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惠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自美術鑒賞課程開設以來,所使用的教材多是舊的美術教材,知識涵蓋面比較窄,例如對美術常識的介紹、美術門類的劃分等,課本作品又多是中國國畫和西方油畫。陳舊的內容與現實生活脫軌。學生不能學到現代的美術內容,無法形成現代的藝術理念。
教師在講授美術課時,教學方法單一,使用教學設施陳舊,例如介紹一些大師級的作品時,就簡單放映幾張幻燈片,教師用語言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學生在這個過程里,無法體會到藝術作品的美感和作品傳遞的信息,學生無法體驗到作者的創作背景,對鑒賞思維的培養是一種制約,違背了審美教育的宗旨。
大學的美術鑒賞課不同于中學時期的僅講解作品時代背景等常識性的美術教育。應該結合時代特征,對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流派和藝術理念的發展和變遷進行重點的講解。把傳統美術和現代美術對比分析,把多樣形式的作品所處的領域加以介紹,增加美術鑒賞課知識深度。
(1)精選素材備課。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先準備工作,備課是否充分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備課的質量決定教學的質量。美術鑒賞課僅依靠教材提供的圖片信息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充實課堂的內容、增加的課堂趣味性,就需要教師在選擇素材的時候,恰當的收集圖片、影音、典故資料,甄選最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作品,引導學生發掘其內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
(2)導課方式改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說導課是課堂教學開展的起點,通過新穎的導課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例如,講解中國國畫的美術鑒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首音樂《青花瓷》,把時代感和流行元素引入課堂,在優美的旋律里賞析中國水墨畫的藝術價值,以此展開中國古代山水畫的鑒賞教學,把古典音樂與山水畫相結合,體驗山水畫蘊含的詩情畫意。又如在講西方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Van Gogh》,電影片段,使學生了解梵高的創作背景,了解其人生經歷,以及如何創作出一幅幅傳世精品。利用靈活的新穎的課程導入,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講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美術欣賞產生濃厚的興趣,加深對抽象藝術作品的理解,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
(3)發揮教材優勢。美術鑒賞課的教師應該以教材為基礎,發掘教材內容,積極發揮教材的優勢,根據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美術鑒賞課不僅僅豐富學生美術知識,而是通過美術鑒賞增強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藝術品只是審美的一種表現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以視覺的形式了解和認識作品,增強學生對生活和社會中美的認知和體驗。同時,鑒賞教學還可以通過表演和模仿方式體驗藝術作品,直觀的生動的解讀作品內涵。完成學生的情感和審美統一的教學任務。
(4)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學校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在美術鑒賞課程中要注意增強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教師依據教材內容,設計研究課題,讓學生主動的收集信息,進行研究學習。
(1)舉辦展覽。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資源,例如學校建筑的走廊、教室等場所舉辦展覽。其作品來源可以是學生的習作,也以可是教師的作品。這也是美術課教學成果的展示。學生通過在美術鑒賞課上的學習,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臨摹練習,幫助學生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不僅是動手繪畫,還可以進行藝術加工和創作,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潛力。對優秀作品的展示,一方面是對學生的業績的評價,使學生清楚認識自己能力和達到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舉辦展覽,也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豐富院校的文化生活,間接幫助學生形成審美的觀念。
(2)觀看藝術表演。美術鑒賞課的內容很豐富,除了對美術作品的賞析,還包括對建筑、雕塑、工藝品等的鑒賞,例如為了讓學生直觀了解編鐘這件藝術品,可以帶領同學走出課堂,觀看編鐘的藝術表演。把古代樂器與表演相結合,還原這件藝術品的歷史面貌。同時教師要對古代工藝品的知識進行講授,使大學生繼承中華優秀的審美理念和藝術創造精神。
(3)參觀美術館。為了改變單一的課堂講授形式,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等。把課堂上的圖片賞析與實際生活的藝術作品賞析相融合。使學生對區域性的美術發展有所了解,館內陳列的藝術品提供了大量的視覺信息,能夠吸引學生學習和交流的興趣,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美術協會組織的藝術活動,參觀畫廊舉辦的畫展等豐富的實踐活動;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參觀后的經驗交流。增加美術鑒賞課的實踐活動也是順應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趨勢,把審美文化的中心由高雅藝術轉移到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也為學生走入社會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
(4)藝術與現代技術相融合。在新時代,美術鑒賞課的教師應該在藝術與現代技術相融合的方面進行探索。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博客,論壇等,結合教學內容建立圖片專輯,與學生溝通交流。此外,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觀影活動,《冰河世紀》,《阿凡達》等,采用3DMAX技術手段與美術完美結合,增強美術鑒賞課的時代感,使學生了解藝術與現代技術的融合。
高校開設美術鑒賞課,進一步促進當代大學生自由和諧的發展,高校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發揮美術鑒賞課的優勢,培養出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1]張道一.美術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米豐.高校美術鑒賞課對大學生素質方面的影響[J].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