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的媽媽今年89歲,年初時不慎摔傷腰部,經中醫診斷是老年骨質疏松引起的骨裂。住院后通過吃藥、貼膏藥、臥床休息等治療措施,到5月份時,基本痊愈并能慢慢地站立行走。張先生很高興,就經常帶她到戶外散步。但好景不長,不久就舊病復發,又躺在了床上,站立或坐著總感腰背酸痛。當地醫生說:很難恢復到以前了。但張先生不愿放棄一丁點兒希望,于是帶著媽媽來到我院求治。
經過仔細檢查,判斷老人的疾病是骨質疏松引起的脊柱壓縮性骨折,是可以再治療的。仔細進行術前檢查和手術路徑設計后,我們對老人施行微創“后路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術中在X線透視下,將一根帶有氣囊的針頭通過長針管從患者背側插入脊柱患處,隨后在外部加壓,使針頭前端的氣囊像氣球一樣逐漸膨脹起來,待“氣球”脹滿整個椎體空間后,再將名為“骨水泥”的白色膠體注入“氣球”空腔中,撐起骨折塌陷的椎骨,使其恢復到正常狀態,并在椎骨內形成一個空腔,以增強椎體的剛度和強度,重建脊柱的穩定性,達到緩解疼痛、矯正后凸畸形、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的目的。不到半個小時,手術就完成了。患者身上除了幾個針眼以外,沒有其他傷口。術后第二天,老人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骨質疏松是現代老年人很常見的疾病,患者一旦行走時摔倒或坐于地面,就容易出現胸椎或腰椎壓縮性骨折,使椎骨壓縮呈“楔狀”或“魚骨”狀改變。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這種疾病已經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多發病。患病的老人通常由于疼痛、不能站立而不得不長期臥床。到病變晚期,受傷椎骨進一步萎縮,畸形加重,還會導致胸腔容積縮小、缺氧、心肺功能障礙,威脅生命。以往的治療方法,一般都選擇讓病人臥硬板床靜養6周左右,使骨折的椎骨慢慢恢復。但長期靜臥有可能加速骨質疏松的進展,還可能引起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等多種臥床并發癥。
迅速緩解疼痛,使病人早期下地活動,打斷惡性循環,是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關鍵。“經皮椎體成形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脊柱微創技術,能立即緩解患者的疼痛,損傷小、恢復快,療效肯定,可適用于高齡病人。術后疼痛難忍的癥狀可明顯改善,術后第二天就可正常離床活動,兩周后即恢復正常活動,是一種真正微創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