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每年新增5億元實施“強師工程”,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完善教師工資福利保障機制、加大教師培養培訓經費等方面。把教育投入的重點從以改善辦學條件為主向提高教師素質與完善辦學條件并重轉變。
——從最近召開的廣東省教師工作會議獲悉
跳樓死了,就不用寫作業了。
——江西九江市三名小學生相約跳樓,跳樓原因令人唏噓
山東棗莊三十九中根據學生成績好壞,為學校部分班級的學生分別發放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作業本。有家長認為,學校這樣做容易傷害成績差的學生的自尊心。校方稱這是分層次作業,是為幫助學生縮小差距。
——齊魯晚報報道
電腦里面、書本里面種不出水稻來。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表示,他培養研究生、博士生第一個條件是要不怕吃苦,要下田
“果”的教育沒有靈性和創造性,而“樹”的教育呼喚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教育。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孟建偉做客浙江工商大學經典講壇時高談幸福教育。他打比方說,現代的教育只是讓學生去思考一顆梨是什么,結構、外貌是怎么樣的,而非教會學生如何給予梨樹土壤、陽光和雨露,以及懷著感恩和反思的心去體悟這個過程
一個學校具有多么邪惡的想象力,才能炮制出綠領巾的餿主意?
——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里,老師要求調皮、學習不好的學生戴綠領巾,與“好孩子”的紅領巾區別開來。此舉引來普遍質疑和批評
“紅校服”是期末考試后發給前50名考生的,在上千名學生中屬于少數,有著彰顯先進的初衷和作用,與那種“略差一等”的“綠領巾”標識有著根本的不同。好與差,先進與落后在各個領域都是客觀存在。學校的光榮榜、獎學金以及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表彰大會無不都在給予先進者以鼓勵和贊揚。“紅校服”本質上與其并無區別。
——針對內蒙古包頭24中向初二、初三年級成績前50名的學生發放紅色校服,印有“包24中優秀生”字樣一事,作者斯涵涵發文稱
知識分子不直接治理國家,但應負有對國家和社會議論的責任。
——北大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湯一介說
1989年至2010年的21年間,全國土地成交價款增長了6732倍:1989年為4.47億元,1991年突破百億,到2001年突然猛漲至1296億元,2007年破萬億,2010年達到30108.93億元。而賣地收入相當于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漲幅驚人:1989年時土地收入相當于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為0.24%;2003年達55.04%;2010年達74.14%。相比1989年,這一比例增長了308倍。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管清友在微博中披露。管清友注明,統計表所列出的各項數據,分別來自于1989年-2010年《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等權威途徑
成為墳墓中最有錢的人,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晚上睡覺前能夠說聲“我們已漂亮地干完了活兒”,對我來說妙不可言。
——喬布斯
中國的書做得是非常漂亮的,印刷質量、裝潢設計,我們有世界上最美的書,但就是內容影響世界的能力還不夠。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說
凡是腐敗高發的國家,基本都成為墨西哥、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廉政則造就出日本、新加坡。
——新東方創始人之一徐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