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梅 孫春霞 葛東明 王芳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淮安第一醫院腦外科,江蘇淮安223300)
顱腦手術后有部分患者于術后3~7d出現急性腦積水的并發癥,使病情再次惡化,若不能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將對患者預后產生嚴重影響。而若能早期識別危險因素,早期處理急性腦積水,病人得到及時手術,癥狀得到改善,生命得到挽救,減少了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對高顱壓性腦積水引起視力急劇減退或喪失者,應急診行腦脊液分流術,暫無分流條件,應在重癥監護室內行腦室穿刺,持續外引流[1]。2006~2009年我科治療顱腦手術后并發急性腦水腫患者6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6例,其中,3例術后1d內并發急性腦積水,2例3d后并發腦積水,1例5d后發生腦積水。男5例,女1例,年齡16~67歲,平均54歲。6例均予以行急診腦室外引流,其中3例一月后行腦室—腹腔分流術。其中2例腦室外引流4d后拔除引流管行腰大池引流,持續腰大池引流10d后拔除。其中1例持續腰大池引流22d拔除,腦室壓力不高未行腦室腹腔分流。
1.2 結果 6例顱腦術后病人經過嚴密監測,發現急性腦積水早期癥狀,得到及時治療。其中1例患者一側肢體功能障礙,1例言語障礙,其余均痊愈出院。
2.1 意識觀察 顱腦手術后意識判斷一定要準確,是清醒、模糊、昏迷、還是麻醉未醒,要與麻醉師交流,了解麻醉方式,麻醉藥量,病人麻醉程度,病人麻醉耐受性等。若病人回病房時未蘇醒,估計蘇醒時間,為意識判斷掌握大概時間。如果病人術后已清醒,不久意識呈進行性加重,立即匯報醫生,復查CT,排除顱內出血及腦積水的發生。垂體瘤術后意識變化要排除電解質紊亂引起。因垂體瘤術后出現尿崩現象,導致低鉀、低鈉,病人出現嗜睡、無力。需急查電解質,如補鉀、補鈉后癥狀緩解,可與急性腦積水相區別。
2.2 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麻醉影響,瞳孔對光反應可遲鈍或消失,隨著麻醉作用消失,瞳孔對光反應逐漸變遲鈍直至恢復靈敏,瞳孔大小還要與術前對比。本組有2例患者顱內動脈瘤病人術前因動脈瘤破裂出血動眼神經損傷,瞳孔一側已散大,對光反應消失。因此,術后要區別與顱內壓增高引起的瞳孔變化。一定要結合意識、生命體征變化,進行綜合判斷。術后因搬動病人。血壓可一時性升高,病人平靜后30min復測血壓一般恢復至正常,對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遵醫囑用藥。若血壓持續升高伴心率減慢及呼吸減慢,高度懷疑顱內壓增高,匯報醫生及時用藥并做好相關檢查。
2.3 頭痛、嘔吐觀察 病人術后嘔吐有的因麻醉引起,麻醉致嘔吐者,嘔吐后病人不適感減輕,嘔吐呈緩慢狀。急性腦積水致顱內壓增高者嘔吐呈噴射狀,嘔吐后病人不適感未減輕,同時還會頻繁嘔吐,伴頭痛加劇。頭痛要區別是切口痛還是顱內脹痛。急性腦積水病人伴有視力改變,出現視物模糊,復視、流淚、眼脹不適等癥狀。
2.4 引流管及肢體活動的觀察 觀察頭部引流液顏色量性質變化。急性腦積水病人頭部引流液一般無液體引流增多現象。術后觀察肢體有無活動障礙,每班交接時動態判斷肌力及肌張力變化并認真記錄。病人突然躁動不安,或突然進入安靜狀態提示病情潛在變化。躁動病人要區別術后因病人留置導尿管不適引起的煩躁。
2.5 交接班要點 手術后病人病情變化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護士在交接班時的病情觀察應體現病人病情動態變化,如詳細交代術后回病房時狀態,意識判斷的方法,是輕聲呼喚,還是輕拍肩部,還是強刺激。病人反應的程度是立即回音,還是緩慢睜眼回音,回答問題連貫性及正確性,肌力、肌張力變化,動態觀察記錄要及時準確,便于每一班次觀察有可比性。
2.6 飲食護理 急性腦積水患者因病情危重,加之病人常有嘔吐、多汗、發熱、呼吸困難、缺氧、應用脫水劑和利尿劑,很容易出現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因此,在急性期應保證營養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急性腦積水患者病情穩定時不能進食者由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病情較輕,意識較清醒、無吞咽障礙者,可幫助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宜清淡,少食多餐,溫度不宜過冷過熱。必要時予以鼻飼流質。
2.7 并發急性腦積水處理 一旦發生急性腦積水,遵醫囑予以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脈推注,及呋塞米20~40mg靜脈推注,同時積極做好術前準備,行腦室外引流。腦室外引流的意義在于應付緊急狀態。引流的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發生顱內感染而影響以后的分流手術;嚴格掌握引流袋的放置高度并控制引流速度。急性腦積水者,可因腦室壓力大,引流的高度不夠會導致腦脊液快速引出,使腦室塌陷,在硬腦膜與腦或顱骨內板之間產生負壓吸附力,引起硬腦膜下或硬腦膜外血腫。引流管口正常應高出側腦室平面10~15cm;維持一定的腦室壓力。必要時根據顱內壓力或醫囑調節高度。引流時間過長致低顱壓而引起的疼痛應觀察疼痛時的表情及血壓、呼吸、脈搏、體溫、瞳孔,有無惡心嘔吐,有無強迫體位。如發現生命體征變化異常,及時通知醫生。病情好轉可間斷性關閉、開放引流管,連續關閉24h復查,顱腦CT腦室無明顯擴大,可拔出引流管,如腦室擴大,病情重,則及時行腦室—腹腔分流術[2]。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尤其術后1~3d內若病人出現逐漸加重的意識活動障礙,如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定向力下降、嗜睡、昏睡甚至淺昏迷。或者術前已有意識障礙的患者術后程度逐漸加深,術后出現程度不一的鼾癥,則提示病情惡化,可能發生急性腦積水。因此,應特別注意觀察術后病人的意識,細致的交接班,為早期發現病情變化,搶救生命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獲得寶貴時間。
[1] 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071-1072.
[2] 季楠,趙繼宗.動脈癌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腦積水易患因素分析[J].北京醫學,2003,25(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