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大雁北遷,喜鵲筑巢,一年最寒冷的日子到來。廣場、公園失去了昔日熱鬧的景象,只見小孩子在嬉笑逗鬧,少了諸多步履蹣跚的背影。“出不去,動不動就喘不上氣!”這是很多人“隔窗看景”而不身臨其境的原因。為什么進入寒冬,很多人都抱怨“喘不上來氣”呢?
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患有冠心病又獨居的王大娘很怕過冬天。穿的臃腫且不說,到自家小院拿些煤炭、掃個地都氣喘吁吁,有時話說急了也得喘半天。鄰居老譚知道她這樣,經常過來替他“壓水”(即用壓水井抽水)。王大娘注意到老譚壓水時呼吸也挺費勁的,常常是大吸兩口氣后接著干,真有點“同病相憐”的感覺。
冬天像王大娘、老譚一樣總感覺“喘不上氣”的人非常多。在醫學上,“喘不上氣”屬于呼吸困難,患者常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重者鼻翼扇動,張口聳肩,端坐呼吸,不能平臥,輔助呼吸肌(胸鎖乳突肌、背部肌群、胸部肌群、肋間內肌、腹肌等)參與呼吸,口唇、甲床(指甲或趾甲覆蓋處)發紫,等。
人為什么會出現呼吸困難
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即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通常人們在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400~500毫升空氣,每分鐘呼吸16~18次,基本上可以滿足需要。這是因為人體有一套完整的結構保證氧氣和內環境穩定,平時人們很少會感到喘不上氣來,說明人體需氧與供氧之間達到平衡。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人就會感到喘不上氣來。正常人在劇烈運動(賽跑、打球、登山)、發熱、憤怒時也會出現喘不上氣來。但這畢竟為時不長,很快就會平息下來。然而在疾病狀態下情況就不同了。凡是能影響到人體供氧與需氧平衡的疾病,都會使人產生喘不上氣來的感覺。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各種心臟病引起心力衰竭、心包填塞、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各種中毒性疾病(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嗎啡中毒、有機磷中毒、亞硝酸鹽中毒、氰化物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血液病(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硫化血紅蛋白血癥)、神經精神疾病(顱腦損傷、腦出血、腦腫瘤、腦炎和腦膜炎、癔病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其中最常見的是呼吸系統疾病。
1.各種原因造成氣道阻塞: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喉部和氣管、支氣管炎癥、水腫、腫瘤或異物等,造成氣道狹窄甚至完全阻塞,機體通氣功能顯著降低。
2.肺部疾病:重癥肺炎、肺膿腫、肺水腫(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泡炎、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不張、支氣管肺癌等。
3.胸廓疾病:嚴重胸廓脊柱畸形(側彎、前后凸)、自發性氣胸、大量胸腔積液及外傷。
4.神經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質炎病變累及頸髓,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和重癥肌無力累及呼吸肌,某些藥物(肌松劑、氨基甙類抗生素)導致呼吸肌麻痹。
5.橫膈運動障礙:膈麻痹、高度腹脹、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腫瘤、胃擴張及妊娠末期等。
同樣是“喘不上氣”,又可以分為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性呼吸困難又因不同疾病有所區別,如哮喘時主要表現為喘不上氣來,胸部、咽喉部堵得慌,憋氣,有時可出現哮鳴音;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則表現為氣短,氣不夠用,特別是劇烈活動或運動后,休息后可以明顯減輕。冬季由于氣溫下降,空氣干燥,人們活動少,許多疾病包括慢阻肺、心臟病、腦血管病都容易在冬季發作,因此更應強調預防這些疾病的發作或加劇。
堪比艾滋的慢阻肺
在呼吸系統疾病中,慢阻肺患病人數多,死亡率高,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中與艾滋病并列第4位,嚴重威脅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中慢阻肺患病率高達8.2%,以此推算我國慢阻肺人數可達3 000萬~4 000萬。近年來,一直被公認為“老年病”的慢阻肺呈現出低齡化現象,許多患者初次確診慢阻肺時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下,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咳嗽、咳痰、氣短,是慢阻肺最常見的三大癥狀,常在秋冬或冬春換季時發作或加劇。而且這種氣流受限不像哮喘那樣具有可逆性(即治療后難以恢復正常),相反卻表現為進行性惡化、發展。目前認為慢阻肺還能引起全身(肺外)不良反應,如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冠心病、抑郁等。
一般來說,由于腫瘤或其他原因將人體的一葉肺,甚至一側肺切除后,肺強大的代償功能仍能使病人維持呼吸和氣體交換。只是在外界環境劇烈變化(如移居高原)或肺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如大量肺泡破壞融合成肺大泡),或各級支氣管嚴重狹窄,氣道口徑變小,氣流阻力明顯增大時,人們才會感到氣短,氣不夠用。但是很多重度慢阻肺患者稍一活動,包括走路、上樓梯、做些家務勞動,就會感到氣短,常常需要中間停下來喘喘氣,休息一會兒。測其肺功能,發現他們第一秒鐘用力呼氣的容積還不到正常人的一半!此類患者必須接受長期規范的治療和康復鍛煉,否則肺部疾病就會逐漸加重,活動能力逐年降低,耐力越來越差,經常感到乏力;繼續發展則會出現Ⅱ型呼吸衰竭,進而形成肺動脈高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和右心衰竭。這個過程常常是不可逆的,就是說盡管我們用盡了各種治療手段,都無法阻止其惡化,不能使患者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且這種惡化的速度是逐年加快的,呈現一種不可阻擋的江河日下之勢。患者生活質量顯著降低,預后很差。
慢阻肺的預后如此可怕,但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這種疾病通常是由于香煙煙霧、生物燃料燃燒產生的煙霧,等有害氣體或顆粒引肺臟炎癥反應。戒煙、避免在煙霧繚繞的環境逗留、加強有塵工作的職業保護等,以及積極的治療和科學的生活管理,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
冬季是慢阻肺急性發作或加劇的高峰期,講究安全過冬是非常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堅持正規治療,千萬不可一曝十寒,擅自中斷治療。其次要注意保暖,比如出門時戴口罩,圍上厚一點圍巾,盡量少到人多、通風不好的地方等,力求減少感冒,因為感冒是誘發慢阻肺急性發作主要原因。在保持室溫不過低情況下,要做到居室每天定時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同時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那樣反而容易感冒。如身體條件許可,也可做一點耐寒鍛煉,比如從夏天開始到秋天,每天用冷水洗臉并堅持到冬天。每年秋冬交季注射一次流感疫苗,每3~5年注射一次多價肺炎疫苗。患者如果是吸煙者,務必盡早戒煙,同時應盡可能減少被動吸煙(即二手煙)以及吸入廚房烹飪產生油煙刺激性氣體。
患者不管什么時候出現氣短,都可以馬上吸入1~2噴萬托林(一種可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激動劑),并坐下或臥床休息一會兒,常常在10~15分鐘后氣短就會明顯減輕或緩解。如果出現缺氧的表現(如口唇和指甲甲床發紫),也可在家吸氧,可備2個充滿氧氣的袋子或小型壓縮氧氣鋼瓶。如有條件,最好能備一個家庭制氧機,隨時可以吸氧,甚至進行家庭長期氧療(每天吸氧15個小時以上),以減緩慢阻肺的進程。
平時(特別是冬季過后)患者也必須堅持長期的規律用藥,包括每天定期吸入短效或長效抗膽堿能藥物(愛全樂或思力華),氣短發作時可按需吸入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如萬托林)。如癥狀嚴重或上述療效不佳,可在原有治療基礎上使用緩釋茶堿(時爾平0.1~0.2 ,2次/日)。如仍不能控制病情,即重度以上慢阻肺,還可以吸入糖皮質激素加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如舒利迭。其他藥物包括祛痰藥、抗氧化劑(N-乙酰半胱氨酸),此外還應進行有效的康復鍛煉、戒煙,采用一些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措施,有氧療指證時進行家庭長程氧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