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表明,聽在整個語言交際活動中大約占45%。聽力是中學英語課程重點培養的語言技能,聽力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聽懂熟悉話題和理解講話人的觀點及抓住說話內容要點的技能。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現,制約學生聽力提高和發展的障礙主要有五個:發音不準、忽視朗讀基本技能、缺乏聽力技巧、不了解文化背景及有聽力心理障礙。應對策略有哪些呢?
一傳授語言基礎知識,注重培養朗讀技能
首先,要學生掌握國際音標,嚴格把握音準。音準是聽力的前提和保證,它會直接影響學生辨音能力和理解力。如果音標沒掌握好,在聽的過程中往往分辨不出近音詞。如:He has to work.與 He has to walk.的語義。為了讓學生掌握音標,學生初學英語時,堅持聽國際音標和單詞磁帶。其次,正確引導學生記憶單詞。語言學習必須建立在詞匯積累基礎上。記憶單詞有效方法是依據讀音按音節進行記憶。如con-veni-ent,為了不受母語干擾,在單詞教學中,利用實物、圖片、動作、表情及多媒體動畫等教學,直接刺激大腦理解詞義,不受母語影響,加快聽的速度。
同時,要注意朗讀技能。英語有連讀、變音及語調變化等現象,有時學生不懂這些現象,就聽不出最常用單詞。如:Yes.與Yes?前者為“是”,后者為“怎么辦”語義截然不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傳授朗讀基本技能,如連讀、重讀、弱讀、略讀、節奏及語調等。
二訓練聽力理解技巧,培養良好聽力習慣
1.導入階段是通過介紹英美文化背景,讓學生掌握話題常用句型。啟發問答來激發學生求知欲,做好充分語境鋪墊,在聽力準備階段運用此法,能有效地激活學生頭腦中已經學過的相關背景知識。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1: How often do you do exercise? Listen and write the letters from the pictures above on the lines below.圖中有關幾項活動:watch TV, do some reading, do sports(exercise), go shopping, go skateboarding。幾個頻率副詞:always usuallyoftensometimeshardly evernever,其中的exercise skateboard,hardly ever是生詞。在設計時我進行了如下再設計:在導入時進行頭腦風暴,設計過渡性的任務作鋪墊,降低聽力難度: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接著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情況結合頻率副詞和活動單詞造句。Eg. I often watch TV on weekends. I never go skateboarding on school days.讓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熟悉了對話話題,操練了副詞和活動詞匯。
2.聽話題階段要求學生整體理解對話話題,抓住話題要點和領悟話題觀點。在聽話題前,教師要引導學生讀題,瀏覽習題,預測取舍,捕抓一切可以從題面上得到信息,這些是提高聽力理解力的前提和保證。引導相關話題進行熱身,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預測聽力內容。先弄清題目中的人物,姓名,性別,什么時候,在哪里,干什么,做到心里有數。待錄音播放時,就可以胸有成竹,對號入座。如:八年級下冊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B 2a) Listen to Alexis and Joe. Number the pictures[1-3]由于三段對話都有點長,語速快,所以簡單的題目對學生來說并不簡單。
3.運用階段就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和鞏固熟悉話題大提升階段。新教材有了大改革,增加聽力素材和問題,依據循序漸進原則,選擇的題材應具有多樣性和話題豐富性等特點。作為每個單元基礎內容,它是培養學生聽力能力主要渠道和手段。將聽延伸到說,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又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主要從聽與讀結合、復述所聽內容、聽與寫結合三個方面依次進行。 聽力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須持之以恒地在實踐練習中形成。課外的延伸拓展也是必需的。
三克服聽力心理障礙,培養良好心理承受力
心理暗示很重要。在聽的過程,讓學生們保持良好的心態,使他們的聽力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否則,他們會因為太緊張抑制正常的水平發揮。如何調整學生的心理?依據初中生心理控制能力可塑性大的特點,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步是選好素材,創設一個輕松的氛圍,引導學生精心設計問題進行一個“free talk”。先介紹聽力材料文化背景,了解英美生活習俗及歷史,熟悉主題,滲透聽力素材中將出現新詞匯和句型,激發學生聽的欲望。做題時布置好任務,可以分小組競賽,使他們處在興奮狀態,保持注意力。要注意及時表揚,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調整他們的緊張心理。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領悟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進,找到適合自己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西省遂川縣瑤廈中學)
責任編輯:余 華