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醫院(102200) 賀學韜
咽異感癥(Pharyngeal paraesthesia)泛指咽喉部除疼痛以外的各種咽喉部異常感覺,如異物感、瘙癢感、黏著感、緊迫感、標核狀上下移動感、呼吸不暢與各種異物樣(瓜籽皮、樹葉、魚刺、藥片等)感覺等,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中最常遇到的主述癥狀之一。臨床上又稱“癔球癥”(globus hystericus),中醫稱之為“梅核氣”,一般是指咽部除有上述異常感覺外,經局部及全身客觀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的一種病癥。咽部異常感覺發病率較高,是因為引起咽部異常感覺的病因復雜,除咽部本身的病變外,附近器官的病變,遠離器官的病變以及全身性疾病等諸多因素。筆者對近兩年北京市昌平區醫院耳鼻咽喉科以咽喉部異常感覺就診,經咽喉部初步檢查無明顯咽喉部病變的609例病人進行了系統檢查和治療,現匯報如下:
本組609例,男154例,女455例,年齡在20~71歲之間,平均年齡43.5歲。經X線拍片(頸椎片、莖突片、鼻竇片、胸片),軟性導光纖維鼻咽喉鏡,胃鏡,食道飲透,胸透及內科會診等檢查,查到局部病變402例,附近器官病變102例,全身病變3例,未查到器質性病變者102例。
咽部神經支配極為豐富,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主要來自位于咽后壁內的咽叢,包括迷走、舌咽、副神經、三叉神經等。全身許多器官的疾病也可通過神經的反向和傳導作用,使咽部發生異常感覺,故咽異感癥產生的機理較為復雜,致病因素繁多。同時精神因素也可引起本病,如情緒波動及長期過度緊張、疲勞等所引起的神經官能癥。有時器質性疾病與精神因素同時存在構成復雜的病因。
2.1 非器質性病因 咽神經官能癥、癔病、疑癌癥、焦慮狀態、精神分裂癥等。
2.2 器質性病因
2.2.1 咽部疾病 咽喉部的炎癥、腫塊、腫瘤以及瘢痕,如咽炎、扁桃體結石、咽角化癥、咽喉部的良性或惡性腫瘤、舌根部靜脈曲張、舌根癌、會厭囊腫等。
2.2.2 臨近器官的疾病 ①食管疾病:如胃食管返流、環咽肌切跡、食管運動功能障礙。②頸部疾病: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由頸椎及其軟組織病變引起的頸綜合癥。③其他:鼻竇炎、原發性口腔干燥癥、莖突過長、頸動脈炎等。
2.2.3 遠離器官的病變:有些異感癥患者同時罹患某些胸腔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左心擴大、動脈瘤)或上腹疾病(如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膽石癥),當這些腹腔疾病經治療而獲得緩解或痊愈時,咽部異常感覺也隨之減輕或消失。
2.2.4 全身因素 如煙酒過度、婦女更年期、重癥肌無力、破傷風早期、嚴重的缺鐵性貧血等。
2.3 神經因素 部分患者精神抑郁或在精神創傷后疑咽喉部患有癌癥,特別是咽部稍有不適(如干燥感等),更加焦慮不安,四處求醫,以求查出“腫瘤”。癔病性咽異感癥患者常訴咽部有球塞感,位置不固定,時輕時重,稱為“癔球”。
3.1 咽喉感覺異常 大多并非單一疾病,可能為多種疾病所致的局部表現形成。病因診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初次接診咽喉異常感覺癥患者,首先應想到引起咽異感癥的各種病因,包括局部、全身及精神社會因素。詳細詢問病史,即使是與本癥無關的病史,了解患者的生活居住環境及人際社會關系,首先要排除精神社會因素的影響。對于咽喉部梗阻感,如伴有吞咽梗阻感明顯的病人,應該更加重視,以免惡性病變的漏診。診斷咽部感覺異常時,切忌貿然明之“官能性”或“癔癥性”。
3.2 耳鼻咽喉部檢查 應注意有無慢性鼻竇炎和鼻咽炎。舌扁桃體明顯肥大足以引起咽部異物感。嚴重的顆粒性咽炎或咽側索增厚亦易引起咽喉部梗阻感。單側異物感的病人應用手指探壓患側咽壁和扁桃體窩,有助于莖突綜合征的診斷及咽部腫瘤的發現,其他如會厭變形、會厭囊腫及咽喉部炎癥疾病體查較易診斷。但對起病隱匿的環狀軟骨后癌應有警惕。
3.3 X線檢查 對于排除某些器質性疾病有一定幫助,如上消化道造影、頸椎攝片等。必要時做食管鏡檢查,有助于對食道癌的診斷。
3.4 實驗室檢查 了解咽喉異常感覺是否與貧血有關,血激素水平有無甲亢存在,有無肝、腎功能阻礙,進行血氣分析。
目前,咽異感癥的臨床治療效果尚不盡人意,主要原因是病因復雜,檢查繁瑣,不能針對性治療。臨床資料表明,咽異感癥按“慢性咽炎”治療有效率約為33%左右,其余三分之二的病因牽及內科、外科、婦科、精神科及血液科,應由相關科室進行病因治療。①對因胃、膽囊、食道等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咽異感癥,應由消化科、普外科或胸外科等進行相關的系統治療,包括必要的手術治療。②對由頸椎病引起的咽異感癥,應由骨外科和理療科協同治療。③對因莖突過長引起的咽異感癥,可行頸外經路切除術治療。④對慢性咽炎引起的咽異感癥,應由耳鼻喉科醫生處理,包括中、西藥物結合應用,局部用藥及含漱等。⑤對因更年期綜合征引起的咽異感癥,可在婦產科醫生協助下進行心理和生理的治療。⑥對于焦慮狀態、精神創傷、癔病等原因所致的咽異感癥,應協同精神科醫師進行心理安慰及給予適量的鎮靜藥、安定藥、抗焦慮藥及谷維素等治療。
本研究中的609例病人接受了系統檢查和治療,有器質性病變者占84.3%,未查到器質性病變者僅占16.7%,從而提示咽異感癥發病率并不高,臨床醫生對以咽喉部異常感覺而就診的病人,應進行全面客觀地檢查,不能輕易診斷為咽異感癥,以防器質性病變不能得到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