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在南海的利益分配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也為了進一步提高在東盟中的地位,近年來經濟取得較快增長的越南開始著力發展其海空軍力量。即使在與蘇聯關系最“鐵”的時候也沒有一架米格-29或蘇-24的越南空軍中出現了蘇-27和蘇-30,而越南海軍的裝備水平也得到了“鳥槍換炮”式的大提高,新型戰艦開始出現在了原本“裝備水平停留在至少三十年前”的越南海軍艦隊中。除了購自俄羅斯的“獵豹”級輕型護衛艦和小型導彈艦外,越南也在試圖擁有自己的艦船建造能力,并且取得了一些進展……
越南海軍和造船工業
長期以來,海軍在越南人民軍的各個軍種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可以說,在建軍以來的每次海戰中,越南人民軍海軍都慘遭敗績,唯一例外的或許是其兩棲偵察部隊“水上特工隊”在一些特種作戰行動中有所斬獲,但一來對手是周邊的弱小鄰國,二來也是配合陸軍行動,因此也難以稱道。由于地位低,越南海軍的裝備也一直是其三軍中最落后的,在2002年之前,越南海軍“能夠進行海戰”的艦艇只有兩款,一款是購自原蘇聯的“別佳”級火炮護衛艦,另一款是購自俄羅斯的“毒蜘蛛”級導彈艇(在21世紀還買裝備SS-N-2系列反艦導彈的艦艇,實在是一件難得的事情),這樣的艦艇即使和周邊的泰國、馬來西亞海軍的戰艦相比都顯得“拿不出手”。
而海軍力量正是東南亞各國在南海事務中爭取發言權和在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獲取更高地位的重要籌碼之一,于是越南黨、政、軍高層開始“將人民軍海軍的發展列為國防建設的重點之一”,除了積極外購潛艇和水麗艦艇外,越南也在積極發展本國的船舶制造工業,并力圖使其在海軍裝備建設中發揮作用。
根據已知的資料,目前越南共有三個較大的船舶制造企業,分別是南部的胡志明造船廠、北部的龍市造船廠和紅河造船廠,說是“較大的船舶建造廠”,但條件仍然十分簡陋,重型機械十分缺乏,艦船的下水甚至要在沙灘上進行。因此,雖然越南與俄羅斯簽署的艦艇購買協議中有“后續艦艇在越南建造……”之類的條款,但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越南自主建造的新型艦艇
但即使如此,越南仍然試圖讓本國的船舶制造企業有所作為,近期,越南接連下水了一些自行建造的軍用艦艇,雖然只是勤務艦艇和輔助艦只,戰斗力不強且一些關鍵技術也來自國外,但至少在自建艦艇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
首先為外界所知的越南自建艦艇是一種可能為深“V”型船底的高速巡邏艇,從照片上看,其排水量不會超過50噸,火力也只有一挺機槍,其主要功能應該是供越南水上公安部隊進行內河巡邏。不過該艇采用了頗為時尚的噴水推進,其航速可能比較高,而且在淺水區航行起來會比較靈活,適航性也比較好,不僅可以應用于各種內河水區,在江河入海口等近岸海域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
2011年10月3日,越南軍方在紅河造船廠公開了第一艘自行建造的巡邏(護衛)艇,這是越南海軍邁向“國艦自制”的第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越南海軍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根據越南公開的資料,越南自制護衛艇計劃源起于七年前,由紅河造船廠負責規劃預案,隨后越南政府向俄羅斯購買相關技術設備和武器系統,由紅河造船廠與越南軍事設計局聯合設計和施工。據越南青年報報道,這型被命名為TT-400TP型的巡邏(護衛)艇全長54.16米、艦寬9.16米,滿載排水量420噸,動力為三臺M-520B柴油機,采用三軸推進,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2500海里/10節,艇員編制32人(含軍官),可以連續在海上執行任務30天。TT-400TP型巡邏(護衛)艇造價為100萬美元,較之引進國外同型艦艇要節省90%,主要用于低強度水面作戰、登陸支援、海上巡邏、護漁等任務,預計2012年第二季度加入越南海軍服役。
從照片上看,TT-400TP型巡邏(護衛)艇的火力包括一門俄制AK-176型76毫米自動炮、一門AK-630M型六管速射炮、一座雙聯裝SA-N-10防空導彈發射裝置(SA-18肩扛式防空導彈的雙聯裝艦載版本)和兩挺12.7毫米德什卡重機槍。該艇裝備有搜索雷達、導航雷達和火控雷達,并且擁有較完善的電子對抗和數字化通訊裝置,此外還可以攜帶兩艘用于運載突擊隊員的摩托艇。從各項指標上看,該艇在同類艦艇中已屬較強的型號,可以執行各種海上巡邏和護衛任務并應對大多數的低強度海上沖突。
2011年10月,還是在紅河造船廠,越南下水了本國建造的最大也是最現代化的艦船——“長沙”(越南對于我南沙群島的偽稱)級運輸艦,按照越南媒體的說法,“該艦的建造采用了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標準,其成功建造標志著越南艦船自給能力的提高……”。
“長沙”級運輸艦全長71米,艦寬13.2米,滿載排水量2000噸,最高航速16節,續航力2500海里/10節,艦員編制32人(含軍官),此外還可以運載180人的越南海軍陸戰隊員(輕步兵部隊)。“長沙”級運輸艦也裝備有較完善的導航雷達和通訊系統,可以在海上連續航行40天,運載180名陸戰隊員時,可連續航行20天。作為一艘兩棲輸送艦只,“長沙”級運輸艦可以攜帶一些沖鋒舟,但不能攜帶機械化登陸艇、氣墊船、兩棲坦克和戰車等較重型的兩棲投送工具,亦沒有直升機平臺,也沒有裝備固定的槍炮和導彈武器。
作為一艘運輸艦只,“長沙”級可以增強越南海軍對南海占領島礁的軍力投送能力,并且可以與接收自南越偽軍的坦克登陸艦和用散貨輪改造的坦克登陸艦一起,執行一定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或許不久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長沙”級運輸艦與坦克登陸艦、俄制“獵豹”級輕型護衛艦及小型導彈艦組成特混艦隊,出現在南海某海域……
未來展望
總的來說,越南的艦船制造業還處在初級階段,即使是未來履行與俄羅斯簽署的艦艇組裝協議也有相當的難度,畢竟建造能攜帶導彈武器的艦艇與建造事實上就是炮艇的巡邏(護衛)艇和與民用船只區別不是很大的運輸艦有很大的區別,其中一定會有很多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民船建造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其中龍市造船廠有建造萬噸級集裝箱船和滾裝船的記錄,因此也可能會和一些歐美國家那樣,建造采用民船線型、民船標準鋼板和動力設備的“民版軍艦”,甚至將民用船舶直接改造為軍艦。目前越南已經將若干艘散貨輪改造成為坦克登陸艦,甚至可能將大型滾裝船和集裝箱船改造為軍用艦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