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從外面應酬回來,妻子喜滋滋告訴我,你要好好獎勵兒子,他今天端盆水幫我洗腳,說爸媽養育他,他要好好感恩。我聽了,撲哧一笑。這不是和前段時間網絡上報道的某地學生集體給長輩洗腳如出一轍嗎!
昨天,兒子向我要了200元錢,說是去參加《弟子規》講座。沒想到頭一天,就演出為母親洗腳“感恩”的一幕,我覺得這也太急功近利吧!望著靦腆著臉、等候我褒揚幾句的兒子,我考問:如果爸爸和一個比爸爸年紀大的老年人同時摔倒在地,你是先扶爸爸還是先扶老人呢?
兒子說先扶爸爸。為什么?我問。兒子說:因為爸爸對我有養育之恩呀。兒子的回答果然不出我之所料。看來,我還得給他補上一堂課。
我對兒子說,你應先扶起老人,他年紀比爸爸大,要優先同情他、幫助他。比感恩更大的是善意,父母慈愛你,對于你,這慈善不僅只用于感恩父母,還要關心其他的長輩和兄弟朋友以及將來愛你的兒孫。別人自愿幫我們,是出于善意。我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不要想著別人怎樣感恩我們,而要當作一種善意之舉和崇高道德的追求。這是我的希望,也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