夠保證教師從各個方面考查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了解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此外,對于考試分數和質量也要嚴格把關,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的重視,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臨時背幾個單詞。
根據高爾夫專業特色和高爾夫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將教學方式多樣化生動化。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教師通過圖片、新聞、視頻等生動的教學手段,將高爾夫引進課堂。學生在學習課本的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增添了學習興趣,生動了課堂氣氛。
高爾夫專業的學生熱情洋溢、精力充沛,是一群肯吃苦的孩子。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他們都愿意將青春的汗水揮灑在高爾夫這片美麗的球場上。那么,為何不將專業英語教學也帶出教室,讓他們真正從玩中學,在學中玩?實景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迅速提升英語口語能力。讓學生在真實的或是模擬的場景中進行口語演練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當然,球場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學生不好管理、教學次序會被打亂等等。筆者建議實景教學采用小班制,每個班的人數最好控制在15~20人。讓學生進行分組演練和比賽,在口語演練中將高爾夫禮儀和管理等相關知識貫穿進去,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在分組時注意“強弱搭配”,讓英語好的學生去幫助同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一個學生都開口說英語,也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要使高爾夫專業英語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任務艱巨且勢在必行。它不僅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轉入更具有挑戰性的實景教學,同時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為新世紀的青年教師,我們應該不辱使命,為培養高素質的高爾夫專業人才,提升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而不懈努力。
[1]劉玲君.關于體育院校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發展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0(33).
[2]譚 燕,戴紫明.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英語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0(16).
[3]戴 菁.對高爾夫專業英語實用性的探討[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4).
G718.5
A
1674-5884(2011)08-0133-02
2011-05-01
熊 覓(1985),女,湖南常德人,助教,主要從事高職英語教育與英語翻譯研究。
(責任編校 楊鳳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