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發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兩種基本智力外,還有其他七種智力,即視覺空間關系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上述九種基本智力,這九種智力代表了每個人不同的潛能,這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發揮出來。
1.創設各種活動情境,促進多元智能發展
體驗成功是每個學生的共同愿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為每個學生提供自我表現、自我塑造的均等機會,讓處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能顯露頭角,體驗成功。為此,教師可以創設各種活動情境,激發或支持學生進入學習的思維狀態,如背誦、朗誦、演講、辯論、讀書、唱歌、舞蹈、講故事、聽講演、畫畫、欣賞音樂、寫作、訪談、合作學習、表演課本劇、設計手抄報以及制作手工藝品和小發明等。當然,活動的設計一定要顧及到學生現有智能水平的差異,要盡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領域,尤其是那些學習挫折多于成功,沮喪多于快樂的學生,教師更要為他們提供機會和創設條件來體驗成功。
2.設計有利于激發學生各種智能組合的教學方法與專題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結構特點將多種方法優化配置,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智力,真正做到“為多元智能而教”。多種方法有機結合,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了語文綜合性的特點,又使學生的言語語言、視覺空間、音樂,覺空間、音樂韻律、肢體運動、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智能都得到較好的培養。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搭建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平臺
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情境教學??勺寣W生個別朗讀、小組朗讀、男女生分別朗讀,在比較閱讀中體會意境、加深理解,培養閱讀技能。這樣的設計,學生的言語、視覺、音樂、反省等智能同時得到了培養,更有效地發展了語言言語智能,提高了語文素養。有的孩子的某種智能表現非常突出,呈顯形狀態,而大多數孩子的很多潛在的智能有待于我們教師和他自己去認識、挖掘、開發。我們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目標,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創設促進多種智能發展的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系統地開展符合學生語言發展階段的活動,對提高學生語文素質,達成語文課程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講臺上走下來,變“平面教學”為“立體教學”,變“范文”為“例子”,使語文教學走出教材,與生活銜接起來,廣泛開辟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大語文觀。具體做法如下。
1.立足課堂,聯系生活
眾所周知,語文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但傳統的語文教學片面地把語文看做一種純技術訓練,其結果是讓學生錯誤地認為語文遠離生活,沒有實際用處。現實生活中的青少年學生感情豐富,思維活躍,面對多姿多彩的生活,最容易感觸頓生,情思激蕩。但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及時捕捉、回味和積累這些“感受”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抓住文中能激發感情的誘導物,輻射開去,引導學生回歸生活,發掘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捕捉現場的生活感受,并加以放大,訴諸筆端。實踐證明,課堂教學一旦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對學習語文就會產生親切感、新鮮感、實戰感。
2.走出課堂,感受生活
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是作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但事實上,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寫作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挫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積極主動地貼近學生,引導他們靈活多樣地從教材中汲取寫作知識,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投入到生活實踐中去,多觀察、多思考,積累新鮮材料,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一個個專項寫作訓練。
3.藝術誘導,提高賞析能力
音樂、電影、電視、小說、曲藝、美術等藝術形式,不但能使人獲得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使人從中得到教益,激發向上的力量。詩云:“不知何處吹蕭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可見,藝術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鬃釉唬骸芭d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痹诮虒W中,適當運用優美的樂曲與文章相配合,能夠烘托出濃厚的藝術氛圍,給學生創設一個聯想的空間,讓他們腦海里浮現出更豐富更生動的畫面,得到更完美的藝術形象。影視劇的直觀美感會激發學生反過來對文字描述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地讓學生先看碟片,再進行授課,以達到少講乃至以看代講的效果。由于學生看電視精神專注,感情到位,思想活躍,加之教師點撥啟發,一般問題很容易解決。有些動作性強,對話頻繁的作品,我就試著讓學生自己排練短劇。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蓮北小學)
責任編輯:徐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