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憑什么自豪呢?什么才是我們自豪的心理依據呢?車子?房子?票子?恐怕都不是吧。
不是有媒體這樣稱呼我們嘛?一群以奉獻為樂的人;不是有小說這樣形容嘛?我們的生活就是寂寞得美麗、緊張得有余;不是有朋友戲言嘛?我們離開了妻子,讓了位子,甘當學子!那么,我們是否還可以自豪呢?是否還可以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呢?是否還可以在隊列行進中走出激情呢?是否還可以在這充滿誘惑的世界面前保持平和的心態呢?也許,塵封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答案。這里首先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我的一段親身經歷。
2008年10月,我休假回家,遼寧阜新鐵路車站可謂是人聲鼎沸。喧鬧聲中,一個尖細的女聲在問:“這里有解放軍嗎?”聲音不大,卻好似有股魔力,小站頓時安靜了許多。我扭頭看去,說話的是位瘦弱的小姑娘,她手里舉著一張100元鈔票,神態焦急。仔細一看,更讓人心顫的是,這小姑娘雖然長得挺美,卻目光呆滯,眼睛里全然沒有少女那種流光溢彩的神情——原來她的雙目失明,是位盲人!
我心里犯了嘀咕:答應吧?萬一是行騙的咋辦?不答應吧?軍裝在身……最后我還是應了一句:“我是解放軍。”女孩放下包裹,腳步急切地挪了過來,就像在波濤中奔向島嶼。她似乎心里還有點兒不踏實,又伸出手,細心地摸了摸我的領花和肩章,她終于放心地笑了,把錢放到我的手上,說:“解放軍同志,請幫我買一張到哈爾濱的車票,好嗎?”人們靜靜地看著這意味深長的一幕,當即有人提議讓我到前排去,立即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也有人問小姑娘,小小年紀,怎么這樣相信解放軍?不怕上當受騙嗎?小姑娘答道:“不怕,去年俺家遭水災,是解放軍救了我的命,有誰會比他們更值得信呢?”
我當場為之感動,仿佛這位小姑娘不是在向我求助,而是慷慨地贈給了我一份珍貴的榮譽。這種榮譽是用金錢也買不來的,是靠運氣也碰不上的,這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幾十年來無數優秀軍人努力奮斗的結晶,只要穿著一身軍裝,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去保持、去延續軍人的榮譽!
是的,作為跨世紀的新時代軍人,我們可以到跨國公司去追逐發財的夢想,可以轉業到地方工作去體味生活的舒暢,可以到大洋彼岸去享受異域風光。然而,我們是否曾想過,有哪個職業能像中國軍人這樣,聚集著如此眾多的滿含期待的目光?有哪個職業能像中國軍人這樣,成為人民心中的保護神、國家安全的守護者?有哪個職業能像中國軍人這樣,“吃苦不叫苦,奉獻最光榮”?
誠然,我們的軍隊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在裝備上和待遇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中國軍人也面臨著一些不被理解的目光。但這些不正需要我們為中國軍隊的建設而傾注自己的腦力和心智嗎?不正需要我們為中國軍隊“打得贏、不變質”做出點點滴滴的努力嗎?
我想起了“英雄軍事五項隊”的6個第一、8個獨創、47塊金牌,我為中國軍隊能有這樣的軍人而驕傲,為有這樣的戰友而自豪!
當傾聽守備部隊首長那令人動容的肺腑之言時,當感受連隊首長那語重心長的教誨時,當學習到技術、汲取到彌足珍貴的經驗時,當暢讀西沙戰友書寫的那神采飛揚的篇章時,當驚嘆西沙籃球隊那令人懷疑“錯亂時空”的拼搏場面時,難道我能不為這樣的大家庭而榮耀,不為自己身為西沙軍人而自豪嗎?
他們正是懷著對軍隊的深厚感情,懷著對訓練的科學態度,懷著對金錢的淡泊和寧靜,在奉獻自己聰明才智的同時,收獲了一份快樂和自豪的人生!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高揚的旗幟、高昂的信念和許許多多高貴的靈魂,這也許恰恰驗證了馬克思的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的職業,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會是自卑、自私、有限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中國軍人一定會承載起時代的使命,在實現祖國統一的征途中,體會到那種令人心動的歡聚與和諧。
我,一名新時代的軍人,是多么渴望暴風驟雨后那大海的平靜,側耳諦聽花樹叢中那裊裊絮語的芳韻,任豪情任詩興如旭日噴薄。
我,一名年輕的西沙軍人,又多么渴望我們的軍隊在新的軍事變革中脫穎而出,如日中天,駕駛戰艦馳騁在散漫陽光的航道上。
親愛的戰友們,新世紀的曙光已照亮我們的鋼槍,讓我們挽起智慧的雙手,共同譜寫新一代中國軍人的燦爛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