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珍 朱嬿蕾 葉建英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放射介入科,江蘇常州213001)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是中晚期肝癌非手術治療的首選方法,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介入術后,有些患者會出現肝區悶、脹不適,有的甚至疼痛難忍,影響休息,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而不能完成后續治療。為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療效果,對介入術后患者疼痛的觀察和護理尤為重要,現將對87例原發性肝癌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肝區疼痛的觀察和護理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就診于我院首次行TACE的原發性肝癌患者87例(160個病灶),男78例,女9例,年齡39~75歲。病例納入標準:(1)符合2001年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制定的肝癌診斷標準;(2)初次接受TACE;(3)患者術前無疼痛,術中或術后24h內表現肝區疼痛;(4)患者介入術4~6周后能行CT或MRI隨訪復查。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經股動脈穿刺插管,4F肝動脈導管選擇腹腔干造影顯示腫瘤染色及腫瘤供血動脈,常規腸系膜上動脈造影排除其參與腫瘤供血,同時顯示門靜脈。然后再超選肝內腫瘤動脈供血分支,選擇性地注入抗腫瘤藥,如順鉑或奧沙利鉑,用生理鹽水稀釋后緩慢注入。透視下經導管注入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羥基喜樹堿、5-FU與碘油的混懸乳劑栓塞腫瘤,患者有明顯肝區疼痛時,經導管給予2%的鹽酸利多卡因3~5ml。明膠海綿碎屑補充栓塞腫瘤供血動脈的近端,以局部動脈血流基本中斷為度[1]。術畢拔管,壓迫止血,包扎。
1.3 結果 87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無疼痛情況發生;有57例術中即表現出肝區脹痛,經觀察、常規處理后癥狀緩解;有9例患者疼痛持續1周以上,護理措施有效;有1例疼痛近1個月。
2.1 常規護理 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一旦出現劇烈疼痛和腹膜刺激征,應警惕肝破裂,立即匯報醫生,并做好搶救準備。
2.2 體位護理 取舒適的體位,患者側臥位及半臥位,可減輕腹壁緊張,減輕疼痛。局部輕輕按摩,不可用力,否則易致腫塊破裂或擴散[2]。
2.3 疼痛的觀察護理 WHO提出的三級止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的癌前藥物治療準則,也稱“按需給藥”[2]。即一級止痛:輕度疼痛使用非麻醉性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二級止痛:中度持續性疼痛或加重,使用麻醉劑。如強痛定、可待因、美散痛等。三級止痛:強烈持續性疼痛,使用強麻醉劑,直到疼痛消失。如嗎啡、杜冷丁等。現在又有一種新型貼多瑞吉,鎮痛效果可達72h,值得注意的是,此為阿片類藥物,應防止對病人重復使用出現耐受和機體依賴。
2.3.1 放松止痛 全身放松引起血壓、呼吸、脈搏等的變化,降低精神不安和肌肉緊張可阻斷疼痛反應。指導病人疼痛時盡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為主,減輕腹部壓力刺激,或閉目進行深而慢的呼吸動作,能安定身心,松弛肌肉,緩解疼痛。
2.3.2 轉移疼痛 精神過度緊張可使疼痛加劇,要注意改善病人的情緒狀況,使精神集中疼痛以外的刺激。如讀書、聽音樂、回憶過去值得留戀愉快的事情,和病人談一些感興趣的話題。根據病人的愛好選擇書報閱讀、講故事、看電視、下棋、打牌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2.4 避免不良刺激 為病人提供整潔、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保持環境安靜舒適,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限制探陪人員,減少噪聲;保持病房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換氣,溫度適宜,光線柔和;保持床鋪清潔干燥,保證病人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與其他有情緒的病人和家屬接觸,避免刺激。
[1] 沈海洋,楊光,劉瑞寶,等.原發性肝癌患者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肝區疼痛的臨床意義[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0,19(4):298.
[2] 楊曉青,江寧西,楊金升.癌痛三階梯止痛法的臨床護理特點[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4):307.
[3] 梁池姜,唐婭.晚期肝癌病人的疼痛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0,8(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