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紅 齊秋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天津200017)
丘腦疼痛綜合征又稱為丘腦痛,通常繼發于丘腦紋狀體動脈或丘腦膝狀動脈供血區的腦梗死。表現為身體對側的彌散性、難以忍受的持續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肢體功能康復。近年來我科采用石學敏院士創立的經筋護理,應用于本病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對促進腦血管病的康復亦有促進作用,在改善患者痙攣程度、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獲得了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56例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齡最小49歲,最大74歲,平均年齡65.4歲。全部患者均經CT或MRI確診,其中丘腦區梗塞45例,包括丘腦在內的多發梗塞6例,丘腦出血5例,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 scale,VAS)評分≥6分。
1.2 方法
1.2.1 針灸科治療常規
1.2.2 經筋護理
1.2.2.1 手足三陰經推拿治療 協助患者平臥,暴露患肢,采用推拿法按摩肢體肌肉,使痙攣的肢體肌肉放松,平放于床面上,與身體稍分開。將適量的潤滑油均勻涂于患肢治療部位。(1)上肢: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肢腕部,用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指腹依次沿手三陰經的循行,緩緩地向上推至過肘橫紋,達肩關節內側;三條經絡交替進行推法,其力量要輕,推的速度要慢,操作時手法要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且根據病人的病情來掌握手法的力度,從輕手法開始,逐漸增加刺激量,直到患者感到舒適的酸、麻、脹、微痛感為止;20~30次/min,每次10min,每日1次;(2)下肢: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肢踝關節,用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指腹依次沿足三陰經的循行,緩緩地向上推至過腘橫紋,達髖關節方法同上肢。操作結束后,讓患者作上肢關節的主動屈伸運動。每20~30次/min,每次10min,每日1次。
1.2.2.2 經筋外治 評估患者患肢皮膚情況。詢問過敏史。關閉門窗,調節室溫,核對姓名、診斷,解釋,詢問患者是否需要排便,安置適宜體位,協助患者脫去衣服,充分暴露治療部位、保暖。遵醫囑配制藥液,將專用塑料袋置于塑料桶內體,倒入中藥濃縮藥液50ml(生川烏、生草烏、乳香、沒藥等),加水至桶內容量2/3為12L,藥液溫度以40℃左右為宜(可隨個體差異變化)。護士戴PE手套,將治療部位浸泡于藥液中,未浸泡到的部位尤其關節處用毛巾包裹,用治療杯將藥液不斷淋洗于毛巾上,每個治療部位時間為15min,治療過程隨時調節室溫、藥溫,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每日一次。
1.3 療效判定 用VAS法評分,從0分到10分疼痛程度逐漸增強。治療效果以治療前后VAS下降程度來評定:VAS下降率≥80%為顯效,20%~80%為有效,≤20%為無效,VAS上升者為惡化。
2.1 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本組56例患者,治療前VAS評分為(8.08±0.16)分,治療后為(1.36 ±0.37)分,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
2.2 療效比較 本組病例顯效25例(占44.64%),有效13例(占23.2%),無效18例(占32.14%),總有效率為67.86%,說明經筋護理優于常規治療。
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累及脊髓-丘腦通路或后索-內側丘系后,可引起疼痛或(和)感覺不適,以血管性疾病和變性性疾病為多見。丘腦痛是最典型的中樞神經源性疼痛,通常繼發于丘腦紋狀體動脈或丘腦膝狀體動脈供血區(丘腦腹后核)的腦梗死[1]。表現為對側身體的彌散性、難以忍受的持續疼痛,呈暴發性加劇,可由各種外界或內臟的刺激所激發。疼痛強烈,伴隨各種各樣不快感,缺乏局限性。腦內病灶大小即使只有數毫米,也會出現丘腦痛,如果為較大病灶,疼痛將更加劇烈。
丘腦痛發生的機理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大多數學者認為,如果丘腦的傳入系統出現障礙,丘腦就會從大腦皮層的抑制中被解除[2]。傷害性感覺神經系統的活動出現活性化,因此,誘發出痛覺過敏及自發痛。也有人認為,即使沒有丘腦本身的障礙,特殊感覺核和非特殊感覺核間的丘腦內反應回路過度興奮產生亢進,即髓板內核興奮也可引起丘腦痛。但中樞神經系統內相同結構的相同病理損害卻只是一部分病人出現中樞痛,因此,中樞痛的產生還與個體特異體質有關,很可能由遺傳因素決定。
本病屬于祖國醫學“中風”、“痹癥”范疇,究其原因多為氣虛血瘀,瘀血阻絡。我國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石學敏院士根據《素問·長次結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的重要理論[3],指出丘腦痛應從經筋論治,并創立由推拿、中藥外洗組成的經筋護理療法,是一種集推拿、熱療與中藥滲透為一體的特殊治療方法。它能有效激活人體細胞活性,調節改善循環的作用,可達行氣血、通絡脈、化瘀阻、溫肌膚、養血肉之功,可能會改善肢體肌肉組織結構,并通過這種特殊的外周感覺輸入方式,調整神經反射環路中各個神經元的興奮性,促使神經損傷后肢體疼痛的改善,并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且安全無副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
[1] 王國林,王子午.中樞與周圍神經痛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12-114.
[2] 李仲廉.慢性疼痛治療學基礎[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29-30.
[3] 申鵬飛.石學敏.經筋刺法臨證經驗淺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