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急救中心(266011) 王迎春
眼外傷是眼科常見病,也是眼科急癥。外傷后不僅使視力受到嚴重損害,也導致病人在心理上很難接受,產生悲觀、焦慮的情緒。因此,及時的搶救措施和耐心、細致、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臨床護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視力,降低殘障,提高生活質量。青島市急救中心2008年 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眼外傷87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眼外傷患者為87眼。男56眼,女32眼。年齡最小7歲,最大67歲。7~17歲者為 25眼,18~50歲者為50眼,51 歲以上者12眼。左眼40眼,右眼47眼。就診時間30分鐘~5天。
1.2 致傷原因 拳擊傷52眼,車禍傷12眼,爆炸傷5眼,石子木塊傷9眼,球擊傷6眼,玩具槍傷3眼。
1.3 臨床表現 并發前房積血48眼,單純角膜穿孔傷21眼,外傷白內障3眼,鞏膜破裂及虹膜嵌頓4眼,繼發青光眼2眼,眼內異物3眼,視網膜脈絡膜脫離2眼,眼內炎1眼,晶狀體脫位3眼。視力:無光感6眼,光感~0.1者32眼,0.2~0.5者16眼,0.6~0.8者22眼,≥1.0者12眼。
2.1 緊急處理 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與醫師密切合作,仔細檢查引起外傷原因,再對因治療和護理。應按醫囑及時給予鎮靜止痛藥物。及時清潔及保護傷眼,眼球破裂穿孔時切忌沖洗,血污及異物可用等滲鹽水棉球或棉棒輕拭或用小鑷子夾取;表面異物可用沖洗法或用異物針剔取;傷眼清潔后應涂抗生素眼膏,蓋消毒眼墊。操作應輕柔,切勿擠壓眼球。化學傷應徹底清除存留于眼內的化學物質,立即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尤其是上瞼結膜、上穹隆部、瞼緣等處,常有化學物附著,應用棉簽或鑷子取凈。對眼瞼腫脹、痙攣、眼球刺激癥狀較重者,點眼時操作應規范。
2.2 心理護理 患者是在無思想準備下受傷的,而且可能導致雙眼視力障礙,心理負擔過重,因此護士應同情、關心、安慰患者,主動與患者交流,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勵其說出心中的感受,針對具體的問題幫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礙,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操作要輕柔、穩重,使患者獲得安全感。不同患者心理活動的差異較大,要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1]。對治療期望值過高的病人,往往對手術抱有較大的期望和信心。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病人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確實為好多眼外傷病人贏得了復明的機會,如:角膜移植術、人工晶體植入術、玻璃體切除術等,但是對于一些嚴重的視網膜損傷、視神經損傷、眼球破裂傷等仍無理想療法。針對上述種種因素,醫護人員應關心、體貼、同情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明現代醫學所能達到的程度和局限性,放棄不切實際的要求,更好地配合治療。
2.3 術前護理 醫護人員應幫助需要手術的患者提前剪好眼睫毛,按醫囑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及抗生素,并根據手術的種類做好術前準備。幫助患者安靜平臥,避免低頭動作,雙眼包蓋,傷眼可加用眼罩保護。指導患者如何抑制咳嗽和打噴嚏,以免術中和術后的突然震動引起刀口裂開和眼內出血。檢查及治療的動作要輕柔,勿翻轉眼瞼、壓迫眼球,防止眼內容物脫出。結膜囊內有臟物可用棉簽、鑷子輕輕取出,應注意不要將脫出的眼內組織誤認為異物。有眼內容物脫出時勿強行回復,避免引起眼內感染。
2.4 術后護理 術后一般取平臥位,靜臥1~2d。經視網膜切口摘除異物者,術后靜臥4~10d。有前房出血者,取半臥位。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術后最初幾天應輕輕擦臉,禁止低頭搖頭。根據病情應用抗生素及散瞳、止血、鎮靜、止痛治療,注意療效觀察。觀察術眼敷料有無松脫及滲血、滲液情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咳嗽,保持大便通暢。觀察術眼疼痛情況,術后24 h眼痛可按醫囑予止痛,如疼痛不緩解,或手術2~3d出現劇烈眼痛者,則可能為眼內傷口出血、眼壓高、眼內感染等引起,應立即通知經管醫師。飲食給半流質或易消化、營養豐富的軟食,忌煙、酒、辛辣、炸烤等食物。
2.5 健康教育 按醫囑用藥,向患者詳細說明藥物的用法、劑量、用藥時間,使患者掌握并正確使用。已做晶體囊外摘除而未能植入人工晶體者,可在3個月左右傷情穩定后,再行人工晶體植入術。眼球摘除術后應堅持戴合適義眼,防止結膜囊畸形。創口較大或經視網膜切口摘除異物者,術后6個月不能做重體力勞動,避免震動和劇烈活動。如患者在出院后出現術眼紅、痛、分泌物增多、視力下降、視物變形等,應立即來院就診。穿孔性眼外傷可引起對側眼發生交感性眼炎,多見于傷后3~8周內,也可潛伏數十年,因此應注意健眼視力變化,若出現原因不明視力下降、充血、疼痛等,應立即檢查。出院1周后復查,以后每周1次,1個月后每2周1次,3個月后根據病情復查。
前房積血在眼外傷中最常見。常見原因有拳擊傷、車禍傷和爆炸傷等。拳擊傷多因酒后和打鬧時誤傷眼球。爆炸傷主要是因鞭炮不合格以及不按操作規程使用炸藥引起。車禍和爆炸傷往往都伴有復合傷。眼部損傷常被忽略,因此應做全面細致的檢查,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同時要注意患者的全身情況,必要時請有關科室會診處理危及生命的傷情[2]。加強醫務人員眼科知識的培訓,提高眼科專業技術水平,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對其療效具有重要的影響[3]。及時準確處理各類型的眼外傷和耐心、細致、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臨床護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視力,降低殘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