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與《 師道 》同行
尊敬的、未曾謀面的、倍感溫暖的編輯們:
感謝你們!感謝你們一年來持續不斷地給予我們的幸福感。
“與智慧者共晤,與思想者同行”,這是貴刊的辦刊宗旨,也是我們的深切體會,每個月見到《師道》的那幾天,我們在智慧的光芒中沐浴,一篇篇承載著教師情感的美文,一行行凝聚著教師思想的文字,如同一粒粒種子在我們精神的土壤里生根發芽。
這是一種快樂的生長,也是一種幸福的生長。
幸福,與《師道》同行。筆拙的我們克隆了貴刊7·8期合刊的策劃“幸福,教育人生的密碼”,愿意用這個標題表達我們的感受。
尊敬的、未曾謀面的、倍感溫暖的,這是一個冗長的稱謂,可唯有如此,才能完整地表達我們的心情。
尊敬,尊敬你們的職業操守和理想引領。雖未曾謀面,但是,一本薄薄的《師道》似翩飛的鴻雁,使我們頓感廣州花城之不遙遠。
倍感溫暖,智慧的溫暖,情感的溫暖,是貴刊給予我們的溫暖。
一歲以往,幸福綿綿,我們遙望花城,遙望《師道》編輯部,唯有文字表達我們的感激與祝福。
祝福文安。
祝福編安。
祝福師之大道永續綿延!
新疆哈密吐哈油田
教育分局全體教師
2011年11月10日
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2003年,我剛開始接觸教育論壇,那時我還是一只剛剛出巢的小鳥,懵懵懂懂不知道該怎樣用稚嫩的翅膀去搏擊長空。但是我深知自己極需要知識給予我力量,于是我成了教育論壇的常客,而廣東教育雜志社的論壇是我經常“潛水”學習的地方,我如饑似渴地品讀著同行們精彩的帖子。感謝同行們精彩的帖子,讀著品著,無論是燦爛的瞬間,還是失敗的教訓,我都深有感觸,引發共鳴。
后來,我試著參加《師道》雜志的網上征稿。非常幸運,《地上的小紙片》《一滴墨水一個精彩的世界》和《女兒國生活三部曲》先后被編輯選用。傳說中有一種花,只有得到人們的關注,才能開出美麗的花——編輯和網友們鼓勵的話語激勵著我繼續寫下去。
此后我一直堅持在網上寫教育隨筆和心情故事,并出版了兩本書。對于一個普通的小學音樂老師來說,我的確夠幸運。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師道》對我最初的啟蒙和鼓勵。
從此,我更加關注《師道》的紙質版。學校訂了很多教育雜志,《師道》是我每期必讀的刊物。她像一位良師益友,與我一路前行。
翻開《師道》,那里面數不清的學問、道不盡的經驗、講不完的故事、抒不完的情懷,猶如一汪清冽的甘泉,流經我的案前枕邊。每次讀著,我都如同聆聽智者的教誨,與一切偉大的、平凡的思想交流。我耕耘的土地借她叮咚的余韻喚來桃李滿園,充盈了我生命的源頭活水,給我以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在“邊教邊悟”中讀著同行的教育故事,品著他們的感悟,心中有醍醐灌頂般的暢快。我在“別樣課堂”中欣賞同行們演繹精彩的課堂故事,常常茅塞頓開,領悟課堂的別樣美麗。“資教通鑒”和“新論視窗”則如窗戶樣明亮照人。透過這個窗戶,我可以站到教育的前沿,能夠看到中外不斷創新的豐富多彩的教育世界。“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語)一些深刻的話語,能夠消釋我心中的困惑,點亮心頭的明燈。
我非常喜歡讀“苦樂杏壇”里的散文,清新雋永、情韻悠長,讓我沉醉。很多故事讓我有知遇靈犀相通的知音之感。從此,我擁有了許多不曾謀面的朋友,他們和我一樣忙著、累著、痛著、快樂著,生活的芬芳時刻彌漫在心田。在這崇尚物質財富的喧囂時代,這些同行們以淡泊寧靜的情懷和安貧樂道的精神撫慰著我的靈魂。還有“家事如風”,輕輕細說同行們的育兒趣事,放牧心情,讓家的溫馨充盈在心田,讓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感謝《師道》,一直努力為中小學教師打造一個思想豐盈的后花園,愿它以后能和我們分享更多的精彩!
(作者單位:山東威海市塔山小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