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在我看來,錢希潔老師是一位有教育理想的人。正是因為她有理想,她對教育才會有發自心底的摯愛:她的論文才會看似描述的都是日常教學中的瑣碎,但讀后卻能令人深思、反省;她的課堂才會充滿靈動,她對課堂的關注才會細致入微。她對教育的感悟才會情思細膩,她的教育人生才會富有詩意。可以說,錢老師的教育理想滲透在她教學、科研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教育理想促成她的論文充滿了詩意
閱讀錢希潔老師的文章時,一開始覺得她寫的文章似乎不像一般傳統意義上的論文,因為其中散發著散文的味道。然而,再細讀就會發現,錢老師輕松活潑的文字中體現了她對英語課堂教學獨到的視角與思考。曾聽業內不少老師議論她的那句話:喜歡錢希潔老師寫的文章,就是因為切合實際,通俗易懂,而且文中的詩意又讓人感覺不是在讀論文,而是在欣賞佳作。比如,她在《語篇對英語詞匯學習的情意有幾許》(刊登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年第6期)一文中有這么一段文字:
假如說我們把詞匯比作朵朵白云,那么湛藍的天空就如背景般襯托著白云,使詞匯的意義一目了然:假如我們把詞匯比作是一條條河流,那么,語篇就如同一座“分水嶺”,將不同含義的詞匯區分得涇渭分明:假如我們把詞匯比作是一棵棵植物,那么語篇就如同滋養植物的沃土,以豐富的養料滋養著詞匯,使詞匯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多姿的內容。語篇對詞匯學習的情意究竟有幾許?
又如,她在《語境在語法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刊登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年第11期)一文中,以如下文字給自己的論文做了結尾:
語境,引導學生逐步走上一條“用英語做事”(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實踐英語的幸福之路。
再如,她在《讓教學內容從“并聯”走向“串聯”》(刊登于《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年第1期)一文中,幾個小標題既文筆流暢,又言簡意賅地說明了文章的各個要點。這幾個小標題是:
“串”在詞匯間,“聯”出一路順暢:
“串”在語法間,“聯”出一目了然:
“串”在詞文間,“聯”出一片生機。
上面的幾段文字不僅是錢希潔老師相關英語教學思想的釋放,也是她對教育理想追尋的一種自然流露。正是這份對教育理想的浪漫情懷豐富了她詩意的科研論文特色。
二、教育理想促成她的課堂教學閃爍著靈動
在錢希潔老師執教的課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她教小學生學習一些關于飲品的英語名稱以及用飲品等招待客人的日常交際用語。她先和孩子們一起復習學過的表示水果的英語單詞,然后學習表示果汁的詞匯,進而學習相關的日常交際用語:A glass of…iuice?Yes,please./No,thanks.等等。錢老師先運用簡筆畫呈現學過的水果類單詞,并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句型“Look!I can see…”指著圖片用英語復習那些已經學過的水果類單詞,她最后呈現的是芒果,并問:What’s that in English?學生答:It’s a mango.接著,錢老師在黑板上準備畫一個玻璃杯,以進入新內容的學習。她剛畫了一個橢圓。下面就有學生插嘴說:It’s a mango.錢老師回頭看了那孩子一眼,說:Yes?學生答:Yes!然后她在橢圓下又畫了一個較小的橢圓。再問:A mango?學生答:Yes,it’s a mango too.她溫和地沖孩子們笑了笑。說:Maybe.然后。錢老師用線條將兩個橢圓連起來。變成一個玻璃杯。再問孩子們:Twomangoes?這時孩子們的注意力被錢老師富有動感的情景所吸引住了,他們完全進入了老師的語言環境中。錢老師在玻璃杯上面寫上glass字樣(見下圖),再引領學生學習新的學習內容:glass-a glass of…-A glass ofmango iuice?Yes,please./No,thanks.
孩子們剛復習了表示芒果的英語單詞,又看見一個形似芒果的橢圓,按照慣性的思維,他們認為那也是芒果,純屬情理之中;他們插嘴,那是因為好表現自己,而“好表現”對于語言學習又是何等可貴!錢教師的機智在于巧妙地運用了這位孩子的插嘴,適時運用了孩子的慣性思維。到最后又打破了孩子們的慣性思維,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語言學習活動的熱情,鞏固了記憶效果。同時,由簡筆畫構成的板書一角成了孩子們記憶中的“影集”,靈動的課堂教學看似偶然,卻源于錢老師對教學理想的不斷追尋。
三、教育理想促成她增添了堅守教研的信念
錢老師在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的領域是一位比較活躍的老師。這么多年,她發表了許多論文,看得出她寫文章不是僅僅為了評職稱,而是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心喜歡。她的文字折射出她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敏銳觀察力和透徹分析力。她總能把握英語教學中一些比較前沿的思想,發現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索,用比較輕松的話語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深層次的分析。
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從語法教學、閱讀教學、詞匯教學到復習教學,從對英語課堂教學整體宏觀的思考到對英語課堂教學各環節和活動的細微研究,從對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小問題的關注與研究逐漸到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系統的研究,錢希潔老師對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引起了較為廣泛的關注。2004年11月7日-10日第三屆全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全國幾千位老師參加了那次活動。錢希潔在活動結束后很短的時間里向《中小學外語教學》呈上了一篇內容豐富的文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該關注什么》,她結合這30節基本體現當時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現狀的課例。從如下幾個方面闡述了她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考:1.關注學生的生活和情感:2.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3.關注真實語境的創設:4.關注語言的實際運用:5.關注文本的育人價值:6.關注活動的實效:7.關注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8.關注教學基本功的錘煉。
隨著錢老師對教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她的教學研究逐漸走向了系列化。這些年她的有效教學研究系列、語篇教學系列研究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很多學校和單位都以她的系列文稿作為教師培訓和學習的材料,她的研究成果對當前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想:正是心懷教育理想,錢老師才會對英語課堂教學有這樣一份持久的關注與堅守。我認為“錢希潔老師作為國內中小學英語教學領域的名家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