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素質教育是根據我國的教育改革方針,面向我國全體幼兒進行的,以提高幼兒整體素質為宗旨,積極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形式。眾所周知,素質教育要從小抓起,幼兒教育更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全面素質。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
一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過分強調幼兒的智力水平。真正的幼兒素質教育,包括對幼兒思想政治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創造性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全面的素質不僅僅指先天遺傳的生理素質,還應包括人經過后天學習而形成的各種素質。然而,許多家長和幼兒老師將智力水平當作評價幼兒的唯一標準,卻忽視了對幼兒其他素質的培養。
2.幼兒教育方法單一。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還不成熟,沒有形成健全的幼兒教育系統,許多教師的教育方法單一,一味地向幼兒灌輸知識,在幼兒做錯事情后也只是批評訓斥等。此外,許多家長在幼兒教育上也沒有過多的方法,只是人云亦云,盲目地學習別人。
3.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我國家庭現在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圍著一個孩子轉。家庭給了幼兒過多的愛,同時也限制了幼兒的自由。許多孩子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想要什么家長都會盡量滿足。有些孩子六七歲了,連衣服鞋子都不會自己穿。這樣的孩子,身體素質和動手能力都得不到鍛煉。
二如何加強幼兒素質教育
1.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時期對人的各方面素質的塑造至關重要。如果在一些小事上處理不當,很可能會使孩子失去信心,造成一些心理問題。所以,應重視幼兒生活中的小事,通過小事來塑造幼兒的健康心理。如在孩子學習說話時,常常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反復教導。面對一些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我們不能盲目訓斥。甚至打罵,而要耐心引導,對孩子取得的進步要及時地予以表揚。此外,許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甚至包辦一切,使得許多幼兒產生了嚴重的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會漸漸失去自信心,養成依賴的習慣,就是想改變也很費力;有些孩子甚至會過分地自卑,不愿嘗試和接觸新事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充分地相信和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及時有效地引導幼兒。例如,幼兒進入幼兒園后,首先面臨的困難就是獨立吃飯,這時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孩子,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要鼓勵孩子積極去嘗試,并耐心地教給幼兒正確的方法,引導并幫助他們進步。這樣,幼兒會養成敢于嘗試的好習慣,在增強動手能力的同時,自信心也會逐漸提高。
2.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其一生都有積極的影響,反之則終身受累。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十分有限,道德觀和行為準則還沒有完全形成,這一時期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差,模仿能力很強,我們應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3.因材施教,尊重幼兒的個性。我國幼兒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幼兒而言的,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既要研究孩子的共性,又要重視其個性,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細心觀察他們的各種外在表現,用心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相互之間存在差異,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此外,在選擇教學內容上,要盡可能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適合幼兒長遠發展的內容;在幼兒教育方式的選擇上,也要適應幼兒的自身特點,盡量為每一個幼兒創造表現的機會。如在手工課上,老師常常選擇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作為代表,讓他們在班上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對于表現優秀的孩子,多數教師會十分喜愛,他們常常有更多的表現機會,而在教師的鼓勵表揚下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逐漸增強。相反,那些表現較差的孩子,往往得不到教師的喜愛,甚至會被人冷落,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自信心下降。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個性,努力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全體幼兒都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群力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