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數學化,閱讀在數學教學中作用非常廣泛。因而,在數學教學當中,我們要更加注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一數學閱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學生很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如學習“比的認識”時,教師在教學前先出示一份閱讀材料讓學生自主閱讀:“我們人體上有許多有趣的比。 一個人頭與整個身體的比例約是1:7,心臟與拳頭大小的比約是1:1,人肩膀寬與身高的比約是1:4。”學生閱讀完后教師順勢引導學生互相討論:你是怎樣理解材料中的1:7、1:1、1:4的呢?關于“比”你有什么疑問?你還想了解有關比的哪些知識呢?通過閱讀,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處和想要了解的數學知識。
二數學閱讀有助于學生發現和掌握一些新的數學知識
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邏輯性、抽象性較強,因而閱讀數學材料時就不能簡單瀏覽,而應該做到眼、口、手、腦協同并用,在閱讀中勤思考,多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探究和發現一些新的數學知識,并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體驗,以達到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目的。如在教學數字與信息中的身份證編碼時,教師可先出示一些學生收集到的身份證號碼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身份證號碼的前六位數字都相同,它們可能表示的是什么?第七位到第十四位數字有沒有相似之處?又可能表示什么?……這樣一來,身份證號碼的信息就很快被學生理解并掌握了。
三數學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拓展學生的視野
數學閱讀不僅讓學生發現了一些新的數學知識,還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教師可出示閱讀材料:①我國耕地總面積占全世界的7%,可我國人口卻占全世界總人口的22%。②地球上淡水資源占總儲水量的3%,而可飲用水只占總淡水量的0.5%。③日本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從不砍本國的樹木做筷子,全靠進口,我國森林覆蓋率只有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通過自主閱讀以上材料,不僅能使學生對百分數有進一步的理解,同時還可讓學生知道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非常少,要保護耕地;可飲用的淡水稀少,要節約用水;我國森林資源少,要保護森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福縣橫龍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徐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