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感,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語感,語言的訓練必須貫穿于教材的始終。我們加強語言訓練,實際上就是加強培養學生語感的訓練。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語文教學也才能算得上成功。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依據新教材的特點,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學生的語感培養。
一重視朗讀訓練
朗讀是傳統語文和當代閱讀教學的重要方法?!墩Z文新課程標準》對朗讀有明確的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崩首x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語言的閱讀活動。朗讀可以使學生領會課文的內容和意義,感受文章的氣勢和韻味,既受到感染,又受到教育。可以說,很多作品的內涵不是教師口若懸河講出來的,而是靠學生反復誦讀感覺出來的。
1.帶著要求讀準。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17課《觸摸春天》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在朗讀中深化感受。引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想象小女孩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繪聲繪色地讀準、讀好課文。
2.帶著問題讀懂。在閱讀訓練中,可讓學生常常帶著一些問題速讀、默讀,問題解決了,還要齊讀,有時還要分角色讀。有一些要求背誦的作品就是以讀代講。例如,在教學《觸摸春天》一課時,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通過讀來完成教學目標的:聽——讀——看——讀——想——讀,邊讀邊悟,從讀中感受春天的美麗和盲童小女孩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3.在競賽中求真??梢园迅偁幰庾R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對朗讀評比進行改革,讓學生當評委,引導學生自主評價。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進行美的享受,在朗讀競賽中激發興趣,從而去感受語言的作用。
4.在指導中提高。教師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讀中感悟,讀中提高。
5.在熟讀基礎上成誦?!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多讀多練,才能熟練地掌握知識,形成終身受益的能力。我除了按要求讓學生背誦有關篇章外,文中生動的描寫、形象的比喻也要求學生背下來,增加學生詞匯的儲備。
總之,朗讀有助于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增強對語言的感受力。
二強化語言訓練
新課程一個很顯要的特點是突出了語言訓練,而通過語言訓練進行語感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1.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去精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把那些最能突出篇段中心的詞語、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詞語、最能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的詞語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等圈點、勾畫出來,并給予適當的批注。
2.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句子的含義和作用。如在教學《觸摸春天》時,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哪些詞句含義深刻。如“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氣的靈性抓住了”。學生們圍繞“神氣的靈性”進行理解和感悟。有的學生說“可能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一種特殊的神奇力量”;有的學生說“小女孩整天在花叢中流戀忘返,她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濃郁,蝴蝶也愿意和她交朋友”;有的學生說“安靜雖然是個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靈來觸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熱愛生活?。挥械膶W生說“生活中有許多像安靜的人,他們身殘志堅,敢于向命運挑戰,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薄?/p>
通過以上的語言訓練,我感覺到,學生不僅感受到了語言的一般作用,而且也感受到了語言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特殊作用,揭示作品的內涵。
三帶著想象和聯想閱讀
波德萊爾說過:“沒有想象力,一切功能無論多么健康敏銳,都等于烏有?!痹谡Z文教學中,我很重視在語感的基礎構成的一幅幅畫面,每閱讀一段文字都要求學生想一想:你眼前出現了一種怎樣的情景?激發學生想象,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讓他們在想象中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至于語言文字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闭Z感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為,需要有一個從直接感受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再到直接感受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長期探索。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縣電教站)
責任編輯: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