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樹立新的教師觀。
教師不只是蠟燭。人們常說:“教師是蠟燭”“教師是人梯”“教師是渡船”“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蠟燭”“人梯”“渡船”,這些比喻,都強調了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這是對的,但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師,僅有了這種精神還不夠,還應該成為一盞長明燈,在照亮別人的同時又不毀滅自己。教師必須在培養學生中豐富自己,發展自己,實現自我的價值。“靈魂的工程師”,它強調了教師對人類靈魂的影響,但如果認為教師是學生人生藍圖的設計者,是學生人生大廈的施工者,那就錯了。學生的人生藍圖應該由他們自己設計,描繪;學生的人生大廈應該由他們自己建造,教師只能是他們設計中的指導者,建造中的督導者、幫助者。
教師應是教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只是占據教這一邊,在教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成為教的主體。作為教的主體,教師必須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應做思想者、實踐者、專業知識的研究者、開拓者與創造者。對生活,有自己獨特的體驗與理解方式;對知識,應有自己的獨到的感悟與創造性的見樹,而不應成為知識的奴仆、書本的搬運工、教參的傳聲筒。也就是說,應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只有這樣,我們才不再是教書匠,才能充分發揮主體性作用,形成自己風格,成長為專家式創新型教師。
教師應是學的引導者。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有知識和學識,還應成為學生學習與人生的引航者、導游者。是引航者,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興趣,關注其身心健康,帶領他們戰勝困難。是導游者,不僅引領學生游覽,講解沿途風景,還應讓學生自由觀賞,自己探尋,像蘇軾教子探究石鐘山得名一樣,引領他深入實地考察,讓他自己觀察、體驗,點撥他領略真諦,悟出哲理。
教師應是課堂的組織者。長期以來,教師在課堂上是說一不二的布道者。學生圍著老師轉,教師總是引著學生鉆自己預先設計的某個圈子。如果稍有偏離,就要遭到白眼,遭到嘲弄,教師成了絕對權威,學生唯老師是從,不允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哪還有個性,哪還有創造性?新時代的教師應走下神壇,在課堂上當好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江西省湖口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鐘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