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臺燈,鋪灑著清輝。安靜的心,隨著鍵盤的輕敲漸漸舞動。回憶的閘門打開,往事一如那屋頂的陽光,撲瀉而來。往日的溫馨,彌漫著淡淡的香氣,漸漸地籠罩著這暗夜里的小屋,眼前的一切,卻愈來愈敞亮開來!
打開孩子的“百寶箱”:幼兒園隨手的涂鴉、小學以來的各項作業本、各種日記、字條……隨著我手指的輕輕翻動,一張張紙片,如含苞的花兒,在我的心底慢慢綻放。
一、愛,在體驗中發芽
2003年6月7日天氣 晴
雖然前天是芒種,天熱得像下了火。但是今天農民伯伯還是那么認真地下地干活。當然,我外公、外婆也不例外。
爸、媽怕老人家累,下了班也去幫忙。爸媽怕我曬到,留我在家跟表姐、表哥玩。小表姐怕外公外婆渴了,便去送茶,我也跟著。
來到麥地,大家都在盡心盡力地收麥。外婆說:“你怎么來了啊,這里太熱了,快回家涼快去。”我想,既然這么熱,你們是怎么承受得了的呢。姐姐把茶水遞了過去,外公一口氣就喝下了半碗,看樣子很渴。我又給媽媽倒了一碗,媽媽只喝一口,我勸媽媽多喝點,媽媽卻把碗給了外婆,外婆喝了口,把碗遞給爸爸,說:“嘴皮都干了,喝完吧” 。
喝完,大家又熱火朝天地干起來。我想,還是幫幫忙,讓大家少曬會吧,便戴起大草帽,幫著撿起麥穗來。金燦燦的麥穗把筐子裝得滿滿的,我的心里開了花!
瞧,身教勝于言傳,關愛在這麥田之間的傳遞,也感動了孩子幼小的心。這篇小小的日記,使孩子感受到勞動的艱辛,更記錄了自己從“享受玩”到“奉獻愛”的微妙變化。“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孩子的勞動,不恰恰印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名言的內涵了么?
二、愛,在碰撞中拔節
2005年8月16日 天氣 雨
雨后,水像小溪一樣從門前田地流過。
聽大人說,水溝中經常會有螞蟥,能趴在人腿上吸血,用鞋底拍,也打不死的。只有用小刀切開,再撒上鹽,才能要它的命。于是,小伙伴們合計著,去懲罰一下螞蟥。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一條黑黑的蠕動的螞蟥。東東拿個小棍,一下子把螞蟥給戳爛了,那惡心的小動物扭曲著要逃跑。“快,撒鹽!”我吩咐拿鹽的晶晶妹趕緊撒下去。她抓住我的手,問:“姐姐,為什么給小蟲子傷口上撒鹽呢?”我不假思索,隨口答道:“好玩唄”!
晶晶把鹽藏到背后,仰著臉:“姐姐,那次我的手劃破了,不小心蘸到鹽,疼死了呢,螞蟥也會疼的啊”?
“快撒吧,它只是一條蟲子,還吸人血呢。”
“姐姐,蟲子也有爸爸和媽媽,它現在并沒吸血啊,要是咱把它弄死了,它的爸媽不傷心么?”
我怔住了,不知所措。“姐姐你看,它不動了。”
果真,小螞蝗死了,晶晶沒有說話,悄悄地把它埋了。
回到家,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好像不對。想想晶晶的話,很有道理。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無辜的生命我們不應該去傷害它,甚至把它置于死地,這樣實在太殘忍了,大自然的一切,都需要我們用心呵護。
同伴教育,往往是最好的教育載體。沒有說教,只有自省。呵護自然、尊重生命,愛的學習,在與伙伴的碰撞中,沉淀升華。
三、愛,在自省中開花
005年8月27日 天氣晴
今天, 表弟又跑我家來玩了,弄得我滿身不舒服。他有鼻炎,總是鼻涕哼哧哼哧的,就像一頭小豬,真的叫人好心煩。
“去,把鼻涕擤干凈,別吵到我寫作業。”我對他沒有好氣,因為媽媽早說好了,寫完作業,就帶我們去野外游玩。可他, 哼哧起來真煩啊,唉!
終于到了野外!小溪里的水潺潺地流著,水下的草兒像被梳理好了的縷縷長發,隨著水流兒一漾一漾地飄逸著——真美啊!“媽媽,水剛沒腳,我想下去踩水玩!”“我也去!”表弟也叫嚷起來!
“哼,不和你一起,你到下游。”我趿拉著拖鞋,獨自在上游瀟灑!真愜意!
沒想到腳剛一入水,拖鞋就不聽使喚,順著水花沖了下去!弟弟,拖鞋!我的拖鞋!
表弟不由分說,沖下河流,彎腰一撈,拖鞋被他逮住了!我高興極了,但也看到他的褲腳濕了一大截。
現在寫日記,想起這事,不由得臉上發燙。我對小表弟橫鼻子豎眼睛,甚至游玩時,還鬧別扭。他倒不記在心里,一下子沖進水中給我撈鞋。我這個做姐姐的真不應該啊!
翻開孩子的日記,想起了魏書生曾說過的一段話:如果人們把胡思亂想的時間拿來寫日記,那么久而久之,他就會成為自己心理的保健醫生,就會成為一個自新的強者。
孩子寫日記,不僅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提高了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日記是一種自我談心、自我教育、自我修煉的最佳方式。是的,翻閱著孩子成長的資料,忽然發現,很少刻意地去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但她對愛的理解和把握,卻是如此清澈。
愛,如點點春雨,流淌在小小的紙張里,流淌在生活的細處,潤澤著生命的新綠。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銅山區漢王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